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东省、教育部和科技部在广东联合行动,共同推动产学研结合是一个历史性的创举,其意义重大而深远。这是推动广东经济发展模式战略性转型的重大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和提升高校办学水平的强大动力,将为我国新时期的产学研结合提供示范经验。  相似文献   

2.
实施产学研结合战略者疋广东在深刻分析我省经济、产业、高等教育以及科技发展阶段和现状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成功经验,着眼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广东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广东科技》2010,(17):9-9
7月底,在广东省部产学研结合五周年经验交流会上,广东省副省长宋海高度评价了各位代表为推动省部产学研合作作出的贡献和成绩。他指出,五年来,我省在构建具有广东特色的技术创新体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初步形成了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以企业为主体、以人才为根本的技术创新体系,有力地促进了产学研结合,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刘炜 《广东科技》2008,(21):11-13
为落实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广东,教育部、科技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以下简称两部一省)于2005年携手启动了省部产学研结合国家层面的试点工作,引导和支持全国高校及科研机构,尤其是国家重点建设高校,与广东的产业界开展自主创新全面合作,在南粤大地上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产学研结合新高潮。  相似文献   

5.
产学研结合工作一直是广东省科技工作的重点。广东省与教育部签订《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合作协议》,给广东省产学研结合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省部合作旗帜的指引下,广东省各地市在产学研结合工作上进行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探索,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相似文献   

6.
《汕头科技》2007,(2):6-9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广东省产学研省部合作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全国其他重点院校(以下简称部属高校)参与支持创新型广东建设,加快我省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高等学校为技术依托、产业化为目标,产学研结合的新型科技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7.
教育部、科技部和广东省联合推动的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是新时期促进广东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战略抓手,是促进广东企业实现转型的一场及时雨,是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新机制的试验田。省部产学研合作开展近3年来,包括志成冠军在内的一大批广东企业与高校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这无论对政府发展思路的影响,对企业界创新精神的激发,对高校和科技人员服务意识的强化,都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必将促进产业界掀起新一轮的思想大解放,推动企业新一轮的自主创新和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8.
蔡娟 《广东科技》2007,(7):7-11
在省部产学研结合的工作推动下,全国高校的科技成果和创新人才等科技资源和广东产业市场优势不断融合,在自主创新项皿,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产学研创新体系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知识产权的申请及保护和学术交流活动等多方面、多层次开展密切合作,积极促进了广东自主创新体系的完善。[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服务广东当好省部产学研合作的排头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华大学与广东省的合作起步较早。近年来,随着省部产学研结合计划的实施,省校双方不断深化在人才培训、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面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和服务广东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是广东省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形式,是广东省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合作双赢的合作模式,自2005年9月教育部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在广州签署《关于提高自主创新加快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合作协议》、全面启动省部产学研结合以来。省部产学研结合取得了重要进展。积累了一定经验。当前,广东省全面推进省部产学研结合。加快提升广东自主创新能力面临难得机遇,我们必须明确方向。乘势而上,创造更加辉煌的成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广东作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其着力开展的省部产学研合作五年实践,显示出“大科技、大开放、大协作”的特征,已经成为广东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瓶颈问题所采取的主要措施之一.省部产学研合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个战略的提出符合时代需求,可为我国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今后的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在推进产学研结合过程中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以调动创新主体参与合作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高校和科研机构拥有的丰富智力资源,走产学研合作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道路,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深化省部产学研合作,推进校企、校地建立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今年6月,教育部、科技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了《关于组织实施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的通知》,决定从今年起,每年选派100名左右的中青年教师或科技人员到100家左右的广东科技型企业驻点1年,开展产学研结合工作。通知印发后,国内重点建设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广东广大企业反响热烈,高校、  相似文献   

14.
2005年9月,教育部周济部长与广东省黄华华省长分别代表教育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签署了《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合作协议》,启动了国家层面省部产学研结合的试点工作。据了解,三年来,省部产学研合作规模不断扩大,层次逐步提高,成效日益显现。据统计,参与省部产学研合作的重点高校76所,入粤参与研发和成果转化的省外高校专家教授3800多名,参与产学研合作的广东企业6000多家,合作项目上万个,共建省部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112个,投入专项资金6亿元,截止到2007年底,带动地方财政投入28亿元,引导社会投入405亿元,实现总产值累计40883亿元。  相似文献   

15.
《广东科技》2007,(10):10-11
今年6月召开的广东省教育部科技部产学研结合工作会议及广东产业结合成果展,将省部产学研结合这项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近日,为了进一步落实会议的指示精神,不断深化这项工作,省部产学研办公布了今年下半年的七项重要工作,以具体行动展示了我省推进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的决心与力度。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化竞争的日益加剧,国家已经将实施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重要的战略部署。近年来特别是广东省教育部联合推动产学研合作以来,广钢集团在省、市领导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通过不断研究和探索,走出了一条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高校为技术依托、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道路。产学研合作已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手段和全面提升产业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是广东省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形式,是广东省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合作双赢的合作模式,自2005年9月教育部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在广州签署《关于提高自主创新加快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合作协议》、全面启动省部产学研结合以来,省部产学研结合取得了重要进展,积累了一定经验。当前,广东省全面推进省部产学研结合,加快提升广东自主创新能力面临难得机遇,我们必须明确方向,乘势而上,创造更加辉煌的成绩。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2008年开始实施中药现代化重大专项。该专项以市场为导向,以政府在高技术产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和引导作用为动力,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为技术依托,针对制约中药高技术产业化发展中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重点支持,重点突破。并且主要在推动中药规范化种植、构建中药现代化科技平台、促进现代中药产品创新、培育中药高新技术企业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科技部肯定和中医药界的欢迎,为"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广东)"的建设起到重要支撑作用,为广东建设"中医药强省"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支持。  相似文献   

19.
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局需要出发,要求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明确提出要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现在产学研结合的地位已经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成为当前我国科技工作的一大亮点。根据国家整体战略部署,继去  相似文献   

20.
教育部和广东省签署《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合作协议》,携手推动教育部所属高校及其他国家重点建设高校与广东产业界开展产学研合作,这不仅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为高校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供了良好平台,也为北京大学发挥社会服务职能,建设一流大学带来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