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该文用均匀设计的方法,在微乳液体系中(叶温/n-正丁醇/n-正已烷/水)通过对Zn(Ⅱ)-H2Dz的光度分析,得到最佳增敏条件。结果表明,与水体系比较,该微乳液体系有较好的增敏作用,测定条件更为宽容,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技术,合成出涂料用聚苯乙烯~丙烯酸/聚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PS-AA/PnBA-AA)乳胶互穿网络聚合物(LIPN)复合乳液。用扫描电镜(SEM)、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动态粘弹仪(DMS)、最低成膜温度(MFT)、抗张强度、耐紫外线辐照、耐候性和耐溶剂性进行表征;并对比了同组成的LIPN、核壳;共混、和共聚四种聚合物乳液的性能。结果表明,LIPN复合乳液聚合物为多相体系,其性能不同于相应的无规共聚物乳液,也有别于共混聚合物乳液和核壳复合乳液,是一种耐候性优良的建筑外墙涂料用基料。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氘代氯仿中N-丁基马来酰亚胺(NBMI和苯乙烯(St)的络合性能,以十二烷基硫酸钠和正戊醇为复合乳化剂,配制了含有NBMI和St的O/W微乳液。用过硫酸钾引发该体系进行微乳液共聚合,考察了聚合温度、单体配比对共聚合的影响,并对共聚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丁基马来酰亚胺/苯乙烯微乳液共聚合是按照自由-络合机理进行的,在共聚合过程中,既有自由单体参与,又有电荷转移络合物(CTC)参与。  相似文献   

4.
梯度乳液聚合制备核壳结构丙烯酸酯乳液——性能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梯度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引入半连续单体滴加工艺和亲水性功能单体,制备了零VOC乳胶涂料专用的具有较高玻璃化温度(tg)、较低最低成膜温度(MFT)的核/壳结构的纯丙烯酸酯乳液.用差热扫描(DSC)测定了纯丙烯酸酯乳液的tg,用透射电镜(TEM)测定了乳胶粒子形态,用粒度仪测定了乳液的粒径大小及其分布.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梯度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制备的丙烯酸酯乳液为典型的核壳结构.  相似文献   

5.
以多重乳状液相对体积为衡量标准,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分别探讨了第一相中复合乳化剂HLB值以及复合乳化剂质量分数对共轭亚油酸W/O/W多重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紫外分光光度法测量了共轭亚油酸在多重乳液中的稳定性.第一相中复合乳化剂含量为9%、HLB值为7.3,外水相中EL40占4%时,多重乳液相对体积达到91%;对比实验发现共轭亚油酸在多重乳液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在生乳液体系中合成滴路丁的实验表明,在不增加反应物量的情况下,产品收率从无微乳液体系的67%提高至82%左右。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聚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聚苯乙烯-丙烯酸(PnBA-AA/PS-AA)乳胶互穿聚合物网络(LIPN),合成工艺和动力学。讨论了不同乳化剂种类、乳化剂总用量、混合乳剂配比、加料方式、单体组成比、交联剂用量、丙烯酸用量对LIPN乳液聚合稳定性、乳液的化学稳定性和乳液性能的影响。用化学法测定了LIPN生成反映的转化率-时间曲线;并计算出相应,聚合速率-转化率曲线。结果表明,用一定配比的MS-1和OP-10混合乳剂,适宜的丙烯酸、交联剂用量和单体组成比,用滴加法加入壳层组分,可获得涂料用耐候性好、抗污性强的LIPN复合乳液。动力学曲线表明,LIPN的生成反应有自身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用KOH皂化油酸/ROH/煤油体系微乳液的物理化学性质及相区变化,测定了微乳液的电导率、吸光度、粘度以及溶水量,发现该体系电导率和粘度的变化都较小.此外,还研究了IR谱  相似文献   

