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安钢焦化废水处理中溶解氧的测定一直采用比较经典的碘量法,但随着新生物脱氮的开工,该方法出现了滴定终点不明显,溶解氧值高达几十的现象。通过实验比较,我们采用膜电极法来测定溶解氧。实验证明,膜电极法适用于焦化废水中的溶解氧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异养硝化菌提高好氧颗粒污泥脱氮效率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人工配置污水,研究兼性细菌较多的活性污泥.首先在进水NH4-N浓度为200mg/L,COD浓度为1000 mg/L,溶解氧10.0 mg/L条件下筛选培养出好氧异养菌占优的脱氮性能较强的活性污泥.然后通过控制SBR反应器曝气量(溶解氧先后为2 mg/L、6 mg/L、2 mg/L),创造利于某些好氧异养硝化菌生长的...  相似文献   

3.
MBBR系统同步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同步硝化反硝化过程中的脱氮特性,采用移动床生物膜(MBBR)系统,在污水平均C/N为3.5的条件下,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HRT)及曝气量对系统同步硝化反硝化过程中氮和有机物降解的影响,并分析了COD、NH4+-N及TN在移动床生物膜系统中的沿程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移动床生物膜中实现了同步硝化反硝化现象,控制HRT为14 h,曝气量为100 L.h-1,溶解氧在4.5 mg.L-1左右时,COD、NH4+-N和T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3.53%、78.51%和62.89%;随着HRT的增加,COD、NH4+-N和TN的去除率都相应提高,且NH4+-N和TN去除率增加的幅度更大;随着曝气量的减小,COD、NH4+-N和TN的去除率相应降低,且NH4+-N和TN去除率下降得更明显;NH4+-N和TN的浓度基本上是按进水、反应器和沉淀池沿程降低,且主要去除发生在反应器内,反应器内部水质和其出水水质十分相近,表明该MBBR反应器的流态是完全混合式的。  相似文献   

4.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样本优化法识别的河流溶解氧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影响河流溶解氧的3个重要因素(流量、水温、pH)建立了基于L-M算法的BP神经网络模型,用此模型可成功预测黄河水中溶解氧(DO)的浓度.过程中选取四种方法对学习样本进行预处理,利甩处理后的数据训练网络.结果表明采用方法四归一化后的数据预测DO含量效果最好,同时表明线性插值后学习样本的大小对网络预测的精密度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5.
本文建立了以I3紫外间接光度法测定水中溶解氧的方法.方法快速、简便、准确、选择性和灵敏度均较高.绝大多数有机物、无机物对本测定都无干扰.对混浊、澄清、有色、无色水样均可直接测定、直接用于测定水中氧.  相似文献   

6.
本建立了以I3紫外间接光度法测定水中溶解氧的方法,方法快速,简便,准确,选择性和灵敏度均较高,绝大多数有机物,无机物对本测定都无干扰,对混浊,澄清有色,无色水样均可直接测定,直接用于测定水中氧。  相似文献   

7.
【目的】目前污水处理中生物脱氮面临着高能耗、碳源需求量大的问题,短程硝化-反硝化技术是一种低能耗、高效率的脱氮工艺,但该工艺在处理低C/N污水中的启动和稳定运行较难实现。由于工艺稳定运行的关键是将硝化反应控制在亚硝态氮阶段,因此需要对溶解氧(DO)、pH和氧化还原电位(ORP)与短程硝化脱氮过程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对现有控制参数研究,对监测数据进行一阶导算法优化处理,对优化处理数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包括pH、DO、ORP等在线监测手段,通过一阶导优化处理数据,可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SBR的智能化运行。【结论】研究结果可为短程硝化工艺的优化控制和稳定运行提供更加全面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1.在夏秋季高温期间的晴天中午,特别是水质肥沃、浮游植物丰富的鱼塘要开启叶轮式增氧机2~3小时.因为这种天气水体表层溶解氧达到饱和,而水体底层溶解氧相对较低,叶轮式增氧机有向上提水的作用,使鱼塘水体垂直循环流动,一方面使整个鱼塘水体的溶解氧达到饱和状态,另一方面,把底层水中杂质冲上带到水面接受阳光曝晒,经过理化作用,使底层水中的有害物质散发到空气中,这样就起到净化、改良水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海洋环境监测中一般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666、DDT、多氯联苯及狄试剂.传统的样品预处理涉及多种试剂和操作步骤,过程十分复杂繁琐.目前国际上有机污染物预处理技术比较流行的是SPME技术,它自1990年问世以来,在环境监测、化学分析和食品检测方面迅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传统的预处理方法相比,SPME技术测定准确度高、高效快速、操作简单方便、而且不需要使用溶剂.采用SPME技术,将会使有机污染物的整个测定过程更加准确快速,并降低监测成本,是海洋环境监测中有机污染物测定的一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凝结水溶解氧是化学监督的一项重要指标,溶解氧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大气,通过水侧或汽侧进入凝结水。影响凝结水溶解氧的因素很多,日常工作中应加强监督,做好超前预防。发生溶解氧偏高时,应综合判断,尽快分析查找出漏点,并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有人对用管式反应器进行甲苯硝化反应生产一硝基甲苯感兴趣,我们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现将研试结果表示如下: 一、小型管式反应器的装置及流程反应器由Φ8×1.2×17000的1Cr18Ni12M_o2Ti合金钢管构成,分前后两部分,前部采用套管换热,后部采用蛇管换热。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杜仲叶样品中的Zn、Cu、Fe、Mn等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通过比较分析结果可以看到,同一种样品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处理,其结果有差异,本实验证明了干灰法具有污染少、简单方便,对于植物中元素的含量测定是最佳的样品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NaAc介质中,利用Mn(Ⅱ)催化溶解氧氧化溴邻苯三酚红褪色的指示反应,建立了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了痕量锰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10μg/25ml和0.10-1.0μg/25ml,检出限为9.9*10^-11g/ml,用于水和茶叶中Mn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将提供特定流体动力条件(二次流)的SSBR反应器和普通向上流SBR反应器进行对比,试验分析不同形态氮的浓度变化、溶解氧变化和颗粒污泥特性等,研究二次流优化传质(溶解氧、有机氮)对高浓度(15 g/L)好氧颗粒污泥体系脱氮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SSBR内优化流体动力条件可以适当地增强溶解氧和有机氮在颗粒污泥内部的渗透能力,好氧区(硝化区)扩大,硝化细菌的增加为反硝化过程提供更多的氧源(NO2-,NO3-),即SSBR颗粒污泥的微环境更有利于脱氮过程的进行.  相似文献   

