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虹 《甘肃科技》2001,17(2):36-36
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爱尔维修认为: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帮助孩子成功不应该只是家庭、社会和学校对孩子的一种期望,更应该是一种责任.孩子的成功既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又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为此,本文提出了帮助孩子成功的九大要素,以供所有希望孩子成功的人们参考.  相似文献   

2.
虽然家长们都知道孩子今后的独立生活不可缺少自理能力,但是因为家里只有一个孩子而不知该怎么对孩子好,恨不得把孩子所有的事情都帮做了,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表达对孩子的爱。因而忘记了自己的教育责任——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事实上,让孩子从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来做,不依赖他人,这既是孩子成长的需要,也是民主、平等、和谐家庭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张寒秋 《科技信息》2012,(24):69-70
家庭,对孩子来说是安全的代名词,是快乐之源,是认识世界的起点。父母,是孩子第一个感知的人,也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对孩子性格的形成、人格的塑造,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而在社会组织中大量存在单亲家庭,且数量呈上升趋势,其家庭结构残缺和不完整,导致了家庭教育功能发生障碍,限制了教育功能的发挥,从而成为诸多孩子个性心理不健全以至发生畸变的根源,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其目的和意义,就是让家庭、学校乃至社会共同关注、关心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4.
赏识教育是一种重视生命的教育,其全部内涵就是只有对孩子赏识才能使孩子成功。赏识教育关注孩子的生命本身而不是其他(比如分数、名次),它欣赏孩子的生命,尊重孩子的生命。赏识教育的理念要求我们教育者要做到:教育失败要从教育者自身找原因;对孩子要多表扬、鼓励,少责备、批评;多和孩子沟通交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相似文献   

5.
犹太人的孩子在和其他孩子享有同等学校教育的条件下,总能脱颖而出以及巨人的出现多如繁星的事实,无不说明犹太人的教育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从根本上说,这种成功源自于犹太人的教育观念。犹太人崇尚知识、崇尚思考、崇尚智慧。他们把知识、思考和智慧上升到信仰的高度并且孜孜不倦地追求。儿童哲学是一门新兴的儿童教育课程,旨在开启儿童思考的大门,帮助儿童热爱知识,热爱思考,热爱智慧。  相似文献   

6.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人品学问,自幼奠基。孩子成为栋梁之材还是平庸之辈,不是取决于天禀,而是取决于后来的教育。每一位家长,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王侯将相”,为国家未来计,民族未来计,家庭未来计,都应该高度重视对孩子的培养教育。而且从孩子一出生起,就应该精心培育。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好比幼苗,  相似文献   

7.
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应该是尽可能把教育意图隐藏起来,淡化教育痕迹,方法不拘一格,以取得实效为标准。安排孩子教育时间有以下几种做法: 一、教育安排在自然接触中。家庭生活是极其丰富的,父母和孩子接触的时间较多,利用这种自然接触,进行巧妙的教育,往往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如茶  相似文献   

8.
虽然家长们都知道孩子今后的独立生活不可缺少自理能力,但是因为家里只有一个孩子而不知该怎么对孩子好,恨不得把孩子所有的事情都帮做了,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表达对孩子的爱.因而忘记了自己的教育责任--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事实上,让孩子从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来做,不依赖他人,这既是孩子成长的需要,也是民主、平等、和谐家庭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学生安全是全社会安全工作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学生能否安全、健康地成长,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稳定。传授孩子们自我保护的意识和本领,是未成年人保护体系中最可付诸实践的行动。我们常说教育是基本民生,事关孩子的素质和未来,那么,直接关系到孩子生命的安全教育,则无疑分量更重。安全教育是投入很小、难度很低,却能获得巨大回报的教育,学校、家庭,甚至是全社会都应该为之努力。  相似文献   

10.
人们常说: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而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每个孩子都生长在家庭里,家庭是孩子的摇篮。家庭教育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因此,父母的自律和身教,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重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品德教育、劳动教育、智育开发以及怎样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如何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和方法,提高家长自身素质,将直接关系着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家庭、学校应该是孩子愉快成长的乐园,使孩子的眼神越来越有智慧之光.赏识教育使孩子觉醒、快乐、成功,最终得到心灵的回归、精神的解放.  相似文献   

