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指出了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在翻译过程中,正确的理解是翻译中正确表达的基础,没有正确的理解,正确的表达就无从谈起.反过来,翻译没有正确的表达、正确的理解也是枉然,翻译也就不成其成翻译.翻译不是机械活动,也不是原文的简单复制,译者必须在理解和表达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2.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重新表达出来的活动。也就是说,用一种语言文字忠实地传达出另一种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这也是翻译的任务。翻译时,如果既能保存原文的结构和形式,忠实地表达出原文中所有的含义,又能尽量用中文的成语和最自然的字句,使译文变得非常流畅、通顺,这是最理想的了。但是世界上每种民族语言都有自己的习惯表达方法。一种语言和另一种语言之间,总有词汇或词组上的差异、结构上的差异等等。因此译者在从事翻译工作时,一定会遇到思想内容和表达形式之  相似文献   

3.
译事难,而译诗则更难。这似乎成为了译界的一种共识。因为一般翻译,只要译出原文的意思,语言通顺,即大致可以。但是诗歌翻译,除要译得忠实于原文外,还要求传达原文的风格,表现出原文的美感。  相似文献   

4.
翻译是英语学习中的难点。翻译是两种语言在信息量相等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互换。但是只将原文的内容正确地翻译过来还不够,因为译文是要给人看的,尤其是给说本族语的人看的,而英、汉两种语言在结构上大不一样,所以译文不仅要内容译得正确,还应用自己的本族语将它进行重新组装,这样人们才能接受。所以在做翻译前,应充分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区别。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两种语言在构词、词法和句法等方面各有自己的特点,虽有不少共同点,但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汉语可以说是一种“层进式”的语言,汉语中没有连词的复句较多,可把几个逻辑上有关系的独立句子拉到一起,用逗号  相似文献   

5.
翻译是利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译文必须忠实于原文,准确而完整地表达原文的内容和风格,语言规范。科技文献的翻译是传播和交流科学技术成果的有效方式,对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求概念清楚、逻辑正确、表达简洁。  相似文献   

6.
张丽 《科技信息》2010,(29):I0228-I0228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或语言变体的内容变为另一种语言或语言变体的内容的过程和结果。由于大部分的习语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有的意思一目了然、有的意思在外、有的有很多层的意思,翻译时必须根据上下问的具体要求来确定它的意义。王佐良先生说过:‘翻译工作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译者在翻译习语的时候不仅要忠实地传达原文的语言意义,还要准确地阐述原作的文化内涵。通过对两中语言文化的对比,尽可能的保持原文与译文的等效或等值,使得读者能够获得与原文如出一辙或大致相同的感受。  相似文献   

7.
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准确而完整地表达出来。近代翻译家严复说过,译者有三难:信、达、雅。所谓“信”,就是对原文忠实;“达”就是语言要通顺畅达;“雅”是指文字古雅。看来,翻译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活动,而是透过语言表层,了解其深层内涵,选用恰当的翻译方法,准确而灵活地再现原文。直译和意译是翻译史上很有代表性,概括性的两种翻译方法,其目的都是为了忠实地表达原作的思想内容,再现原作的艺术效果。1、直译法所谓“直译”,是指在译文中采用原作的表达法,句子结构与原文较相似,但也不排除在短语…  相似文献   

8.
翻译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交流及传递思想、文化、习俗等信息的一种重要文化活动。在两种语言的转换过程中,翻译又是一种创造性语言活动。翻译必须要忠实于原文,更重要的是能够运用基本理论解决翻译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9.
诗歌在任何国家都被认识是思维的最高表达形式,有其特定的语表达形式和语言特征。因此,诗歌的翻译不仅在语意上要忠实于原文,还要求传达原文的风格,表现原文的美感。许渊冲先生提出了诗歌翻译的"三美"原则,即"意美、音美、形美",对诗歌翻译提出了新的思维,指出了新的方法。本文简单介绍三美理论,并从三美角度对唐诗《江雪》的四种英译本做出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0.
理解是翻译的一个积极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翻译是一项双语活动,译文是两种语言和文化转化的结果,是译者思想和言语活动的产物。它不是对原文简单的翻版,而是一种审美过程,它包括理解和表达两个不同的方面。正确的理解原文对翻译作品具有重要的意义,是翻译的一个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11.
胡环 《科技信息》2009,(30):136-136
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另一种语言文字的语言活动。对于翻译标准,历来各说不一,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不能用一个标准适用于各种各样的翻译。而翻译文学作品更需谨慎,在综合运用各种翻译原则的基础上,至少要经过知识准备、剖析作品、语言转换、校译、定稿等阶段,才能准确表达原作的内容,再现原作的艺术形象,体现作家和作品的风格特色。  相似文献   

