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已能在体外将编码抗体的DNA进行处理,然后再导回到淋巴细胞系细胞中,这样可以产生遗传工程改造的抗体,这不仅是一个研究抗体相互作用的有用技术,它也能帮助我们去制造具有奇妙效应功能的重组抗体。  相似文献   

2.
正要了解基因编辑,首先得知道什么是基因。我们的身体,就像是一个由很多细胞组成的王国;而在每一个细胞里,又有很多携带着遗传信息的小纸条,它们就是DNA。在这个DNA上,有一些被称为基因的片段,它们决定了你有棕色的眼睛,黑色的头发,黄色的皮肤,也规定了你身上的每一种细胞分别负责干什么。可以说,  相似文献   

3.
机体防卫机构是怎样知道自己的细胞和外来物的区别的呢?免疫是脊椎动物在进化史中形成的最奥妙的分子识别系统,其代表就是抗体。抗体的非  相似文献   

4.
我们已经进入到解读"人之书"的一个新时代。这个时代最基本、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人类已开始从分子水平理解自身,但也极有可能在分子水平上给自身带来灾难。美国生物学家克雷格·文特尔新近宣布"世界上第一个人造细胞"诞生后所引发的社会震荡,又提供了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伦理实例。  相似文献   

5.
组装生命     
沙沙 《世界科学》2004,(8):22-23
世界各地实验室里为数不多的一些科学家正在计划做一件事,就是发现支持一个单一活细胞所需的基本基因,并将这个最小基因组“缝合”起来,然后按“开”键。 最小基因组 美国遗传学家克雷格·文特尔说:“我们将在认识生物学首要原理的基础上重建一个完整的基因  相似文献   

6.
完整植物和外植体一粒种子离开母体后随着信息重新建成具有与母体类似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一个完整植物。信息在胚里如何保持和如何表达,还了解得不很清楚。我们所知道的是由一个相当简单的受精卵,通过连续的有丝分裂,而且最先是不均等分裂,然后形成一个复杂而成熟的多细胞有机体。我们现在面对着一个具有功能特化、结构协调有一定模式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的集合体,它们具有活着的有机体所特有的特征:它们的各个细胞,通过有内在联系的网络系统,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固定的,这个网络系统,由各个基本粒子、分子、原子和大分子联结在一起,组成复杂的有机体。这个整体的任何部分发生变化,导致组成部分的不同排列以及在这个内在相互联系的网络系统中出现新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我们知道,婴儿通过母乳获得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维生素、消化酶、激素和抗体.母乳能增强婴儿的免疫力,促进婴儿的身体发育.除此之外,它还能有哪些实际功效呢? 2012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通过了"人体微生物"国际合作5年计划,其意义在于拯救存在于人体器官内的所有微生物.该计划指出,我们人体器官的每一个细胞都存在着10个细菌细胞——或有益的,或相对有害的,这些细菌分布在人体的皮肤、口腔、鼻咽、胃肠和其他器官.它们不是单纯地陪伴着我们,而是积极地参与人体物质的交换.研究证实,对于新生儿来说,维护菌群平衡的主要物质就是母乳.  相似文献   

8.
1975年,科勒(Khler)和米尔斯坦(Milstein)证明,小鼠骨髓瘤细胞和用羊红细胞事先免疫过的小鼠脾细胞经过融合,可以从中获得分泌抗羊红细胞同源抗体的杂交体。这种杂交细胞可以在体外连续培养并产生大量的同源抗体。因为这个技术的基本环节在于淋巴细胞之间的融合,故称为“淋巴细胞杂交瘤技  相似文献   

9.
他用了“四瓶化学物质”为他们的“人造细胞”设计了染色体。然后把这个基因信息植入另一个修改过的细菌细胞中,这个由合成基因组控制的细胞具有自行复制的能力——这就是人类成功制造的第一个“合成”生命,取名为:“辛西娅”。  相似文献   

10.
当两个人互相吸引,据说是化学使他们之间融合。这个浪漫的观念与真相并不遥远,我们自身就是一个化学工厂,并不只是被化学物质包围着:人体的99%是由氧、碳、氢、氮、钙和磷组成。这些元素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奇妙的多样性的分子结构,形成我们的身体,让我们呼吸、吃、运动和思考——简而言之,就是生活。  相似文献   

