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2 毫秒
1.
正历经60年起起落落,人工智能迎来"奇点时刻"人工智能是基于计算机的成果基础上,研究人类智能活动的规律,使计算机能够模拟人的某一些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代替人类去做以前需要人智力参与才可以胜任的工作。人工智能涉及多种学科:计算机科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还有语言学。但其主要借助数学学科,通过计算机来发挥其作用。简单地说,人工智能一般被认为是通过模拟、  相似文献   

2.
正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的概念,最早是在1950年由英国科学家阿兰·图灵首次通过"智能机器"而引出的。在1956年美国达特茅斯学院举行的人工智能会议上,正式提出人工智能这一学科,并推出了"Dartmouth人工智能研究计划",其中提到将研究如何使机器应用语言,形成抽象概念,解决人类尚无法解决的各种问题。具体来说,人工智能是由智能机器所执行的与人类知识和思维有关的智  相似文献   

3.
人工智能是20世纪中期产生的新兴综合性学科,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一项卓越成就。在人工智能成就的背后,人们开始对其中的许多理论问题进行争论。对人工智能的可能和极限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后认为人工智能至多只是部分地超越人类智能,在整体上是不能最终代替和战胜人类智能的。  相似文献   

4.
张树群 《科技资讯》2011,(23):11-11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自然会涉及到智能信息处理这一前沿技术,它是人工智能在日常应用中的体现。智能信息处理是信息技术中的关键技术,计算智能是智能信息处理的核心技术,是目前多学科研究和应用的热点,是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涉及测试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近期谷歌人工智能程序阿尔法围棋(AlphaGo)以4:1的成绩击败了代表人类的世界围棋冠军李世乭职业九段,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从学术界、产业界,再到职业围棋棋手、社会大众,都在热议"人工智能是否会超越人类智能",同时纷纷对"人机大战"进行各种解读和分析。一时间,关于"奇点到来"强人工智能"超人工智能"意识永生"人类灭绝"等耸人听闻的观点,甚至开始引起包括史蒂夫·霍金、比尔·盖茨和埃隆·马斯克等在内的世界名人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担忧。对人工智能的社会关注度,确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相似文献   

6.
在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对比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平均值有明确界限,两者都在进步发展,人工智能将逐渐靠近人类智能,并且会在局部超越人类智能。  相似文献   

7.
《广东科技》2021,30(5)
正人工智能技术是当今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重中之重,对世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等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我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布局和发展,自2017年起,"人工智能"和"智能+"连续4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从国家高度提出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工智能是引领当前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前沿性、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要深刻认识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杭州科技》2020,(3):24-26
正人工智能是当下人类面临的最重要的技术和社会变革,正引发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模式重大变革。经历迅猛的工业4.0和"互联网+"等划时代转型升级,"人工智能+"方兴未艾,它使整个产业以一种动态的手段,更高层次、更高效率地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随着人工智能理论和技术的日益成熟,未来围绕人工智能推出的科技产品,不但凝结人类智慧,更有可能超过人类智能。  相似文献   

9.
智能技术创造未来社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为高技术核心的智能技术(如人工智能、知识工程、智能计算机、智能机器人等),其关键是人工智能。它们的相互作用会引发智能"核爆炸",把人工智力和人类智力的潜能爆发出来,导致智能革命;也会奇迹般地创造出一个智能社会。因此,工业社会之后不是"信息社会"。"信息社会"无非是由工业社会向智能社会转变过程中的一个过渡阶段,而不是一种独立的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10.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正推动着时代的进步与教育的变革,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体育各个领域,并产生了良好的反响.本文站在人工智能发展战略机遇前沿,对人工智能在体育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总结得出:人工智能应用于体育教学是未来智能教育发展的趋势,目前已产生众多优秀交叉成果,未来智能无线传感、虚拟现实(VR)、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大数据等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将可实践部分与体育教学中各个元素进行对接.文章从应用形态、技术架构、业态趋向等要素构建了"人工智能+教育"的生态系统,并设计框架.结尾又对未来"人工智能+体育教学"的延伸做了展望,提出模拟教学应用与智能场馆构建.  相似文献   

11.
全世界量子电脑的发展已逐渐进入可商业应用的阶段,量子电脑延伸了半导体产业已经走到尽头的摩尔定律,引发新的量子摩尔定律,并且以更快的速度实现数字计算能力,这将对人类智能与科技带来极大冲击与推动。近几年来,人工智能已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影响,量子计算与人工智能如何结合成量子人工智能?如何结合才会产生最大效应?量子计算机的量子计算与人工智能结合的影响,可能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比如有了巨大演算能力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会不会自行发明更厉害的量子计算机与量子算法,而这个更厉害的量子计算机与量子演算又使机器人再往前智能升级,如此不断循环。很多人忧虑在量子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后,可能取代人类,人类如何因应?该文针对这些疑问作一阐述,提出一些见解,作为对未来展望的注脚。  相似文献   

12.
杨瑾 《杭州科技》2023,(4):48-53
<正>近年来,随着脑科学、神经科学、人工智能、材料科学等学科技术的交叉飞速发展,人类智能与机器智能逐步融为一体,并催生了新一代的脑机智能融合,为人类医疗健康、智能生活、教育、娱乐等方面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成为全球各国科技竞争的战略高地。脑机智能产业关键技术——脑机接口技术实现脑机智能融合的关键技术环节之一是实现人脑与机器之间的信息交互,即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技术。  相似文献   

