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晨风扑面,大地摇动,人在翻飞……军营内,战车边,一名士兵在单杠上旋转不止,连破纪录。这是个土得掉渣的农村兵。他的笨拙,使他得了"木木"、"三呆子"、"熊兵"等绰号,他的认真,让全连为之感动,他的成就让全团为之骄傲,他的天真、质朴、善良,更让周围的人看清了自己的世故、圆滑与自私。他在种种磨难中百炼成钢成为"兵王",他就是《士兵突击》的主角许三多。  相似文献   

2.
据说郭沫若是唐代山西汾阳王郭子仪的后代,四川省乐山市沙湾镇郭沫若旧居里,至今还挂着"汾阳世第"的黑底金字牌匾,他本人少年时代也曾在课本上自署"汾阳主人".  相似文献   

3.
正1986年,在四川省广汉市南兴镇的三星堆,出土了一座青铜大立人像,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久远、最奇特、最神秘、最高大的铜像,被誉为"铜像之王"。其整体形象典雅庄严,双手手型环握中空。长期以来,人们一直猜测他的手中是否持有某种法器?这个神秘的大立人究竟是何方神圣?  相似文献   

4.
2012年圣诞节,就像此前每年这个时候一样.印度那加兰邦的17个部族欢聚在邦首府科希马。人们此时来到这里,目的只有一个——那加王椒。当地人认为,那加王椒是世界上最辣的辣椒。据一位人类学家在1922年记载,在当地一个叫做“昌”的村子里,猎取了敌人头颅的男性猎手的女性亲属会用辣椒烹制敌人的头颅,目的是让肉和头骨分离。既是调味品又可作为工业溶剂,既带给人们欢乐又带给人们痛苦一辣椒就是这么一种惊人的矛盾体。  相似文献   

5.
正当你吃下一根很辣的辣椒,几秒钟后你的舌头就开始灼痛,面颊变红,额间冒汗。科学家发现,喝杯牛奶即能很快扑灭让你难受的"辣椒火",这是因为牛奶中的一种蛋白质能中和辣椒中的一种让你不堪火辣的化合物——辣椒素。实际上,不光是牛奶、酸奶和冰激凌之类的奶制品能浇灭辣椒火,充满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也都有这个功能,这就是一些传统的墨西哥特辣食品中要加入蜂蜜、牛奶和蔗糖等的原因。不过,说到能消除辣椒  相似文献   

6.
天·地·水     
航空、水利、土木在一般人的眼里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3个专业,然而有人却在这3个领域中游刃有余,他就是现年36岁的王晋军教授。 从农村娃到博士后 王晋军1963年出生于山西寿阳县山区的一个农民家庭,从小羡慕翱翔的小鸟,对偶尔飞过的飞机尤其向往,成天琢磨;飞机是怎样飞上天的呢?梦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去造飞机。高考填报志愿时,他毫不犹豫地首选了北航,可惜成绩还差了一点,与北航失之交臂。1979年,年仅16岁的王晋军考入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习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专业,接着读完了水利学及河流动力学专业的研究生。1986年他进入  相似文献   

7.
爬楼梯进行体育锻炼以其简单、易行成为很多中老年人的首选。张大爷就是一位"爬楼梯爱好者",早晚各一趟,可是最近他听说爬楼梯不但不健身,还伤身,他就不敢再爬了。专家解释说,下楼梯时,下肢的承重力加大,反复重复这一动作,对膝、踝等关节直接作用力也增大。因此,民间有"上楼健  相似文献   

8.
儒家理念在中国的流行,似乎给人一个误会,就是中国自古尚文轻武,对体育不重视。其实,在未开始科举考试取仕之前,中国古代一直提倡的是文武双全。虽然没有"体育"这一词语,但并不影响中国古代重视体能的事实。不只民间喜欢体育运动,不少帝王本身还是"运动健将",像"举重之王"秦武王嬴荡、"足球皇帝"汉成帝刘骜、"马球皇帝"唐中宗李显、"棍术鼻祖"宋太祖赵匡胤、"摔跤牛人"元太祖铁木真、"投壶高手"明宣宗朱瞻基、"射箭神手"清圣祖玄烨等。  相似文献   

9.
在晋东南一带,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金珠子,金珠王,金珠不换沁州黄。"晋东南地区的沁县古为沁州,"沁州黄"是这里出产的一种小米,颗粒小、金黄色,被当地人称为"金珠子"。它是谷子家族中最特殊的品种,用真正的金珠子都不肯换,可见其珍贵。  相似文献   

10.
正刚刚过去的2018年资本寒冬,对于大多数初创公司来说,都是至暗时刻。但于王胜地而言,显然不是。2018年,王胜地团队研发出了新一代纸尿裤,公司全年营业额增长率较2017年增加近70个百分点。如果真的要说2018年他所经历的至暗时刻,王胜地调侃道,"那可能就是由于体重引起的高血压吧,在一次会议上还晕倒被送进医院。"他表示,希望自己能够减肥成功。  相似文献   