11.
正通过揭示动物可对自身组织产生免疫应答这一现象,这位医生兼科学家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科学领域。科学总是充满那些后来被证明是错误的想法。直到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都普遍持有"人体无法针对自身产生抗体"这一观点。这个被称为"恐怖的自体毒性",又被称为"自体毒性威胁"的假说(机体出于对自我毁灭的恐惧,会运用多种特定的方式清理掉免疫系统针对自身产生的、会伤害自身细胞的抗体,从而防止免疫系统伤害生物体本身)是由德国医生、科学家保罗·埃尔利希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一个新的千年,一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这个时代将是我们青年人的天下,是一个以知识为本的“知本主义”时代。它不仅仅是以土地或资本来代表财富,而主要是看谁的知识广博,谁就是这个世  相似文献   

13.
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前辈就开始巡山问法,提炼丹药,为的就是长生不老,返老还童。曾经,我们以自己有限的知识天真地以为“返老还童”不过是无稽之谈,十分荒谬。然而如今,科学家对组成我们身体的细胞进行研究,发现可以人工调控这些细胞,让它们“返老还童”。用科学的术语来说,就是可以让这些发育成熟的细胞重新回到胚胎时期的多能干细胞阶段,这个过程也被称为“为细胞重新编程”。来自英国和日本的两位科学家采用不同的办法,让细胞“再次年青”,并因此共同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也许,人类离“返老还童”真的不远了!  相似文献   

14.
分子免疫学从免疫化学发展而来,是现代免疫学的一个新分支。免疫化学主要研究抗原和抗体及其相互作用,范围仅限于体液免疫方面。抗体是免疫反应的关键分子,它一身而二任,具有识别抗原和发生效应(固定补体、结合细胞等)两类功能。抗原抗体反应的最显著特点是高度专一性。抗体分子如何识别成千上万结构不同的抗原,如何完成对抗原或靶细胞的效应功能?抗体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15.
<正>返老还童,是我们人类长期以来就有的梦想。但遗憾的是,人类至今没有找到返老还童的方法。然而,科学家对组成我们身体的细胞进行研究,发现可以人工调控这些细胞,让它们"返老还童"。用科学的术语来解释细胞的返老还童现象,就是让那些发育成熟的细胞重新回到胚胎时期的多能干细胞阶段,这个过程也称为"为细胞重新编程"。来自英国的科学家约翰·戈登和来自日本的科学家山中伸弥采用不同的办法,达到了相同的效果,因此共同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  相似文献   

16.
杂交瘤细胞     
杂交瘤细胞(hybridoma cells)是由正常的抗体形成细胞(AFC)与骨髓瘤细胞融合而成。它们一方面保留了正常细胞合成、分泌抗体的  相似文献   

17.
人的饥饿感是如何产生的?这个问题生理学家已经研究了一个多世纪。有人会说,饥饿不就是因为缺少食物吗?可是,我们要了解的是,在我们感到饥肠辘辘时,我们的机体内究竟发生了些什么变化?  相似文献   

18.
嗜热生命     
你能想像你在滚烫的沸水中游泳吗?当然不可能,绝大多数生命都不可能,在这样的温度中构成我们生命躯体的细胞很快就会分崩离析而不复存在,但是大自然的魅力之一就是往往有超越人们想像的奇迹存在,就在我们的地球上,就在我们的身边,一些生命却在那些我们认为是地狱的高温环境中愉快地生活着,这里是它们生息繁衍的天堂,离开这个天堂迎接它们的将是死亡,它们就是越来越引起人类关注的嗜热生命.  相似文献   

19.
干细胞和癌细胞是细胞众多状态中的一部分,这个事实说明干细胞不会处于所有癌症的中心,但会是癌症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更多的生物实验研究和医学临床观察也充分支持这个结论.干细胞与癌症的关系是关于细胞形态维持与转化——生物的中心问题之一.通过分析干细胞和癌症在3种层次-现象、分子生物标志、系统生物机理-中的关系,21世纪内发展起来的内源性网络理论可以作为一个全新的、综合性的思考平台.它能定量地刻画细胞状态的稳定性和相互转化的动态路径,把遗传和表观遗传现象的描述统一在同一个理论中,能更好地理解目前对这个问题研究的热潮下的生物学意义并能在理论和计算上帮助它向前推进.所有这些进展都指向一个可能:革命性的突破就在我们眼前.  相似文献   

20.
生命世界千差万别,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内还有一种重要的成分叫线粒体,其功能主要是给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如果说细胞是人体的“化工厂”,那么线粒体就是细胞的“发电站”,而自由基也出自这个“发电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