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仲振东 《科技信息》2010,(22):333-334
随着地浸取铀工艺的成熟,砂岩型铀矿已成为主要的铀矿类型。在地浸砂岩型铀矿的勘探中,地球物理测井技术能发挥重要作用,解决铀矿勘探、生产各个环节的各种问题。本文阐述了几种不同的测井方法,适合应用于地浸砂岩型铀矿,油气田企业完全具备介入地浸砂岩型铀矿勘探开发的地质和工程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许多砂岩型铀矿产于含油气盆地,铀与油气共盆产出是砂岩型铀矿的一个研究热点。在回顾油气参与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油气参与砂岩型铀矿成矿过程的作用机理,结合实例剖析了油气的吸附作用、还原作用在砂岩型铀矿成矿过程中的影响。提出吸附作用和还原作用是油气参与砂岩型铀矿成矿的主要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已有的航空能谱原始测量数据寻找砂岩型铀矿。方法利用航空能谱原始测量数据,选择区域等值图编制、元素间比值分析、能谱组合特征参数计算以及相关分析等数学分析方法进行综合参数研究。结果应用不同方法提取了与砂岩型铀矿成矿有关的航空能谱测量的微弱信息,研究了铀源和铀元素的活化迁移规律,预测出砂岩型铀矿成矿远景区。结论该方法在潮水地区砂岩型铀矿找矿中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在油气藏周围寻找砂岩型铀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气田勘探开发及铀矿勘探开发的实践证明 ,在油气藏周围可找到一批砂岩型铀矿 .在第四系以下的地层中 ,通过区域综合地质研究 ,对已有的老井进行放射性测井复查 ,以现有井筒为基础 ,采用“逐步修正网格法”和“对分距离法”布井 ,运用油田先进的采油工艺技术和设备进行二次开发砂岩型铀矿 ,条件已成熟 .油气藏周围伴生矿产是除石油、天然气资源以外的第三种资源 ,是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其中放射性铀矿与石油天然气共生关系密切 ,经济价值高  相似文献   

5.
在油气藏周围寻找砂岩型铀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油气田勘探开发及铀矿勘探开发的实践证明,在油气藏周围可找到一批砂岩型铀矿。在第四系以下的地层中,通过区域综合地质研究,对已有的老井进行放射性测井复查,以现有井筒为基础,采用“逐步修正网格法”和“对分距离法”布井,运用油田先进的采油工艺技术和设备进行二次开发砂岩型铀矿,条件已成熟。油气藏周围伴生矿产是除石油、天然气资源以外的第三种资源,是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其中放射性铀矿与石油天然气共生关系密切,经济价值高。  相似文献   

6.
我国砂岩型铀矿床上覆沉积盖层较厚,地表放射性异常微弱,找矿难度较大,迫切需要有效的地球物理方法进行铀矿预测。通过对古河道砂岩型铀矿床上方的重、磁异常进行处理和分析,发现重力勘探可以有效地识别古河道位置与隐伏凸起等地下地质信息,有利于缩小铀矿勘探靶区;而与铀沉积富集密切相关的氧化-还原过渡带上存在明显的弱磁异常,故磁法勘探对此类铀矿床具有直接的指示作用。因此在生产实践中,有效利用重、磁勘探的优势,对预测砂岩型铀矿床勘探靶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北方沉积盆地砂岩型铀矿找矿深度不断加大的今天,深部找矿显得尤为重要.以近年来中国北方砂岩型铀矿深部找矿突破为实际案例,结合铀矿勘查方针的转变和砂岩型铀成矿理论的创新思路,对中国北方典型砂岩型铀矿床深部成矿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北方沉积盆地深部具有巨大的砂岩型铀矿找矿前景,其理论依据与国外经典模型...  相似文献   

8.
在川北已知铀矿床地区实测的γ能谱勘探资料整理及分析对比的基础上,进行了放射性元素地表γ异常的评价和铀矿γ能谱勘探远景区的预测研究,并提出了川北砂岩地区γ能谱测量的岩层对比铀矿普查找矿模式。  相似文献   