15.
硝基苯是制备苯胺的原料,目前工业生产硝基苯所采用的硝化工艺主要有传统硝化法和绝热硝化法.因硝化工艺不同,原辅材料消耗不同,装置本质安全性和节能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别.实验结果表明:绝热硝化工艺具有可降低原辅材料消耗和劳动强度等优点.并对兰州石化公司100kt/a硝基苯传统硝化工艺改进为绝热硝化工艺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近岸海域水质分析及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8年10月和1999年5月在浙江近岸海区采集水样,根据海洋监测规范[1]对样品的pH值、溶解氧、5种营养盐、化学需氧量、石油类、砷、重金属等化学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无机氮、活性磷酸盐严重超标,富营养化指数偏高,有机物污染加重,汞成为新的主要经超标因子.  相似文献   

17.
为测定苯硫脲尝味基因的表现型以及基因型,采用阈值法测定120名大学生对苯硫脲的尝味敏感性,采用PCR-RFLP技术在分子水平上测定PTC尝味的基因型予以验证.结果显示,120名调查对象的基因型与表现型基本一致.经验证,该群体处于遗传平衡,味盲基因频率为0.3415,味盲率为11.67%,男女生味盲率分别为15%和10%,二者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由于实验对象来自不同的地区,又属于不同的民族,通过计算得出PTC味盲与民族和地理位置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前化工企业焦油馏份中萘含量的测定,基本采用传统的分析方法——结晶点法.此方法毒性大,直接危害操作者的身体健康,分析时间长,难以满足生产控制的要求.本人提出采用气相色谱法代替结晶点法,不仅缩短了分析时间,而且大大减少了毒性的挥发.分析结果与结晶点法比较误差符合YB/T  相似文献   

19.
在不同的供氧模式下,研究了SBR法处理低碳源城市污水同步硝化反硝化(SND)过程中DO、ORP和pH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显示,在恒定气量连续曝气反应过程中,DO、ORP和pH曲线上均出现了预示SND结束而完全硝化过程开始的折点,且经由SND过程的TN去除率随曝气量降低而增加;在恒定气量具有不同曝气百分数(AF)的间歇曝气模式下,随AF降低,DO、ORP和pH曲线上不仅没有出现折点而且均呈现趋于平直、稳定的趋势,经由SND过程的TN去除率相应增加;在恒定DO浓度连续曝气的模式下,随DO浓度从2.0 mg/L降低至0.5 mg/L时,ORP和pH值的波动变化逐渐趋于稳定且SND的脱氮效率也随之增加.通过对以上三种供氧模式下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具有低AF的间歇曝气和恒定、适宜、低DO浓度范围的连续曝气两种模式,不仅有利于低碳源城市污水SND过程的稳定,而且还可节省曝气量.  相似文献   

20.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重量法分别测定了黑龙江、新疆、安徽产甘草中糖、皂甙、黄酮的含量,并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四种产地甘苹中糖、皂甙、黄酮的含量均较高,是甘草中的有效成分.分析比较结果还表明黑龙江产甘草质量优于其它产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