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9月24日,德国将迎来两德统一以来的第八次联邦议会选举,将照例选出联邦议会两院议员并进而间接决定谁将成为新一任德国总理。参与选举的政党为数尚属可观,然而两德统一以来,德国一共只经历了三位总理:科尔、施罗德和默克尔。其中科尔和默克尔都来自德国目前最大政党基督教民主联盟(基民盟),基民盟及其姐妹政党基督教社会联盟(基社盟)在过去的七次选举中五次获胜,虽然  相似文献   

2.
身材高大的赫尔穆特·科尔在10月16日德国统一后的第二次大选中以微弱多数再次获胜,成为德国战后历史上唯一连任四届的联邦总理。当时西方舆论诙谐地称,“在困难的时候,上帝似乎总是向科尔微笑”。然而科尔的连任,除了近来德国经济回升这个“上帝的帮助”之外,科尔总理的个人素质和个性特点对他的成功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欧洲利益中去最大限度获取德国利益,希拉克—若斯潘与施罗德的马车不能脱离欧洲一体化的大道。自去年9月德国大选后,“科尔时代”结束,代之而起的是联邦总理施罗德为首的德国红绿联盟新政府。“科尔时代”不仅是德国的一个时代,更是欧洲的一个时代。因此,人们很自然地会提出一个问题:科尔之后的德国会与欧洲如何相处呢?  相似文献   

4.
16年了,代表德国的始终是那位有着铁塔般粗壮身材和一张憨厚的胖胖脸的科尔。就连德国人自己也在考虑:是否该换一张新面孔了?9月27日,德国第14届联邦大选尘埃落定。社会民主党大获全胜,夺得40.9%的选票,在669个议席中独占298席,比上次大选猛增46席。科尔领导的基民盟和基社盟仅得到35.2%的选票,占245席,比上届锐减49席,在议院中丢掉了第一大党的地位。民主社会主义党则以5.1%的选票进入联邦议院,第一次跨过了进入议会必须达到5%得票率的高门坎。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德国的大选年,从3月至9月将举行4次州议会选举和两次地方议会选举,最后的压轴戏是将决定德国跨世纪的联邦总理人选的联邦议院选举。3月1日,下萨克森州(以下简称下萨州)的议会选举首先拉开了选举年的序幕,其结果不仅是该州执政的社会民主党(以下简称社民党)大获全胜,得到47.9%的选票及议会157个议席中的83个议席,继续单独执政,而且为已宣布要第四次竞选连任的科尔总理造就了一个强硬的对手。  相似文献   

6.
黄萌萌 《世界知识》2017,(20):42-43
9月24日,德国第19届联邦议院选举拉开帷幕。大选结果既在意料以内,也折射出德国政治文化惊人的变化趋势。由联盟党和社民党组成的大联合政府的支持率降至1949年联邦德国成立以来最低点,大量选民流失至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德国选择党。  相似文献   

7.
3月6日举行的西德第十届联邦议院选举已经揭晓:联盟党(基民盟—基社盟)和自民党的执政联盟获大胜,社民党遭惨败。基民盟和基社盟共获48.8%选票,比上届大选增加4.3%,这是该联盟有史以来第二次最  相似文献   

8.
捷克斯洛伐克各派政治力量在今年1月11日的圆桌会议上商定,全国大选于6月举行,以后联邦议会主席团又把大选的具体日子定在6月8—9日。大选如期举行,选举了联邦议会人民院和民族院议员各150名,同时选举了捷克民族议会和斯洛伐克民族议  相似文献   

9.
人们对一年前德国统一盛大庆典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然而当时曾同科尔总理并肩就坐的原民德总理洛塔尔·德梅齐埃却于9月9日向记者宣布,他经过慎重考虑后决定辞去基民盟党内的一切职务并停止行使他作为联邦议员的权力。看得出来,他当时心情沉重。对此,德国各界和报刊议论颇多。德梅齐埃在德国政坛上本是一个无名之辈,曾当过乐师、律师和宗教界的负责人。但1989年德国统一浪潮把他推上了政治舞台。他在1989年秋季被选为民德基民盟主席;因基民盟在1990年3月18日民德大选中获胜而出任总理。两德民盟于1990年9月底合并时,德梅齐埃被选为全德基民盟的唯一副主席(科尔总理任主席),10月3日两德统一后,被任  相似文献   

10.
联邦议院前不久,西德举行了大选。所谓大选,就是联邦议院的改选。联邦议院自1965年以来,议员固定为496人,每4年改选一次(此外还有西柏林市议会委派的22名列席议员,不在改选之列)。联邦议院是西德立法机构,最重要的任务是制定法律、选举联邦总理、参与选举联邦总统和对联邦政府行使监督职能。根据西德基本法,联邦议员(至少需有26人联名)、联邦政府和联邦参议院都有权提出法案,但这些法案要由联邦议院大会讨论通过。议案通过后需经联邦参议院审议,涉及各州权益的议案还需经它批准,才能提交联邦总统签署。各种议案提交联邦议院大会讨论前,先由联邦议院的各种常设专门委员会审议。有时一个议案要经过几个委员会审议,历时经年。在此期间各政党多在会外讨价还价,进行政治交易,谋求妥协方案(有时也达不成协议),最后提交大会表决通过。待到开大会  相似文献   

