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意大利苍耳叶为原料,研究其总酚的提取条件,同时对意大利苍耳叶总酚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选用乙醇 水混合物为溶剂,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处理意大利苍耳叶.将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和响应面分析方法相结合,模拟得到二元多次相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和可信度,并通过岭脊分析方法得到最佳提取条件.使用福林酚试剂对意大利苍耳叶的总酚含量进行测定.分别采用铁离子还原法、DPPH 自由基清除法测定意大利苍耳叶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意大利苍耳叶总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4%、超声时间31min、液固比195mL·g^-1;意大利苍耳叶总酚提取率为(3.12±0.27)%.意大利苍耳叶总酚提取液对铁离子还原的IC50为(774.5±7.26)mg·L^-1,对DPPH 自由基的半数抑制率IC50为(250.9±5.48)mg·L^-1.由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意大利苍耳叶总酚的提取工艺方便可行,得到的意大利苍耳叶总酚具有-定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
以青海西芹叶为研究对象,通过星点设计-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西芹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并以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料液比为考察要素,进行三因素五水平星点试验设计,同时通过方差分析回归建立数学模型,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西芹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显示,料液比和提取时间对西芹叶的总黄酮提取影响极其显著,最优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50 min,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20(g/m L)。在此条件下,相对误差为1.24%,与模型预测值相符,总黄酮得率为18.36 mg/g。该工艺合理、快速,为今后西芹叶中总黄酮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超声波提取薏苡仁中总黄酮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薏苡仁中黄酮的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工艺,同时对薏苡仁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测定。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乙醇浓度、超声时间、料液比、超声功率为影响因素,根据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设计四因素三水平试验,以黄酮得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薏苡仁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5%、超声时间40 min、料液比1∶25(g:m L)、超声功率250 W。在此条件下,薏苡仁总黄酮提取得率为0. 53%,而所建模型的预测值为0. 57%,两者基本吻合,表明数学模型与实际情况能较好拟合。研究还发现薏苡仁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具有良好的清除作用,同时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两方面的活性强度都与薏苡仁总黄酮质量浓度呈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4.
以沙棘果为原料,乙醇溶液为主要溶剂,沙棘果总黄酮提取量为评价指标,采用超声波辅助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结合响应面分析法,综合考察了超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液(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4因素对沙棘果总黄酮的提取量影响.结果表明,沙棘果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提取时间34 min、提取温度77℃、提取液(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22.8∶1.在此工艺条件下沙棘果总黄酮得率为5.694 mg/g,与理论预测值5.770 mg/g的RSD值为1.33%,小于5%,模型拟合性良好.对制得的沙棘果总黄酮提取物粗品,采用清除DPPH自由基法与羟自由基法,以同浓度的维生素C溶液作为阳性对照,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按清除DPPH自由基法得到的维生素C、沙棘果提取物的IC50值分别为0.13、2.32 mg/mL,按羟自由基法得到的IC50值分别为0.11、0.45 mg/mL,说明沙棘果总黄酮具有较好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开发天然甜茶资源,以华腺萼木Mycetia sinensis茎叶为原料,超声波辅助水提法提取其中的总黄酮和总多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用响应面优化华腺萼木总黄酮和总多糖的提取工艺。结果发现,对华腺萼木总黄酮提取影响最大的是乙醇浓度,影响最小的是提取时间;对总多糖提取影响最大的是提取时间,影响最小的是提取温度。最终确定华腺萼木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为超声波功率300 W,料液比1:95,乙醇浓度75%,提取时间50 min,此工艺条件下总黄酮得率为2.36%;总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180 min,超声波功率250 W,提取温度80℃,此工艺条件下总多糖得率为82.77%。本研究采用响应面法对华腺萼木总黄酮和总多糖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可以为华腺萼木今后的资源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优化白兰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白兰花叶总黄酮提取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优化。结果表明白兰叶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3℃,提取时间130 min,乙醇浓度60%,液料比17 m L/g,在此条件下,测得白兰叶总黄酮的提取率为9.21%,与理论预测值相对误差为1.39%,验证了回归模型的有效性,说明回归模型拟合度好,准确率高,可靠性强,可用于白兰叶总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  相似文献   

