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软交换技术在企业网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交换是下一代网络 ( NGN)的核心技术 ,软交换技术不仅可以融合数据、语音、传真和视频等多种综合业务 ,还可以将各种异构网络融合在一起 .最重要的是它提供了开放的业务应用接口 API,直接体现了网络融合 ,业务融合的思想 .本文在分析软交换技术特点的基础上对其在企业网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浅谈NGN技术     
NGN作为通信网络建设的下一代技术,是近年来通信业关注的焦点。介绍了NGN的产生背景和概念,提出NGN的核心技术和业务,分析探讨了NGN的商业模型和业务模式。  相似文献   

3.
软交换是NGN的控制功能实体,为NGN提供具有实时性要求的业务的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功能,是NGN呼叫与控制的核心。软交换设备位于控制层,提供多种业务的连接控制、路由、网络资源管理、计费、认证等功能。软交换设备与各种媒体网关、终端、应用服务器、其它软交换设备间采用标准协议相互通信。软交换是网络演进以及下一代分组网络(NGN)核心技术之一,它独立于传送网络。  相似文献   

4.
刘畅  郝向阳 《科技信息》2009,(17):44-44
作为NGN网络的核心技术,软交换的发展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下一代网络的控制功能模块,软交换为下一代网络(NGN)具有实时性要求的业务提供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5.
NGN新一代网络是以软交换为核心,采用开放、标准化体系结构提供话音、视频、数据等多种媒体业务服务的下一代网络[4].NGN是电信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通过优化网络结构,不但实现了网络的融合,更重要的是实现了业务的融合,使得分组交换网络能够继承原有电路交换网络中已有的业务功能,同时还可以在全网范围内快速提供原有网络难以提供的新型业务功能.它的出现标志着新一代电信网络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6.
随着IP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电信网络提供业务要求的日益增加.电信从承载单一业务的独立网络向多种业务的统一的方向演进。在这一发展需求背景下.基于软交换技术的NGN网络应运而生。文章首先概述了下一代网络(NGN)的技术特点以及其业务特征.并在对其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NGN软交换和开放性业务体系。  相似文献   

7.
陈莹磊 《科技信息》2011,(25):I0081-I0082
如今软交换技术作为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技术已经为越来越多的运营商所重视。本文主要分两部分逐步介绍上海NGN网络的发展现状以及软交换应用维护实例。NGN在功能上可划分为四个开放的网络层次:接入和传输层、媒体传送层、控制层、网络业务层。2006年底,上海电信在网络智能化工作的基础上,采用软交换汇接层SS/TG+SHLR方案,全面推广网络智能化工作,通过列出三个应用实例,进一步证明了软交换技术的先进性在NGN网络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曾庆安 《甘肃科技》2007,23(1):82-84
文章着重介绍了NGN的概念、技术原理,基于NGN的下一代通信业务的基本特征,最后介绍了NGN网络发展策略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软交换是下一代通信网NGN的核心技术,必将成为下一代通信的发展方向。文章介绍了软交换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网络优势,简单分析了NGN软交换通信网容灾方案。  相似文献   

10.
刘君  尹松 《科技信息》2010,(19):112-113
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即下一代网络,它提供包括电信业务在内的多种业务,能够利用多种带宽和具有QoS能力的传送技术,实现业务功能与底层传送技术的分离;它允许用户对不同业务提供商网络的自由接入,并支持通用移动性,实现用户对业务使用的一致性和统一性。兖矿集团信息网优化采用了华为公司提供的NGN整套解决方案并获得了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1.
软交换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以电话业务为基础的电路交换网络很难快捷、灵活地提供丰富的业务,采用软交换技术的方法实现传统的电话网络、Internet、无线网络等的互联互通,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这些服务包括:语音、传真、视频、数据以及未来新型的业务。提出了软交换技术的特征、设计了软交换的网络体系结构、以及软交换技术在不同领域应用方法,提高了交换效率,改进了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12.
将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合并在一起进而演进成NGN,即支持在同一个高性能网络平台上运行同一协议族的语音、数据、视频等各种综合业务,既有Internet的灵活性,又能为语音等实时业务和重要数据提供质量保证NGN,这一结合多种网络优势和特点的全新的网络体系结构已经成为国内外电信运营商及制造商关注的重点,并已经在逐步构建.本文主要研究了NGN的体系结构,核心技术软交换,以及NGN提供的电信业务,并对NGN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NGN和软交换的概念,根据"中国软交换设备总体技术要求",提出了基于H.248协议的IP用户媒体网关的一种设计模型,对系统进行了仿真,并说明了各个模块的功能和实现以及用户媒体网关之间语音数据处理流程·最后,分析了系统实现的难点与关键技术·应用这种设计模型,可以保护已有PSTN网的巨额投资,解决了现有各种类型用户顺利接入NGN问题,实现其原有的基本业务和各种增值业务,进而使PSTN网平滑过渡到下一代网络·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下一代网络(NGN)各种技术的遥步发展,如何在NGN中使用户不受干扰地享受各种业务将成为未来应用的热点,目前研究的上下史感知(context—aware)技术正好可以实现这个目的,因此,设计一种协议来实现各种基于context的自适应业务是至关重要的。考虑到SIP协议灵活且易于扩展,结合当前一些广泛应用的context—awsre业务,提出了一个基于SIP扩展的CASIP。通过对context的研究,引入context服务器,给出了增强的网络架构,详细阐述了基于CASIP协议的上下文感知业务的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下一代网络(NGN)各种技术的逐步发展,如何在NGN中使用户不受干扰地享受各种业务将成为未 来应用的热点,目前研究的上下文感知(context-aware)技术正好可以实现这个目的,因此,设计一种协议来实现各 种基于context的自适应业务是至关重要的。考虑到SIP协议灵活且易于扩展,结合当前一些广泛应用的CASIP 业务,提出了一个基于SIP扩展的CASIP通过对context的研究,引入context服务器,给出了增强的网络 架构,详细阐述了基于CASIP协议的上下文感知业务的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16.
家庭网关是下一代互联网延伸到家庭网络的枢纽。本文分析了IPv6对家庭网络中各信息设备的支持特性,提出将IPv6应用于家庭网络中各设备之间的互连和管理的构想,探讨了基于IPv6的家庭网关的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17.
面向用户的NGN是一种综合、开放的网络构架,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与各种业务网络之间的融合.该网络存在安全威胁和脆弱性,因此建立了面向用户的安全体系,并对使用的SIP协议进行了安全设计.  相似文献   

18.
基于MPLS下一代网络的QoS机制的实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解决下一代网络的一个关键技术--如何保证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的难题,在对比IP(Internet Protocol)网络的QoS机制的基本模型InteServ(Integrated Service)和DiffServ(Differentiated Service)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MPLS(Multi Protocol Label Switching)技术在下一代网络中QoS机制的实现,并提出了一种基于MPLS技术的QoS集中控制体系结构.该结构具有强可控性,基于显示路由方案对单个业务流进行有效地控制,避免了资源冲突,达到了集中式控制优化网络性能效果,从而保证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9.
为了满足不同客户的各种业务需求,国内运营商逐步将起源于互联网的IP技术应用在承载网上。IP承载网作为运营商网络转型与发展融合业务的网络基础,不仅支持互联网的数据业务、话音业务等,还支持NGN、3G等面向未来的业务。介绍了IP承载网的特点和建设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