11.
去年9月的德国大选结束了延续16年之久的科尔时代。时隔数月再来评论科尔的功过似已过时。但要探究德国未来的走向,就不能不回过头来在科尔时代寻找事物发轫的最初轨迹。因为他毕竟是联邦德国任职时间最长的总理,即便他走了,在德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留下的影响仍是巨大的。他在执政期间的一些功绩将被永远载入史册。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欧洲政坛迎来“超级大选年”:荷兰、法国、德国三国将举行大选。自去年年中英国脱欧公投“意外”过关和美国大选特朗普大胜之后,媒体和学界对于与选举有关的话题的讨论愈发谨慎。2017年开年的第一场重大选举——荷兰议会选举,就在这样的谨慎氛围中拉开大幕。本次荷兰大选被外界广泛关注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其时间早:3月15日开始投票,而在这之后还有4月的法国大选和9月的德国大选。荷兰议会选举的结果将起到风  相似文献   

13.
两州选举失利,根舍外长辞职,罢工浪潮冲击,这一切使科尔总理进入他执政以来最困难的时期。 4月尚未进入夏季,德国政坛的股股“热浪”已使科尔政府焦燥不安。亮起红灯,两州选举爆出冷门。4月5日,在西部地区的两州选举中,极右的共和党获10.9%的选票,进入巴符州议会,另一个极右政党——德国人民联盟得6.3%的票,进入石荷州议会。而德国政坛“两巨头”的基民盟和社民党在巴符州得票分别为39.6%(1988年为49%)和29.4%(1988年为  相似文献   

14.
4月7日,德国总理科尔自去年12月全德大选后首次视察德国东部地区.伴随科尔此行的,既有掌声,也有愤怒的抗议,甚至还有迎面投来的鸡蛋。这次视察是在东部地区形势急剧恶化的背景下进行的。两德去年10月3日实现统一  相似文献   

15.
联邦总统在法律上代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是国家元首,但无行政实权。德国的总统选举不是选民直接选举的,而是由联邦选举大会选举产生。联邦选举大会由两部分代表组成,一半是现任全体联邦议员,另一半是由各个政党按照它们在州级议会中所占席位的多少选派的。如,本届联邦选举大会共选派1324名代表,其中基民盟和基社盟占619名,  相似文献   

16.
是维持现有国家体制还是建立邦联?如何实行经济改革?由谁来出任总统?…… 6月5日和6日,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举行大选,有41个党派激烈角逐联邦议会的300个议席和两个共和国民族议会的350个议席。这是捷国内局势自1989年11月发生剧变后的第二次大选。选举结果,在捷克共和国,以主张实行激进经济改革的联邦财政部长克劳斯为首的公民民主党得票最多,在本国议会200个议中占76席;在联邦议会人民院和民族院分别获33.9%和33.4%的选票,成为议会第一大党。在斯洛伐克共和国,以主张斯洛伐克  相似文献   

17.
时事概览     
正德国大选结束,组阁之争开启9月26日,德国联邦议院举行选举,有47个政党参选。德国联邦选举委员会27日公布的联邦议院(议会下院)选举初步计票结果显示,社会民主党(社民党)以微弱优势领先,现任总理默克尔所在的联盟党(由基民盟和基社盟组成)排名第二。社民党获得25.7%的选票,联盟党得票率为24.1%。之前在联邦议院拥有议席的其余四个政党——绿党、  相似文献   

18.
现在离台湾2004年大选已不到六个月,由于民进党的选举策略早已定调,因而这次选举可以说是“走向台独”的关键选举。若“泛绿阵营”获胜,则2008年前后,台湾铤而走险展开“统独公投”已注定无法阻挡。两岸及中美关系也必将面临最严峻的考验。因此,2004年的大选,已注定将是战后台湾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选举。由  相似文献   

19.
个从左至右,西德联邦宪法保卫局反谍处处长蒂德格、波恩陆军后勤部传令兵贝茨因、德国难民协会女会计里希特和经济部长女秘朽吕南博格同时叛逃。 ,经济部长班格曼和吕南博格在一起新任联邦悄报局局长维克 "一九七四年揭露出总理勃兰一特八左︶的高级助手纪尧姆(右)是间谍.勃兰特因此下台。 一西德联邦情报局局长黑伦布罗伊希引咎辞职。 杏西德总理科尔、外长根舍和内政部长齐默尔曼在议会辩论中处境窘迫。一次灾难性的“地震” ~~  相似文献   

20.
刁大明 《世界知识》2012,(13):26-27
2012年美国大选除了总统选举之外,在联邦层次上所有国会众议员和33位国会参议员也将面临改选,府会两厢的选情与结果将共同塑造未来两年的美国政治走向。就国会参议员选举而言,33个席位中目前民主、共和两党分占23席和10席,即拥有微弱多数优势的民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