11.
1989年10月7日,在冯村乡七届三次人代会上,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以全票当选为冯村乡科技副乡长,并且在这个位置上一干就是四届,至今仍然是农民身份。他就是被农民们传得神乎其神的基层农业科普"状元"——王农茂.为什么一个普通的农民,能够得到全乡人民的拥戴呢?笔者带着浓厚的兴趣,随同当地的几位同志赶往冯村乡。一进村子,一种特有的科技文化气  相似文献   

12.
在晋东南一带,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金珠子,金珠王,金珠不换沁州黄."晋东南地区的沁县古为沁州,"沁州黄"是这里出产的一种小米,颗粒小、金黄色,被当地人称为"金珠子".它是谷子家族中最特殊的品种,用真正的金珠子都不肯换,可见其珍贵.  相似文献   

13.
去年6月20日是王大伯的生日。那天下午,十几位亲朋好友齐聚王大伯家,平时宽敞的平房,这时就显得有点拥挤了。好在王大婶非常贤惠,不仅把家收拾得有条有理,而且每间屋子都点上一炷香,让人闻之倍感清新。由于正值梅雨季节,大家聊着聊着就痛恨起梅雨来了。王大婶的侄子小张在气象台工作,他的情绪似乎冷静一些。他劝大家不要埋怨气候,而要遵循气候规律,因天制宜,合理调节。小张有板有眼地说“:每年的6月前后,包括长江流域在内的许多地方,都可能经历一种高温、高湿、多雨的天气时段,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梅雨季节。梅雨时节本身就不利于人的生理…  相似文献   

14.
一成人仪式结束后,我就是一个大人了。掌管时间的是王老伯,他倍受族人尊重。小时候,我以为时间就是王老伯屋子里的那台高大的样子怪怪的黑东西,后来王老伯告诉我那叫时钟,是根据水的流量来计算时间的。他还告诉我,一天有12个时辰,并与钟上的12个从二到下排列的鸟头(这种传说中的怪物是会飞的)一一对应,而把365个天加到一起就组成一个年。  相似文献   

15.
正在山西运城永济市的东信昌村,一座存栏奶牛2 000头的标准化养殖场正崛地而起。这个养殖场的总规划者,就是"90后"小伙胡仁超。掌握专业技术胡仁超从小在父母的牛场长大,这样的成长经历让他对养牛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催生了在农村创业的梦想。2010年,胡仁超考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学专业,开始了他的"牛人生涯"。  相似文献   

16.
独自登顶     
在攀登珠峰之前,他无任何高山、冰雪经验,甚至连登山常用器材都叫不上名字,更从未攀登过任何一座雪山;他独自一人往返七次,把物资装备从一个营地运到另一个营地,他不声不响地以一种特别的方式登上了珠峰。人们对他所知甚少;他个子不高、瘦瘦的脸上留着一块块黑斑,那是高原上紫外线留给他的纪念。他就是本文的作者王天汉,这也是他从珠峰归来后,首次为媒体撰稿。  相似文献   

17.
正在宁夏吴忠市,有句传遍全城的顺口溜:"吴忠有个王兰花,身后跟着一群‘傻大妈’。"这句顺口溜说的就是吴忠市利通区金星镇王兰花热心小组党支部书记王兰花和她的伙伴们。"入行"16年来,"王兰花们"以"靠近我、温暖你"的精神将志愿服务和温暖关怀洒遍全城,志愿者也从7人发展到60 000多人,已然满城尽是"兰花"香。2021年6月29日,71岁的王兰花被中共中央授予"七一勋章"。她说,"兰花"要继续盛开,香沁宁夏川。  相似文献   

18.
<正>在南北卡罗来纳州,松树和橡木丛生的沙山森林里,生活着一种叫做猩红王蛇的无毒蛇。这种蛇在外表上会拟态该地区的一种有毒蛇类——珊瑚蛇。通过这种方法,猩红王蛇可以蒙骗它们的捕食者,比如红尾鹰。猩红王蛇身上的条纹和珊瑚蛇非常相似,人们还特意编了一个顺口溜来区分它们:"红配黑,请放心;红配黄,杀人狂。"但在20世纪60年代,珊瑚蛇在沙山地区永远地消失了。来自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教堂山分校的进化生物学家克里斯·阿科利和他的同事大卫·费宁,决定研究珊瑚蛇的消失是否会影响猩红王蛇身  相似文献   

19.
在中南美洲的热带低地地区,即从墨西哥东南部到阿根廷北部的原始热带雨林中,生活着一种世界上体形最大的鹰。它英武威猛,不仅是飞鸟之王,而且也是无可非议的飞鹰之王。森林中的哺乳动物和鸟类都非常怕它,猴子为了躲避它,有时会像牛顿头上的苹果一样,从37m高的树上垂直落下。它就是有"空中美洲豹"美誉的鸟中之王——哈佩雕。  相似文献   

20.
正古老而悠久的泥塑艺术发展到现在之所以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得益于我国各地民间泥塑艺人的坚守与传承,他们化腐朽为神奇,将黄泥巴抟练成艺术品,从而赋予泥土生命。俗话说"民间有高手",在记者看来贾银永就是这样一位扎根于民间艺术土壤的泥塑高手。步入泥塑行业十几年,为了儿时的情怀执着坚守,厚积而薄发,2018年因一组儿童打预防针的作品《下一个就是我》在网络上一夜爆红,此后他的工作室引得众多媒体和游客纷至沓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