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广西科学院为了检阅建院三年来的科研工作,总结经验教训,以便继续前进,为我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多作贡献,举办了科技成果展览,并进行了庆祝活动。广西科学院于一九八○年十月一日正式成立。三年来在区党委、区人民政府的关怀和全院科技人员、干部职工的艰苦努力下,院所属新建的广西海洋研究所、广西计算中心、生物研究室、物理研究室等科研单位,都已初具规模,可以开展研究工作。另一院属广西植物研  相似文献   

2.
在广西科学院1994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丁廷模1993年广西科学院在科研工作、科技开发创收、党的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是广西科学院全体科技人员和广大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新年开始时,我向广西科学院的领导和全体同志表示热烈的...  相似文献   

3.
广西科学院、广西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广西科学技术厅、广西教育厅协办的《广西科学》杂志,刊登的论文水平高,较好地反映了广西科学技术的水平和发展;刊物的质量高,去年被广西出版局列在广西差错率最少的科技刊物的第一位;它在自治区内外的影响大,越来越受到广大科技人员和其他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论文引用率逐年增加。最近,《广西科学》杂志被中国科协评为2006年中国精品科技期刊,这是广西唯一入选的刊物。  相似文献   

4.
《广西科学》2013,(4):298-298
为进一步落实广西区政府与中国科学院科技合作协议,广西科学院在文献情报工作中取得新突破,成为全国科学院联盟文献情报分会理事成员之一。  相似文献   

5.
正新闻时间:2013-11-07为进一步落实广西区政府与中国科学院科技合作协议,广西科学院在文献情报工作中取得新突破,成为全国科学院联盟文献情报分会理事成员之一。中科院为落实与各省科学院协同创新、服务区域发展等举措,11月5日,由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发起的"全国科学院联盟文献情报分会"在京成立,会议正式通过《全国科学院联盟文献情报分会章程》,推选国科  相似文献   

6.
<正>回首山东省科学院走过的4 0年,是风雨兼程、砥砺前行的4 0年,始终坚守着科研为国为民的初心,不断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机制改革,通过大力实施"人才强院"、"开放兴院"战略,优化办院资源,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山东最大的综合性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在山东省科技创新体系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前沿骨干作用,综合实力居于全国地方科研院所前列。科硏平台不断取得新突破2 0世纪9 0年代中期以后,全院先后承担建设了1 9个国家级硏发平台、6 9个省级研发平台和3 2个院地级研发平台,这些平台建设对推动山东省科学院以科研为中心稳定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方综合科研机构的案例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下达的中国地方综合科研机构发展研究的子课题。广西科学院案例研究是为这一子课题研究提供的一个案例。本案例包括两方面:一是广西科学院案例研究报告;一是中国地方综合科研机构调查表广西科学院部分,两者相辅相成、全面完整地显示广西科学院全貌。  相似文献   

8.
为客观全面地考核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能力,构建了相应的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以贵州科学院为例对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综合评价.实证结果表明: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及其发展速度按权重依次排序影响大小的关键要素为科技创新能力投入、创新团队优化组合、创新人才数量和质量、科技人员总量和质量、提供市场服务能...  相似文献   

9.
《广西科学》2019,26(2)
正为办好学术刊物,不断提升期刊的影响力,提出刊物下一步的办刊方向,我编辑部于2019年4月27日在广西科学院9楼会议室召开《广西科学》《广西科学院学报》(下简称两刊)编委会。会议有幸邀请中国科技信息所主任潘云涛、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任胜利以及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联合编辑部主任武文对刊物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办刊方向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广西科学院学报》是广西科学院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期刊 ,国内外公开发行 ,季刊。主要发表广西科学院属各研究单位的科研成果报告、学术论文和科研工作动态 ,同时也刊载广西区内外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 ,选登一些新技术和新动向的报道、专项领域的综述、重要著作的评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的软科学研究成果。读者对象是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科研人员 ,科学技术开发的科技人员 ,大专院校师生 ,教科文卫系统的管理人员以及有关专业 (植物学、动物学、海洋学、应用物理学、计算机科学、软科学等 )技术干部和管理干部。《广西科学院学报》 1…  相似文献   

