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某一课程内容进行系统开发的微课内容,将有助于学习者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而将为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提供坚实基础。2014年第二届全国微课比赛已经开始,但相关组织者和参与者对微课是什么?如何设计微课还比较迷茫。因此,该文首先阐述了微课及其特点,其次归纳了设计制作微课时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微课因具有主题突出、短小精悍、情景真实等特点而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为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通过在课前预习环节把课堂讲授输配电线路设计内容的前导知识点制作成微课上传学习平台,让学生学习并掌握这些知识点.在课堂教学环节,对于输配电线路设计中的较为枯燥的理论知识,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成图文并茂、紧密相连的微课进行讲解;对于理论知识难点,结合实际工程制作微课,让学生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在课后复习环节,对于输配电线路设计课堂讲授的知识点按照顺序制作仿真训练微课,通过设置网上答题,实现加深理解的目的.教学实践表明,恰当运用微课,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习动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3.
依据微课和地方应用型高校"汽车发动机检测与维修"课程的特点,对其微课进行选题分析、教学设计及制作;通过微课程的应用实施,采用问卷调查和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形式分析教学效果。结果表明:"汽车发动机检测与维修"课程的微课设计制作和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效果显著(P0.05),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探索、进而创新的欲望。  相似文献   

4.
微课是近年来新起的教学方式,其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因此对微设计与制作加以研究,有着现实的意义,因为不同学科微课的制作,有着不同的要求,该文笔者以高职物理实验课为例,对微课的设计与制作,做了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微课作为一种直接面向学习者的便携式学习材料,因其短小精悍、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微课的设计水准和制作水平对于微课学习效果的最终呈现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通过对微课学习者实际学习效果的调查和合理分析,提出应该从微课的选题、内容的选取、重难点的划分、教学方式和过程的设计、视频的表现形式等方面来提升微课设计和制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微课视频作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的衍生物,具备短小精悍、可移动式学习的特点,受到教师们的关注。本文介绍微课和工科物理化学课程的特点,探讨将微课视频引入工科物理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可行性,对微课引入教学的方式进行设计并在本科生教学中实践。结果表明,针对教学重点、难点设计和制作微课视频,以多客户端电子资源的形式提供给学生使用,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提出:扎实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探索微课在课堂教与学创新应用中的有效模式和方法,是推动教育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和促进教育均衡发展重要途径。该文从微课选题、设计、制作、应用、反思5个方面探究如何制作一节优秀微课,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制作方便学习者进行个性化的微型学习资源为目的,研究如何制作微课作品。主要介绍了微课概念、意义、组成、类型及其制作方法和技巧,提出了选人要合适,选题要精致,设计要合理,准备要充分,摄像要清晰,编制要科学,审核要仔细,发布要规范等微课制作的注意事项,希望对高校教师制作微课有所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9.
微课是教育信息化时代下的一种新型教育资源,是高职院校教育改革重要而有效的手段。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是高职院校常采用的教学方法,为充分发挥微课在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良好作用,该研究者结合自己的实践教学体会,就理实一体化课程的微课设计、微课视频的制作、微课视频在理实一体化课程现实课堂中的应用及如何利用微课推动学生养成移动学习习惯等方面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一套理实一体化课程微课设计及应用思路,并给出了具体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0.
微课是进入21世纪信息时代以后的产物,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微课有其自身的优势,使得它进入市场以后,迅速成为家长、学生和老师青睐的产品。其实说简单一点,微课就是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使学生们能够接触到更多知识,拓宽知识面,增长见识。而在微课的设计教学中会运用到计算机视频处理技术,利用这项技术可以完成基本的视频制作和展示。目前,计算机视频处理技术包括专业视频处理软件Adobe Premiere、Ater Efectse非专业视频处理软件、Ulead video studio(会生会影)和Camtasia Studio等,这些技术的共同作用能够完成微课视频的制作,从而帮助教师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该文将研究这些视频处理技术的应用,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从微课发展的历史进程分析了对微课的认识,采纳了学者胡铁生对微课的定义,提出微课的价值在于为教学服务。根据微课制作的核心是微课教学设计,阐述了微课教学设计的原则、微课视频录制的技巧以及微课应用的翻转课堂模式。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先进制造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控加工在金工实习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不同专业的学生实训的时间长短不一样,数控设备不能保证每名学生一台机床,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最大限度的掌握数控设备的使用方法,熟练的应用数控指令完成产品的创新设计编程与加工。伴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泛在学习方式,微课是目前新兴的教学方式。如何制作实用的微课来辅助工程训练教学,是当前工程训练教学改革亟待考虑的问题。该研究结合自身微课的制作体会,介绍数控编程微课设计步骤和制作经验。  相似文献   

13.
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课作品《统计量》为例,详细阐述了该微课的教学思想、设计思路及具体设计.目的在于探索如何借助于微课的形式弥补传统教学不足,该微课教学设计,能够较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3ds Max动画制作》课程是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必修的专业方向课.本文以聊城大学东昌学院该课程的实际教学为例,通过分析教学现状和该课程实施威客的可行性,尝试着将"微课"引入到《3ds Max动画制作》课程的教学中.文章以《打造黄金豹》为例,从微课内容的选择、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做了探讨.实践证明"微课"的确能很好的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效的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与个性化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质量以及教师教学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借助于网络和移动通信等技术建立起的移动课堂、慕课、微课等一系列开放式教学技术迅速发展,以此为支撑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也被广泛应用。作为中医药院校的教师,在中医药国际化大背景下,也要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深度整合,建立起适应新时代学生需求的教学实践方法。该文以《医古文》微课制作与教学实践研究为切入点,详细介绍了《医古文》微课制作与应用案例分析,对微课实际应用的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今后《医古文》微课制作方面需要改进的技术与方法,为国内中医药院校教师开展多媒体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孙伟 《科技咨询导报》2014,(33):215-215
《音乐鉴赏课》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门核心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着素质培养的作用。文章分析了微课在音乐鉴赏课中的应用,探讨了微课的含义、特点、微课制作的要求以及微课的授课技巧。实践证明将微课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对学生掌握课程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有着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前是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已经渗透进了教育领域,微课教学已经逐渐崛起,并且家长的教育地位已经得到极大提高。青春期是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这个阶段青少年群体间容易出现早恋现象给家长带来困惑,为了有效帮助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笔者对家长的学习需要、家长的特征及微课教学条件进行分析,设计和制作了一堂针对家长群体的教学微课。最后提出两点微课的应用策略:提升教师技能,优化微课质量;坚持微课应用,完善微课体系。  相似文献   

18.
探究初中英语微课设计制作与应用,通过"微课"设计制作与应用的研究,更大程度改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本文分析了微课在初中英语智慧课堂中应用的优势,以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为例,分析目前初中生在完成英语课后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究将微课应用于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3D打印技术是机械类课程"先进制造技术"的一个重点章节,其涉及的成型理论和工艺设备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学生不易理解,进而缺少学习兴趣。微课作为一种新的网络学习资源形式,应用到机械类的课程教育中,制作3D打印技术微课,论述微课的设计与制作方法,可以促进信息环境下的教学方式变革,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20.
微课以微视频为核心,通过嵌入教学过程中的相关知识点,设计制作微视频短片并通过互联网上传到共享平台,以形象生动的视频画面展现给学生。学生可通过互联网浏览或下载教学微视频,同时对疑难问题可师生互动交流。微课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方便了学生在任何环境下都能自主学习。该文结合电子设计微课建设,阐述微课资源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开发设计,以及微课教学模式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