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王军 《太原科技》2003,(5):54-55
论述了数据库事务锁的内在机制,根据死锁的特征,提出了防止锁和手工加锁的基本方法,为诸多行业的数据库锁操作提供了科学依据,以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并发控制中典型的更新型事务的深入分析,提出了一个新的三阶段更新锁方案,使得更新事务在读数据阶段可以与只读事务并行执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并发控制的处理能力。实验结果显示,在大规模事务调度中,三阶段更新锁在性能上优于传统的两阶段更新锁。  相似文献   

3.
讨论了解决实时与非实时事务冲突的2级并发控制策略,分析了依次序共享2段锁协议和嵌套事务封锁协议,给出了RTDBS中以控制嵌套实时事务并发执行的RC 2PL-OS协议。  相似文献   

4.
给出了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的一种并发机制——基于2PL的多粒度锁封锁技术。在协议中,锁的粒度划分到对象的属性级,提高了事务的并行性,减少了由于锁增加引起的死锁现象。  相似文献   

5.
面向对象数据库中并发控制机制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的一种并发控制机制-OO-Locking,分析了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中事务模型的两个方面:操作和对象,并利用事务的操作和操作对象对语义来提高并发度,讨论了复杂对象和多继承类层次上的封锁技术,提出了三种锁:类锁、对象锁和条件锁,较好地描述了操作之间的冲突性和可交换性。部分技术已用于CIMS环境下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FOODB2.0的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SQL数据库中并发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数据库中并发控制的研究,介绍了SQL数据库中锁机制的种类和事务间的隔离级别,并结合实际阐述了怎样利用锁和事务隔离级别解决多用户并发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事务并发访问数据库的过程中,锁是数据完整性和一致性的重要保证.通过对SQL Server 2000数据库锁机制的研究,介绍了SQL Server 2000数据库锁的概念、粒度和保持以及锁的模式和相容性.对死锁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策略;分析了实际应用中用户自定义锁定问题,给出一些相关的解决实例.  相似文献   

8.
数据库系统并发控制的扩展有色Petri网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加锁与可串行化是并发控制中采取的2个主要措施.两段锁协议(two-phase locking protocol,简称2PL)是解决可串行化调度较好的方法之一,但满足可串行化的调度可能会出现死锁.为此建立了多个事务并发访问数据库的扩展有色Petri网模型,该模型可使并发事务的调度符合两段锁协议.利用该模型的可达标识图,给出了判断满足两段锁协议的调度是否死锁的充分必要条件,并由此构造出并发事务的无死锁的可串行化调度.  相似文献   

9.
数据库应用中出现的长事务严重降低了系统性能,一些研究者提出利用事务的语义信息对事务进行分解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由于分解本身的需要满足一些特性,使得一些长事务无法分解。本文在事务分解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对象的语义信息来提高事务的并发度的方法,给出基于语义的正确性标准和一种基于有向图的正确性判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
探讨并行规则事务对于共享数据对象的锁继承和锁剥夺关系 ,提出一个并发控制算法 ,并基于层次可串行性标准证明算法的正确性 .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实时主动数据库系统实时多版本两阶段封锁并发控制协议(RTMV2PL). 该协议将多版本并发控制的优点和两阶段封锁并发控制机制优点结合起来. 多版本两阶段封锁机制消除了只读事务和更新事务的冲突, 只读事物从不重启动. 对实时主动数据库系统的事务优先级重新定义. 通过模拟仿真与传统的HP2PL和OCC-TI-WAIT-50协议进行比较. 研究结果表明, 并发控制协议不但能有效地降低事务的重启动率和延误截止时间率, 而且提高只读事物的响应时间. 当事务触发率高, 导致系统负载高时, 它的性能仍比其他协议的性能好.  相似文献   

12.
一种实时数据库系统的多版本两段锁的并发控制协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讨论了与并发控制有关的实时数据和实时事务的各种特征以及分类,主要包括:实时数据对象可分为映像对象、导出对象和不变对象;实时事务按功能分类可分为数据接收事务、数据处理事务和控制事务;数据接收事务和控制事务是硬实时事务,是不能等待和阻塞的.然后,根据这些特点对传统数据库系统的多版本并发控制机制进行了扩展,提出了实时数据库系统的多版本两段锁及多版本带夭折两段锁协议,且证明了两者都是冲突可串行化的.前者对于只读事务是没有延迟的,对于硬实时事务的延迟也很小;后者对硬实时事务不产生任何延迟,这两个协议都能较好地保证实时事务和实时数据的定时限制.  相似文献   

13.
本文定义了一种描述分布式数据系统并发事务行为的操作模型,以此为基础讨论了并发事务的调度,并享模式的Locking机制,死锁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适用于移动实时数据库环境下基于优先级的多版本两阶段锁并发控制协议,它结合多版本并发控制机制和两阶段锁机制的优点,引入优先级概念对事务进行优先级别的划分,分情况进行考虑.通过仿真实验模拟,对该协议进行了性能测试,并与其他协议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协议的性能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通过将事务划分为不同的数据字典事务类型,分别采用不同的事务并发控制策略的并发控制技术。减少了事务因为对数据字典进行操作而需要进行全网络封锁的概率。在ARTs-CS原型系统上实现了该并发控制技术。模拟实现表明,并发控制技术能有效地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液性塑料轴系销定装置的锁紧机理出发,分析了在温度变化的情况下造成其锁紧力矩不稳定的各影响因素,针对该锁定装置的这一缺陷,作者从液性塑料的组成成分、装置的结构及材料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法及措施,从而满足了其锁紧力矩的稳定要求,并通过实验证实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传统延时锁相环(DLL)结构在宽频率锁定范围中的无法锁定和谐波锁定问题,在传统DLL结构中加入启动控制电路,使DLL在上电阶段把环路滤波电容上的电压充电至电源电压,从而使压控延时线的初始延时在上电后达到最小,并且小于输入参考信号的1个周期.设计了带开关控制的鉴相器,将DLL的锁定过程分为粗调和微调两个阶段,压控延时线的延时在粗调阶段只能逐渐增大,在微调阶段微调,直到延时为输入参考信号的1个周期,从而克服了无法锁定以及谐波锁定的问题,而且减小了DLL的锁定时间.采用GSMC 0.13μm1P7MCMOS工艺设计、1.2 V的电源电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DLL工作频率范围为300~500MHz,功耗小于3mW.  相似文献   

18.
在移动计算环境中,断连后,移动客户机根据缓存的数据在本地执行事务,重新连接后,移动客户机中的事务作为暂态事务提交给固定主机重新执行.如果移动客户机与固定主机的读/写、写/写冲突机率很高,则暂态事务在固定主机上成功提交的概率就很低,大量的暂态事务就会夭折,这将浪费大量的服务器资源和通信资源,从而降低整个系统的性能.为了提高暂态事务重提交的成功概率,本文提出按概率提交暂态事务的方法.该方法在冲突频率非常高的场合,能够节省移动客户机的传送开销,减轻固定主机的负担,提高事务的吞吐量.  相似文献   

19.
VF数据库可以在网上由多个用户同时使用,当网上的多台计算机对主机数据库中的表进行操作时,为了防止多个用户同时修改一个表或一个记录而引起数据错误,VF提供了多用户共享数据库的访问技术,在此分别讨论数据库的自动锁定、人工锁定、数据缓冲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