13.
人工智能:“热闹”背后的“门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谷歌AlphaGo与人类围棋高手对弈的结果,震撼了国际棋坛,也在公众舆论中激起了波澜。面对人工智能咄咄逼人的挑战,人们会产生疑问:人类该如何应对?为了澄清这类疑问,本文解析人工智能的基本涵义、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和人类智慧之间的相互关系,阐述人工智能机器的能力界限、人工智能发展与人类解放和社会进步的关系、人类与作为人类聪明助手的人工智能机器的和谐相处之道。在此基础上,剖析了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研究走向,着重阐述了人工智能理论创新的机会,提出了大力发展中国人工智能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人工智能研究的终极目标是设计一个真正能在人类所处环境中表现出像人类一样智能行为的计算机。让我们通过探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本质,以及计算机与人脑的差别,来思考一下到底什么是人工智能吧。说到人工智能(AI),我们并不陌生。从智能手机到智能家电,越来越多的商品被贴上了"智能"的标签;电脑游戏产业中,编写游戏角色行为的工作被称为AI设计;近些年,机器人不但走路走得有模有样,连汽车驾照都快考下来了,听说过一阵还要飞着给大伙儿送快递;从下象棋的"深蓝"到会智力抢答的"沃森",高性能计算机在一些传统智力竞赛中连人类冠军都不放在眼里;更夸张的是好莱坞电影,《终结者》、《黑客帝国》、《Wall-E》里面具有高度智能的机器人简直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大导演斯皮尔伯格拍了部电影干脆就叫《人工智能》,里面的机器人,亲情爱情一样不少。  相似文献   

15.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工智能的诞生时间并不长,但是它对于人类的发展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已经不能忽视它的存在。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于许多学科都具有促进作用,其中对于哲学发展的影响尤为突出。该文简要探索人工智能的发展过程,以及人工智能和人的意识的互动关系,并阐述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快速推动智慧社区的智能化升级,提升社区治理的精细化水平。本文从AI社区的内涵出发,研究探讨智慧社区建设中人工智能的应用现状,并提出策略建议。人工智能(AI)是当前世界影响较广的颠覆性技术,正深刻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格局。智慧城市及智慧社区是人工智能技术率先落地的较大的应用场景,智能语音、智能视觉、图像感知、视觉计算、城市大脑等人工智能技术在城市运行的多个方面,如社会管理、公共安全、  相似文献   

17.
 近10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得到了科技与工业界的极大的重视,预示着人类文明将进入智能时代。但是,作为智能时代基础的“智能科学”还远未成型。本文从电磁物理信息感知技术的独特视角,讨论智能科学如何发展的一些见解,指出人类智能与外在世界互为对偶问题、相互不可分割的根本属性,因此按人工智能所应对的对象及关联学科分为数学、物理、心理、意识4个阶段。其中第1阶段解决智能形成的通用学习算法的数学理论,第2阶段发展应对物理世界的物理智能。以此为基础,第3阶段发展应对智能涉及社会群体的高阶智能,第4阶段研究自由意识的本质和人工智能能否形成意识的超智能问题。结合笔者电磁信息感知专业领域,提出向物理智能发展的微波视觉新概念、相关内涵以及关键技术的建议,以笔者团队在这一方向的前期工作为例,讨论了以物理智能为基础的智能科学的研究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脑科学被视为理解宇宙、自然与人类关系的“终极疆域”,人类从未停止对人脑的探索以及对其运行机制的模仿。过去几个世纪,人类对人脑的解剖构造和人脑各部分的独特功能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人脑的信息处理机制、智能的形成等问题还需要持续深入探索。同时,借鉴人脑的信息处理方式开展类脑智能研究,对扩展与应用人类智能具有重要作用,是人工智能的下一个发展目标。从人工智能技术视角提出了大数据驱动的人脑信息处理机制、多脑区协同的人类智能形成机制、多标志物联动的脑疾病发展机理、多模态融合的类脑深度计算机理等关键科学问题,并建议从多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合作促进、国际化交流共享、战略性规划部署及科研型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脑科学及类脑智能研究。  相似文献   

19.
"新工科"建设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新需求,也是国际竞争的新形势。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都将服务于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技术研究与产品应用。基于人工智能的决策支持系统、商业模式和生态系统将成为科技发展的热潮。高等教育机构应把"人工智能+"的理念应用到学科、专业、课程的建设与实践中,从人工智能共性技术层面建设"人工智能+新工科"的多学科课程体系,培养能够进行多领域技术研发和实践应用的新工科人才。  相似文献   

20.
正"回国这步棋是对的,四年超过了海外十年的发展。"深兰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陈海波感慨地说。今天声名鹊起的深兰科技,在自动驾驶和整车制造、智能机器人研发和制造、智慧城市、生物智能、智能零售、智能语音、教育、军工等领域都有深度布局,大家看到的大多只是这个企业百余位人工智能博士人才团队与在众多领域频频有"大动作",其实作为一家人工智能领域的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