9.
中新生代盆地由于其特定的沉积特征,产出大量的砂岩型铀矿床,赋矿载体多为中细砂岩.为了查明砂岩型铀矿中铀矿物类型以及赋存状态,通过电子探针现代分析测试方法对铀矿物类型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根据测试结果显示铀矿物类型主要有铀石、水硅铀矿、沥青铀矿、钛铀矿、菱钙铀矿和铀钍矿,以及铀的碳酸盐,主要与石英、长石、黄铁矿等共生,以及粘土矿物和有机质的吸附形式赋存于砂岩中,铀矿物的沉淀、富集与砂岩地层中pH值和Eh值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塔然高勒铀矿床是东胜铀矿田内新发现的大型地浸砂岩型铀矿床。为研究该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系统采取了矿床内钻孔岩芯样品21件,通过等离子质谱、荧光光谱、电镜扫描等分析方法,对矿体上部的绿色砂岩、矿体下部的灰色砂岩和含矿的灰色砂岩开展了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及铀矿物与黄铁矿、粘土矿物等共生组合关系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矿床内铀矿物主要为铀石;黏土矿物与成矿关系密切,在铀成矿过程中可吸附铀元素,使铀富集成矿;钇元素可以作为塔然高勒铀矿床内铀矿化的指示元素,钼元素可以作为铀矿化的参照元素;稀土元素主要赋存在铀矿石中,与铀共生。本研究成果对铀矿床的下一步勘查和铀矿冶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柴达木盆地东部新近系沉积相与砂岩型铀矿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分析柴达木盆地东部新近系沉积相,为砂岩型铀成矿预测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实测剖面和前人钻孔、测井及区域地质等资料,在总结新近系沉积特征的基础上,识别了各沉积相带,并分析了其空间展布;结合砂岩型铀成矿理论,探讨了砂岩型铀成矿与沉积相的关系。结果识别出辫状河相、辫状河三角洲相、扇三角洲相、湖泊相等4种沉积相和9种沉积亚相类型;上新统狮子沟组辫状河三角洲相砂体是铀成矿有利部位。结论清水河斜坡带是砂岩型铀成矿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2.
黄铁矿是砂岩型铀矿床中常见的载铀矿物之一,可为成矿提供有利的还原环境。以新疆蒙其古尔砂岩型铀矿床含矿目的层中黄铁矿为研究对象,通过偏光显微镜观察与电子探针微区化学成分分析方法相结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区内含矿目的层中出露有三种不同形态的黄铁矿,即草莓状黄铁矿、立方体自形晶黄铁矿和不规则状黄铁矿,它们在结晶形态、赋存形式及化学成分方面均有所不同;其硫铁平均比值显示为S/Fe(草莓状)S/Fe(立方体自形晶)S/Fe(不规则状),化学成分总体呈现出富Mo、As、Co,贫Ni、Pb、Se、Zn、Ag、Sb。另外在铀成矿过程中,不规则状黄铁矿与铀矿物的分布存在密切关系,为成矿流体提供了必要的还原剂,继而为区内含矿目的层中铀的富集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伊犁盆地区域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及铀矿形成物质来源的基础上,结合盆地地形、沉积环境、水系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成矿地质规律,分析总结出伊犁盆地南缘砂岩型铀矿成矿与水文地质条件关系。伊犁盆地周边存在长期稳定的蚀源区,源区内存在富铀地质体,源区形成的溪流在流出山区之前汇入较大的沟谷;并沿规模较大的沟谷流出山区,流经出露有深部倾斜砂岩地层的盆缘。同时,由于砂岩的渗透性大,地下水交替强烈,还原容量大,这些水文地质条件共同成为伊南砂岩型铀矿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4.
滇西龙川江盆地沉积体系特征及与砂岩铀矿成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龙川江盆地是滇西新生代造山带内部发育的小型山间断陷陆相沉积盆地.通过分析盆地内沉积体系类型、特征及空间展布模式,提出了初始成盆阶段主要发育冲积扇沉积体系,盆地扩张阶段则以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滨-浅湖沉积体系组合的观点.探讨了沉积体系对砂岩型铀矿的控制作用,认为铀矿床定位于冲积扇扇体上,冲积扇与扇三角洲沉积体系砂体是砂岩型铀矿赋存的主要场所.  相似文献   

15.
光石沟铀矿床是我国花岗伟晶岩型铀矿的代表性矿床,矿体产于花岗岩体外接触带中的伟晶岩密集带内。在矿床外围扩大找矿中,常遇到含矿与非含矿伟晶岩难以区分的实际问题,直接影响找矿效果。在野外观察和综合分析前人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手段,对光石沟铀矿床含矿与非含矿伟晶岩的岩石学、地球物理、地球化学以及稳定同位素特征等进行了对比研究,指出了二者在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存在的差异性,总结了含矿伟晶岩的主要特征,初步建立了光石沟铀矿床含矿伟晶岩的宏观和微观标志;同时还初步探讨了二者的成因差异,该成果对我国该类型矿床的外围扩大找矿和科研工作均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章阐述了川北砂岩型铀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根据能谱测量,用U,Th,K元素的丰度和比值,获得铀富集的有利条件、不利条件。通过伽马能谱法(测U,Th,K)和X射线荧光法(测As,Ba),区分含铀浅色砂岩和不含铀浅色砂岩,区分红色砂岩(红色泥岩)与浅色砂岩,缩小川北砂岩找铀矿的范围。  相似文献   

17.
对柴达木盆地冷湖地区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铀矿化特征及成矿条件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发现在冷湖地区有较好的铀矿化,认为铀矿化主要受层间氧化带控制,并指出了该地区的铀矿化带.  相似文献   

18.
滇西地区是国内重要的砂岩型铀矿带之一。近年,随着铀矿勘察工作的持续推进,先后发现了一系列新的铀矿化点和铀矿床。本文以户撒盆地新发现铀矿化层位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球化学方法探讨沉积期古气候特征。结果表明:户撒盆地芒棒组第二段为温暖潮湿环境下的淡水沉积;沉积水体总体为还原环境,部分过渡为氧化-还原环境。沉积水体环境是制约铀成矿的关键因素之一,沉积水体由还原环境逐渐过渡为氧化-还原环境是砂岩型铀矿的有利成矿层位。  相似文献   

19.
为了快速有效的获取砂岩型铀矿矿集区铀矿异常分布信息,以砂岩型铀矿异常的测井响应特征为理论依据,利用BP神经网络强大的非线性映射和学习能力,以已知铀矿矿化层信息为学习样本,构建3层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模型。对松辽盆地大庆长垣南端某铀矿矿集区铀矿钻孔测井数据进行异常层和矿化层的识别提取,并将模型识别结果与已知矿化层信息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识别准确率达86.55%,效果较好,矿化层的识别结果同已知矿化层信息重合度高,同常规的铀矿异常识别方法相比更加接近铀矿异常分布的形态。此方法能快速有效的获取未知孔的异常信息、降低人为解释工作带来的误差,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优势明显。BP神经网络技术应用于铀矿勘察工作中具有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