11.
陈波  竺利波 《广西科学》2018,25(1):1-9,14
广西海洋科学研究工作起步较慢,海洋教育也处在起步阶段。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西海洋科学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广西科学院属的广西海洋研究所、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广西北部湾海洋研究中心。这3个单位在广西科学院统一领导下,按照各自的领域和方向开展海洋科学研究工作,在推动广西重大领域海洋应用基础研究和海洋产业发展中发挥主力军作用,为广西社会经济建设和海洋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本文回顾了广西这40年来在海洋科学研究领域取得的成果,并结合目前广西海洋科研及海洋教育力量薄弱、科技后备人才匮乏和科研人员偏少的现状,为"十三五"广西海洋科学研究发展规划的实施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2.
通过回顾物理所科技体制改革以来创办科技企业的经历,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创造条件搞股份制的设想。  相似文献   

13.
广西科学院机关网络工程形成内部网络系统和外部网络系统。内部网络系统主要包括广西科学院机关办公自动化系统和网上投稿及过刊查询系统。外部网络系统主要建设广西科学院网站。该网络工程形成的网络系统可以实现电子公文交换、资源共享等功能,能够提高机关各部门的办公效率和对外宣传广西科学院。  相似文献   

14.
2010年以来,广西中药民族药质量控制技术及产业进入了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其中,广西中药质量标准研究重点实验室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成果传化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这些成效反映了广西中药民族药质量控制技术及产业的发展特点和成就。本文总结了近10年来广西中药质量标准研究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在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取得的发展成效。基于此,《广西科学》本期特向广西中医药科研人员组织相关研究领域的高质量稿件,期待通过"中药民族药研究"专刊的出版,进一步加强广西中医药学科的宣传,也鼓励正在接受和准备接受广西中医药学科培养的学生,努力探索、勇于创新,成为我国中医药学科的建设者。  相似文献   

15.
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区域经济的发展更是离不开科技创新。2008年,中科院北京分院与唐山市人民政府联合共建中国科学院唐山高新技术研究与转化中心(以下简称唐山中心),合作构筑高科技创新体,实现了中国科学院在北方重工业城市建设科技支撑服务网络的目标,有力地推动了唐山市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发展。作为中科院与唐山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高新科技创新体,唐山中心在中科院成熟科技成果落地转化、解决企业关键技术难题、为企业研发新产品、培育新兴产业、做政府和企业的科技智囊等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取得了良好成效,为唐山市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做出了实质性贡献。  相似文献   

16.
建制化科研是实现科技力量高水平发展的重要举措,确定建制化科研的定义,剖析建制化科研的发展,对我国建制化科研工作有重大意义。本研究通过研究国内外建制化科研发展过程,发现建制化是一个动态演变过程,提出了新时代建制化科研“1性4特征”的现实内涵;以中国科学院及下属研究所为研究对象,提出新时代建制化科研的优势发挥优化路径,旨在进一步畅通科研院所管理机制、组织机制,形成科研院所研究合力,有力推动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王博  江洪  郭文娟  汪健 《科技促进发展》2021,17(12):2070-2079
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已成为国家崛起的重要战略支撑点,中国科学院作为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有效提升中国科学院在中部地区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从省份分布、时间趋势、转让人、受让人、技术领域、省际转让等多个维度,对中国科学院在中部地区的专利转让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河南省和江西省转让专利较少,中部地区研究所之间分化较大,受让企业集中于环境、能源和新材料领域,转让专利技术领域与各省重点产业高度契合,北上广转出到中部的专利较多。最后,基于统计分析结果,提出了中国科学院在中部地区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中国科学院科技扶贫历史看精准脱贫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进入十三五,我国扶贫开发事业从"大水漫灌式"向"精准滴灌式"转型,形成了全社会参与精准扶贫的局面。中国科学院是我国"科技扶贫"的发起者、倡导者和实践者,30多年来,在扶贫工作中创新提出了"异地搬迁扶贫"、"异地股份制扶贫"、"技术引进扶贫"和"依托野外台站长期驻守扶贫"等模式。本文在总结中国科学院科技扶贫开发历程的基础上,提出并探讨了多种现阶段精准脱贫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