12.
WWJJ 《世界博览》2010,(21):2-2
但凡是家中有了几个钱,比如做了些小生意的、投资成功的、是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的人,都会谈起移民的话题。仿佛你手中有了余钱,又非房奴孩奴,就应该好好打算打算把自己弄出国去。据说即使不是为自己,也为了孩子的教育和未来着想。  相似文献   

13.
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家庭中,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是子女模仿的榜样,并将直接影响孩子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习俗好恶、道德品质和社会公德的形成,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奠基作用。一、努力提高家长的文化素养家长应该通过不断地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面对教育子女中出现的各种难题,家长要有耐心、决心和教育机智,能创造性地采取恰当的措施,坚持不懈地去寻求较好的教育策略,而不应追赶社会潮流,盲目随从。  相似文献   

14.
当父母什么都有的时候,突然发现孩子没有教育好而走上了斜路,马上有种全军覆没的感觉。有记者调查,在贪污犯罪的一些中老年干部中,他们犯罪的动机竟然是为了孩子。原来,他们忙于事业,疏忽了对孩子的教育,末了,总觉得自己亏欠孩子,试图通过物质形式来弥补自己对孩子教育的失败。这种做法是不会有好结果的。也许你是一位非常优秀的领导,能管理好上百万人的城市;也许你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商人,能每年创造利润千百万;也许你是一位非常杰出的教师,你已桃李遍天下;但是,如果你的孩子教育不成功,就不算真正的成功。孩子是你的,更是国家的!孩子的好坏…  相似文献   

15.
心理学家塞西莉亚·冈萨雷斯说:“我们所有人都是有进取心的,问题是这种天生的能力在有的环境里得到发展,在有的环境里被窒息。”她说:环境宽松的家庭会给孩子尝试和研究各种规则的机会,这样的家庭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进取心,挖掘孩子的潜能。相反,如果孩子在一个死板的家庭里成长,没有这种机会,他的活动和发展将会受到限制。 因材施教应该对孩子进行仔细观察,以发现他有哪些能力、天分和兴趣爱好。然后,鼓励他通过书籍、游戏和其他 培植基础活动来培养这些素质。如果你承认孩子所取得的成功并积极评价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农村家庭教育缺失的原因及表现是多方面的,如家长过度溺爱孩子,使孩子养成了不良学习习惯;家长只顾自己,不管孩子;家庭不和睦,使孩子精神压力大;家长重男轻女,不重视女孩的学习;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不融洽,不能有效地进行沟通;家庭经济条件对孩子的学习也有一定的影响;家长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家庭缺少教育氛围和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通过分析家庭教育缺失的原因,发现家庭教育的缺失对中学生心理及学习产生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对子女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如今,在教育中,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联系愈加紧密。学校教育需要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加强家庭与学校的合作,统一整合对孩子的教育影响,才能保证良好的教育效果。家庭方面,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了解掌握孩子情况,主动了解学校教育,积极学习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学校方面,要做好与家庭方面的联系,促进家校沟通,办好家长学校,搞好家长资料中心,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青春期教育前不久,上海市教育工作者就家庭青春期教育状况作了一次专题调查。调查显示,上海市逾九成的家长对孩子提出的性问题不知所措。事实上,青春期教育在我国的家庭教育中几乎成了空白点。应急教育应急教育未成年人是最容易受到侵害的社会群体。碰到紧急情况如何应对?这正成为当今家长不可回避的问题。新闻教育看新闻,说新闻,不仅可以拓宽孩子们的知识面,而且可通过传递新闻、评论新闻,锻炼孩子的口才和敏锐的观察力。可是为数不少的父母却认为:孩子嘛,两耳不闻窗外事,埋头功课才是正经事。如此不少孩子成为死读书、读死书的…  相似文献   

19.
张淑芳 《科技信息》2010,(3):211-211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可以说孩子的身体发育、知识的增长、智能的培养,尤其是品德的陶冶、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的形成等等都是首先在“家庭”中获得熏陶与启迪。此外,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具有长期性、持久性,一个孩子从出生到步入社会前,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甚至走向社会后仍然离不开家庭的影响,家庭对孩子的影响终身受益。文章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任国胜 《奇闻怪事》2009,(12):31-33
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赏识。”赏识,是指充分认识到人的积极因素,并加以肯定与赞赏。赏识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赏识可以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尊重孩子,相信孩子,鼓励孩子,可以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懦弱心理,树立自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