12.
翻译是转述,而不是创作。它是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另一种语言再现原文的过程。翻译时,如果既能保存原文的结构形式,忠实地表达出原文中所有的含义,又能尽量用中文的成语和最自然的表达方法,使译文变得非常流畅,通顺,那是最理想不过了。但是世界上每种民族语言都有自己的习惯表达方法。一种语言和另一种语言之间,总有词汇或  相似文献   

13.
文学翻译中的理解和表达均受语境的影响和制约。语境分析是正确翻译的基础。语境在理解原文时对选择词义、确定语意、对等文体等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要正确处理语境在翻译中的作用,其根本的条件就是对两种语言的扎实掌握和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4.
王蓓 《科技咨询导报》2010,(8):235-235,237
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所表达的感情忠实地重现出来。所以在翻译过程中,遵循怎样的原则才能淋漓尽致地表达出原文的意思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本文简述了翻译的原则,以便使译文更加符合原文的意义,尽量做到译文和原文的对等。  相似文献   

15.
从文化视点来说,翻译是跨文化的沟通,确切的说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动物词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及不同的翻译方法,是文化翻译理论要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本文试图通过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层面上的文化差异对比,探讨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及其翻译.  相似文献   

16.
一种语言里的某一个词或句子格式,译成另一种语言时,一般情况下可以用哪一个词或哪一个句子格式来表达,是存在着一定规律的。符合这些规律翻译的就正确;违反这些规律翻译的就错误。汉译藏也同样,一方面译文要和原文的意思完全相同,另一方面又要符合藏语的语法规范,要使这些句子和字眼是藏族人嘴里可以说得出来的。  相似文献   

17.
张宇琬 《科技信息》2012,(22):152-152
翻译不仅是语言交际活动也是思维决定语言的表达方式,语言表达方式是思维的具体表现形式。在一般翻译中,只要语言通顺,翻译出原文大致意思即可。但是汉英两种语言并非一一对照,所以在翻译中,既要忠实于原文,还要求传达原文的风格风貌,展现出原文的美感一直是翻译的一个难点。  相似文献   

18.
宋然然 《科技信息》2008,(29):167-167
翻译是一种语言使用活动,与人类的认知活动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同一文本的不同译文的对比,认为要保证译文的质量以及使读者能够准确读懂译文,必须对原文本所要表达的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作出正确的认识。同时也希望对翻译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英汉翻译中对原作比喻修辞格进行恰当的翻译,直接关系到原作风格神韵的完美再现。由于汉英两种语言有很大差异,因此我们在翻译时,要根据原文内容和形式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直译和意译这两种翻译方法。而选择直译还是意译的基础,关键在于喻体的翻译,在于读者对喻体的可接受度。如果原文中的喻体能够被译文的读者所接受,那么就可以选择直译;如果原文中的喻体不能被读者接受或完全接受,就需要灵活地采用其他手法进行翻译:或直译加意译,或对喻体进行适当的转换,或完全意译而舍弃原文比喻的形式。  相似文献   

20.
唐燕 《科技信息》2013,(12):170-170
什么是翻译?简单地说翻译就是把一种语言用另外一种语言表达出来,其本质是将两种语言所承载的信息进行等值互换。翻译涉及两种语言:源头语言(Original或Source language)和目的语言(译成的语言Target language)。翻译有直译、意译和音译。由于语言在词汇、语法、句子结构等方面的差异性,把源头语言机械地逐字逐句地转化成目的语言是不可能的,所以翻译又是再创作。而翻译又必须忠实于原文,讲究信达雅,将二者充分地结合起来就需要探讨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