9.
梯度乳液聚合制备核壳结构丙烯酸酯乳液——合成工艺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采用梯度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引入半连续单体滴加工艺和亲水性功能单体,制备了零VOC乳胶涂料专用的具有较高玻璃化温度(tg)、较低最低成膜温度(tMF)的核/壳结构的纯丙烯酸酯乳液.讨论了合成工艺、乳化剂种类和用量、亲水性功能单体及各阶段单体用量等因素对乳液结构及tMF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梯度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和引入亲水性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羟丙酯(HPMA)可有效地降低丙烯酸乳液的tMF(tMF<3℃),提高乳液的冻融稳定性和钙离子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以O/W非离子型微乳液Triton X-100/N-C5H11OH/n-C9H20/H2O为介质,进行Zn-5-Br-PADAP的光度法测定,结果表明,与以相同含量的TritonX-100胶束体系的测定比较,灵敏度增加。显色剂5-Br-PADAP在微乳液中有较高的分配系数和较低的平均有效介电常数,这说明微乳液对显色剂5-Br-PADAP有更大的增溶量和较低的极性,因此微乳液比胶束的增敏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1.
微乳液法制备超细金属银粉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在微乳液中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制备超细银粉的方法.用H2O2作还原剂 ,在碱性条件下采用不同乳化剂,可得到不同粒径的超细银粉.经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表明,在聚乙烯醇(PVA)作乳化剂的乳液体系,得到银粉粒径为6~15 μm; 而在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OP)作乳化剂的微乳液中,可得到10~20 nm的超细银粉.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目前存在的微乳液制备方法、微观结构模型和形成理论,以及它在制备纳米复合材料方面的应用,并对微乳液法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影响因素及控制机理以及表征方法进行了归纳与总结.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用不同浓度的NaOH、NH3.H2O和Na2CO3皂化P204煤油体系的相区变化,讨论了皂化P204有机相形成微乳液的结构特点和萃取钒(Ⅳ)的机理以及萃取效率,并研究了皂化有机相和萃取V(Ⅳ)后有机相的红外光谱.  相似文献   

14.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醚二元醇(N210)、丙烯酸羟丙酯(HP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为主要原料,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法合成了聚氨酯-丙烯酸酯-苯乙烯(WPUAS)复合乳液;通过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NCO与OH总摩尔比、WPU与MMA与ST质量比、HPA用量对乳液粒径、储存稳定性及固化膜硬度、吸水率等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功能性单体,通过乳液共聚合,合成了一种新型水乳型地毯粘合剂,介绍了该粘合剂的制备方法等。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固化油气井的混凝土,存在气体通道,导致其渗透性增高,功能下降。采用高弹体聚合物乳液加入水泥浆体中,可以生成无连通气孔混凝土。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以表面活性剂SDS为晶型控制剂,正辛烷为油相,正戊醇为助表面活性剂,把硫酸配制成微乳液,与氯化钙溶液进行反应,在微波加热条件下快速合成β 半水硫酸钙,并探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浓度、SDS用量、搅拌速率对产物相态及形貌的影响使用TG DSC、XRD、SEM、FT IR仪器对部分样品进行表征,初步探讨了β 半水硫酸钙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增加反应时间、反应温度、SDS用量可促使二水硫酸钙转化为β 半水硫酸钙,样品形貌多为长棒状,尺寸较大,且存在颗粒状物质,可能为未转化的二水硫酸钙,同时增大SDS用量使硫酸钙长径比减小.  相似文献   

18.
以SDS为乳化剂 ,配制了SDS/NBMI/H2 O三组分O/W微乳液 .用过硫酸钾引发该体系进行聚合 ,记录聚合速率随转化率的变化 ,研究了聚合动力学 ,并探讨了微乳液聚合机理  相似文献   

19.
蜡乳液的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蜡乳液的制备及其影响因素,乳化剂的选择、用量、加入方式、乳化温度与时间、搅拌速度等.确定了制备蜡乳液的最佳工艺条件,并阐述了蜡乳液在皮革、纺织、汽车、人造板、造纸等工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叙述了使用滴加预乳液方法制得的丙酸及其酯系列共聚物,即地毯粘合剂具有优良的性能,选择了最佳工艺,包括单体、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的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