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广播系统除了发射和接收环节,从制作、存储、播放到传输已经完全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对计算机网络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基于广播电台对安全播出"零停播"的特殊要求,为了保证数据和播出安全,各地电台都在竭尽手段保证播出网络设备的安全和故障快速恢复。但是以往的网络安全手段多着眼于服务器的可靠性、数据存储的安全性以及网络交换设备的快速替换,虽然每个环节都有保障,但是却无法形成系统性的安全方案,有鉴于此,我台针对播出过程中网络和计算机系统出现的问题,认真探索研究,发展出双网双(多)站的工作模式,有效的解决广播电台安全播出中计算机网络出现问题可能带来的安全播出隐患。对广播电台的安全播出来说,这是一次成功的探索,希望通过下面的总结阐述,给其他电台提供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科技的不断发展,为了进一步提升安全播出质量,石河子人民广播电台总控系统在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应用上有了跨越式的发展,全台的数字化建设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中国广播技术的演变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中国广播电台及广播技术的演变及发展.方法 文献资料调研和考证分析.结果 无线电广播发明于1906年;1920年,美国西屋电气公司开始播放节目,稍后传入中国;广播节目的 录制及传输技术经历了从手动到自动,从模拟到数字,以至播出系统完全自动化、网络化等重要阶段.结论 依托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国的广播技术由弱变强,广播电台的节目录制、传输等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逐步实现节目播出系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信息化和卫星直播等,并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严卫 《科技信息》2007,(3):41-41
作为独立媒体的广播电台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发展,也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本文从自动化播出网;节目传输与控制网络;电台搬上互联网三个方面探讨了电台的网络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赵伟 《科技信息》2013,(35):297-297
为了做好广播电台播出设备的维护工作,确保播出机房设备的正常运行,要求从事技术工作的人员务必加强对广播电台播出设备的定期维护和保养,掌握广播电台播出设备工作性能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保持播出机房机器设备各种技术数据的准确度,预防故障的产生,同时做好在不同气象条件下的维护工作,预防事故,延长播出设备使用寿命,从而保持广播播出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相似文献   

6.
详细介绍了广播电台安全播出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王建军 《甘肃科技》2010,26(15):13-14,71
随着广播电视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带宽,大存储量的网络化硬盘播出已成为主流播出系统设计方案。升级改进后的甘肃数字移动电视硬盘播出系统更科学、更稳定、更安全、更实用。  相似文献   

8.
当前广播电台播控技术已经步人成熟化、标准化的数字技术时代,广播电台数字化、网络化播控系统以其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优点备受同仁的青睐。本文主要探讨了广播电台数字化网络化播控系统,并深入地研究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的广播电视系统技术也在更新换代。为了适应今后的发展与制作高质量、安全播出的要求,电视技术设备整朝着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硬盘播出是目前我国采用的高新技术之一,是我国的电视播出系统彻底改变。在日益发展的电视技术上,硬盘播出系统是大势所趋,其适应我国广播电视的大量需求并能够满足我国电视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电视播出系统的现状以及问题,然后重点介绍硬盘播出系统的特点、设计及其维护技术。  相似文献   

10.
电视台播出部作为各种电视节目信号汇聚、调控和播出的中心,担负着电视台各频道节目的正常播出以及卫星传输信号的转播任务,其播出过程中电视信号的稳定性和图像质量优良直接关系到电视台在广大观众中的形象,所以安全播出是电视台播出部门的首要工作而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不仅仅依赖于质量优良的电视播出设备,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们电视播出技术人员对播出设备的精心维护与管理。随着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高速发展,电视播出技术由传统的录像带手动播出方式逐步走向数字化全自动硬盘播出方式,视播出设备和播出系统的日常维护工作也发生质的变化,由于新的播出方式所涉及的知识面更广、新设备更多、系统更加复杂,必须建立一套更能适应现代电视播出系统的维护管理新模式。通过对当前困难与挑战的分析,提出一套适应现代电视播出技术维护管理。  相似文献   

11.
一.概述随着计算机、网络、压缩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发展,电视台的数字化网络化已经成了必然的趋势。随着视频服务器技术的成熟,特别是MPEG-2数字压缩技术的成熟,使视频服务器的存储量大大增加,它不仅能完成节目的播出,还可用于节目的编辑创意,从而真正实现了制播网络化与信息共享,使多频道全硬盘播出和直播节目的延时播出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台网络化的发展,硬盘播出系统得到广泛使用。本文根据开封广播电视台硬盘播出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以安全播出为角度,从冗余备份、应急措施、日常操作、保养维护及故障处理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我们在工作中的使用经验。  相似文献   

13.
在安全播出是广播电台生命的前提下,如何才能保证计算机网络播出系统的正常运转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怎样才能行之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而又不必花费大量资金,本文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播出方案的实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一、绪论 随着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电视节目播出系统越来越向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方面发展。尤其是当前视频压缩技术、大容量存储技术和传输技术的迅速发展,以硬盘存储为基础建立电视数字化播出系统的方式已被业内有识之士所认同,并正在逐步得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前大庆广播电台播出机房应急播出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定及应急预案已经相对完善,笔者在多年实际工作中总结出设备、线路、播出系统出现的故障的随机性,不重复性的特点,及在工作中遇到的特殊故障,认为可以把100%符合CobraNet标准的EtherAudio应用于播控系统中播出和转播的备份。  相似文献   

16.
一、广播电台节目播出监控的现状和问题 长期以来,为了保证广播节目的顺利播出,广播电台播控一直采用技术人员留守的轮班制度,以便一旦出现技术故障时,值班人员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迅速进行抢通,尽量保证不停播。但是百密总有一疏,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即便是经验丰富,尽职尽责的值班人员,也很难完全确保播出的顺利进行。另外,轮班制度造成了人力资源的大量浪费,而播出事故所要背负的责任更是令值班人员的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之中。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广播节目的这种传统监控方式显然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变化,满足不了社会的要求。因此,以计算机代替人力劳动,把技术人员从单纯的值班工作中解放出来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强烈。  相似文献   

17.
《广西科学院学报》2006,22(2):F0002-F0002
广西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测调度指挥系统是广西广播电视监测中心建设的科技项目,为广西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作提供了一个科学的、高效的管理和服务平台。该系统设计台理、技术先进、经济实用,整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于2006年3月10日通过广西区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该系统应用网络化、数字化、自动化技术,通过分布在各个市的无人值守监测站点和数据处理中心,实现对600多套(实时数据采集点3000多个)有线、无线广播电规节目安全、质量、内容的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18.
从朝阳人民广播电台工作实际出发,设计广播电台总控系统.该系统具有高智能化、高可靠性等特点,可大幅提高播出系统质量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广播电视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化是广播电视网络的必由之路。而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的数字化、网络化是这一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县级广播电视台的播出系统在有限资金及其他条件的限制下如何进行自动化改造,如何采用适合县级台的网络技术是本文介绍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冯怀成 《科技资讯》2008,(8):114-114
硬盘播出系统具有网络化、流程化和自动化的优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业者所认同。针对广播电视行业内所关心的硬盘播出系统的安全性问题,进行了系统详尽的技术分析,证明硬盘播出系统是安全可靠的,是播出系统向数字化过渡的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