7.
以澳洲红树莓叶片为研究材料,利用超声辅助乙醇提取法同时考察总黄酮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总活力和总蛋白含量3个指标.基于单因素实验结果,对乙醇质量分数、料液比、超声时间采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和响应面法(RSM)优化提取条件,从而获得最佳的混合提取工艺.再用此工艺比较不同品种树莓间叶片中黄酮类化合物、SOD总活性和总蛋白含量的高低.实验获得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质量分数60%、料液比1∶40 g/mL,超声时间30 min,验证提取得到:产物总黄酮含量51.74 mg/g、SOD总活力为5 828.96 U、总蛋白质量分数为17.20 mg/g,实验结果与模型预测值接近,表明最佳工艺条件可行.同时将最佳提取工艺用于黑红莓、托拉蜜、诺娃(有刺)、诺娃、海尔特兹、来味里、马拉哈丁以及秋来斯和澳洲红共9个树莓品种,结果显示黑红莓、诺娃(有刺)和诺娃的叶片总黄酮含量、SOD总活力和总蛋白含量较高,海尔特兹和来味里较低,这与总抗氧化活性测定的结果相符.这些结果为树莓叶片醇提物的研究和引种选育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8.
以连云港花果山山楂叶为原料,以总黄酮提取率为衡量提取工艺的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设计优化了超声辅助提取山楂叶黄酮的工艺,确定了从山楂叶中提取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乙醇浓度70%,液料比20:1 m L/g,超声温度70℃,超声时间40 min,提取3次,山楂叶黄酮提取率为2.53%。此外,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抑菌法和DPPH·法研究了连云港山楂叶黄酮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以及抗氧化效应,结果表明山楂叶黄酮具有明显抑菌活性和清除DPPH·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黄酮类化合物是乌腺金丝桃植物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之一.为了研究开发乌腺金丝桃的应用价值,本文以乌腺金丝桃为材料,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法得到乌腺金丝桃中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500,W、超声温度60℃、乙醇体积分数62%,、液料比37﹕1、提取时间32,min,该条件下乌腺金丝桃中总黄酮提取得率为6.20%,.在10~500,μg/m L范围内,乌腺金丝桃黄酮提取液对不同自由基表现出不同的清除能力,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相对最强(IC50值为322.58,μg/m L),而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弱.  相似文献   

10.
考察提取时间、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和提取温度对火龙果果皮总黄酮和多糖得率的影响. 并在单因素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设计L9(34)的正交实验,优化总黄酮和多糖的提取工艺. 此外,通过进行DPPH ·、ABTS自由基及·OH的清除实验,考察火龙果果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能力. 正交实验优化得出的提取时间3 h、料液比1 ∶ 30、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温度70 ℃为火龙果果皮总黄酮和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 该条件下提取到的火龙果果皮总黄酮和多糖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7.87 mg/g和114.05 mg/g. 在373.44 μg/mL时,抗坏血酸对DPPH ·、ABTS自由基及·OH的最大清除率分别达到95.25%、99.57%、89.99%;而火龙果果皮提取物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88.64%、60.84%和61.77%,数据表明火龙果果皮提取物对自由基的清除率均达到对照品的2/3,证实火龙果果皮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能力,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的提取原材料.  相似文献   

11.
分别以水、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加酶水和加酶的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为溶剂,采用超声波提取大蒜,用Folin-Ciocalteu法测定提取物中总酚含量,研究提取物对DPPH.、.OH和O2的清除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提取剂水、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加酶水和加酶的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的超声波在100 g大蒜的提取物中总酚含量依次为112.7、102.4、171.1和130.8 mg.4种提取物对DPPH.、.OH和O2均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表明其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大蒜提取物抗氧化活性与其总酚含量呈明显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2.
乌药叶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总黄酮为考察指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乌药叶总黄酮含量,研究乌药叶总黄酮的乙醇溶液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固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次数等因素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醇提取乌药叶总黄酮的较佳工艺条件为60%(v/v)的乙醇溶液,固液比1:60,70℃回流提取2次,每次1.5 h.在此条件下,乌药叶总黄酮提取率达3.31%.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提取扁桃斑鸠菊(Vernonia amygdalina Del)叶中抗氧化活性成分的最佳工艺条件,并筛选活性最强的部位.方法以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条件;用不同极性有机溶剂对扁桃斑鸠菊乙醇提取物进行萃取分离,以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为指标,筛选抗氧化活性最强部位.结果响应面法优化的最优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58.5℃、乙醇体积分数62%和料液比1∶24,在此条件下,获得的提取物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理论预测值IC_(50)为70.04μg/m L,实际值IC_(50)为(69.20±0.61)μg/m L,说明建立的模型可较好地描述该实验中因素与指标的关系;各萃取部位的抗氧化能力大小依次为:正丁醇部位氯仿部位石油醚部位水相部位,其中正丁醇部位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IC50为18.78μg/m L,与乙醇提取物比较提高了2.68倍.结论扁桃斑鸠菊体积分数为62%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位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利用.  相似文献   

14.
以乙醇为提取溶剂,选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南非叶中的多酚.以多酚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对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和超声温度进行单因素实验,并通过响应面分析,创建多元二次回归模型,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超声温度是影响南非叶多酚提取率的最显著因素,乙醇体积分数和超声温度间的交互作用对提取率影响差异最显著.南非叶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为30 mL/g,乙醇体积分数为65%,超声时间31 min和超声温度为59℃,在此条件下获得提取率实际值为20.33 mg/g,相比理论预测值20.36 mg/g,算得相对误差仅0.15%,表明此模型具有较好可靠性与准确性,为南非叶多酚的提取及开发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响应面法优化野生五叶草莓总黄酮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浸提法探索甘肃陇南产野生五叶草莓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和乙醇体积分数为自变量,总黄酮提取率为因变量,利用Box-Behnken四因素三水平中心组合设计,对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12∶1(m L/g)、超声时间27 min、超声温度59℃和乙醇体积分数61%,野生五叶草莓总黄酮提取率实际可达10. 68 mg/g。超声波辅助乙醇浸提法的总黄酮得率为传统水浴回流法的2. 1倍,且该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研究结果能为五叶草莓总黄酮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由于石榴产品的推广,石榴产品生产过程中生产的废弃物越来越多。其中石榴渣中的黄酮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活性,可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病、肿瘤发生和提高免疫力。研究提取石榴渣中黄酮类物质的条件,为合理开发利用石榴渣副产物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改良的菲林法测定石榴渣中总酚含量,DPPH和ABTS方法进行抗氧化性测定,比较研究不同提取溶剂:石油醚、乙酸乙酯、100%丙酮、70%丙酮、100%乙醇、75%乙醇、50%乙醇、水对石榴渣中的黄酮提取物的提取率、总酚、总黄酮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得出结论:利用70%乙醇溶液提取的石榴渣提取物具有最高的提取率、总酚、总黄酮和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7.
酶解法提取紫藤总黄酮及自由基清除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选酶辅助法提取紫藤总黄酮工艺条件及总黄酮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研究.辅助法提取藕节中的总黄酮提取工艺如下:首先纤维素酶酶解,再用乙醇回流.固定提取剂乙醇浓度为70%,固定料液比为1∶20g/mL和回流时间为2h.设计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初步确定了紫藤中总黄酮提取的较佳实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酶浓度为0.20mg/mL,酶解温度为50℃,pH值为6.0,酶解时间为2.5h,紫藤颈、紫藤叶、紫藤花和紫藤果荚中总黄酮提取率分别为0.94%、4.60%、3.32%和5.16%,可见紫藤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差异较大.紫藤总黄酮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及对自由基的清除实验结果显示,紫藤总黄酮提取液对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活性.  相似文献   

18.
以野生郁金香为试材,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超声波辅助提取总黄酮工艺参数,通过体外活性实验研究了提取物的抗氧化生物活性.结果表明:野生郁金香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是乙醇体积分数为55%,提取时间为28 min,超声功率为400 W,在此条件下,野生郁金香总黄酮提取率为3.75%.在考察的浓度范围内,提取物对DPPH·、ABTS+·、NO2-清除率最高分别达到91.72%、99.69%、84.44%.综上所述,野生郁金香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了优化槲蕨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该文以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处理功率和超声辅助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以槲蕨总黄酮产率为研究目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运用响应曲面分析法优化槲蕨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并探讨了超声波提取的槲蕨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槲蕨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是料液比为1:30.00(g·mL-1)、超声功率为450.00 W、乙醇体积分数为68.00%,在该优化条件下槲蕨总黄酮的产率为1.452 mg·g-1.抗氧化研究表明:槲蕨总黄酮对羟自由基、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和超氧阴离子(O-2·)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这说明槲蕨总黄酮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0.
溶剂法提取松子壳总黄酮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究松子壳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以松子壳粉为原材料,利用乙醇水浴加热提取,研究了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对松子壳中总黄酮得率的影响,以总黄酮得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松子壳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2%、料液比1︰28、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1.2 h.此条件下松子壳中总黄酮的预测得率为5.878 mg/g,实际值为5.882 mg/g,实际值与预测值接近,说明响应面法分析结果较为合理、简单,可以得到松子壳提取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