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结了微生物脱除烟气NOx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脱氮微生物、固定化研究、化学-微生物联合处理工艺及工程应用,并分析了今后微生物烟气脱氮技术的发展趋势.由于微生物法脱硫烟气NOx技术总体上还处于研究开发阶段,所以优化已有菌种、分离新菌种,混合菌群资源的研究,脱硫工艺条件优化以及微生物方法与其他非微生物烟气脱硫方法的整合将是以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对基因组重排育种技术的建立过程、自身的技术优势及其在微生物菌种选育方面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大幅度提高微生物细胞的正向突变频率和速度,缩短菌种选育时间.目前基因组重排技术主要用于提高工业微生物菌种的代谢产率,增强菌株对环境的耐受性,提高底物利用率和范围等方面;未来随着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等生物技术的发展,该技术将在药物微生物菌种选育研究中得到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2003年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发现的西安枣园西汉早期墓葬出土古酒的菌害,分析微生物群落,并对照其成份判断菌种来源,为制定稳妥的古酒灭菌方案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使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通过培养分离微生物群落,16S r DNA/18S r DNA序列分析,根据同源性比对及系统发育树分析,鉴定出4种优势菌种,其中真菌为淡紫拟青霉菌,3种细菌分别为微球菌、葡萄球菌和考克氏菌属细菌。鉴定出的4种优势菌种与空气微生物中的常见菌种一致;判定古酒菌害原因主要来源于外界空气的交流;提出通过菌落滤除,隔绝空气,以有效抑制古酒中微生物滋生的防治对策。该研究也是16S r DNA/18S r DNA序列分析首次成功在酒类液体文物菌害成份鉴定中应用。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微生物菌种资源的重要性,介绍了山西省微生物平台建设内容,指出了山西省微生物菌种资源平台的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5.
细叶杜香挥发油抑菌和杀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细叶杜香挥发油,采用丙酮溶剂溶解杜香挥发油,以青霉菌、酵母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供试菌种,在实验中观察不同浓度的细叶杜香挥发油溶液对不同菌种的作用,研究其抑菌和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6.
生物农药多抗灵是由浙江省农科院微生物所研制的一种无毒、无公害、无残留的生物农药。它是由不吸水链霉菌杭州亚种,通过高科技的菌种诱变和发酵工艺在发酵罐上批量生产。在瓜果蔬菜的整个生育期,尤其是在开花时期在一般情况下均可以应用。  相似文献   

7.
海洋链霉菌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微生物的种类繁多、数量巨大、代谢产物结构奇特、复杂多样、很多具有很好活性的特点吸引着人们的目光.由于海洋环境的特殊性和微生物在生态系统的功能,海洋微生物已发展出独特的代谢方式,也提供了在陆地微生物中未遇到过的新代谢产物.链霉菌是一类革兰氏阳性细菌,具有很强的再生、防御和识别能力,海洋环境下的进化过程造就其独特的代谢方式,其结构类型及生物活性等方面都呈现出与陆生链霉菌多样性.按化合物结构类型介绍了近年来在海洋中分离得到的链霉菌及其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8.
海洋微生物数量大,种类多,代谢产物多样化,构型奇特,很多具有很好的活性.由于海洋环境的特殊性,海洋微生物发展出其独特的代谢方式,有很多陆地微生物所未遇见过的新型代谢产物.青霉菌在海洋环境中被造就其独特的代谢方式,其生物活性与结构类别都与陆地青霉菌属有很大差异.根据化合物结构类型阐述了近年来在海洋中分离得到的青霉菌属代谢...  相似文献   

9.
微生物菌种是国家的重要生物资源。菌种保藏工作对于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基础理论研究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对于那些已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微生物菌种,更是迫切需要保持它们的优良生产性状。因此,菌种保藏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越来越受到网内外微生物学工作者的重视。 目前常用的菌种保藏法有:斜面、矿油斜面、沙土管、真空冷冻干燥等方法。国内外微生物学工作者对此作了许多改革。例如,用无菌橡皮塞密封代替试管棉塞,保藏  相似文献   

10.
从微生物固定化技术的固定化方法、固定化载体、优势菌种及其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微生物固定化方法主要分为吸附法、包埋法、交联法以及复合固定法等4种.微生物固定化载体为微生物提供了生长环境和所需的生态位,提高了微生物浓度和污染物去除效果.不同的优势菌种也直接影响着污染物的处理效能.微生物固定化技术广泛应用于氮...  相似文献   

11.
黏细菌分离纯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黏细菌属于原核生物,作为一种可产生丰富而有用的次级代谢物的微生物类群而受到研究者青睐,由于分离纯化黏细菌相当困难和耗时,并且难于培养,同时方法特殊,极大地限制了对这类微生物物种资源的开发,其应用研究较其他的微生物类群更为落后.所以,探索更好的分离纯化黏细菌的方法非常重要.对黏细菌的分离、纯化、纯度检验和菌种保藏等方面已有研究做了较为全面的综述,希望能对研究黏细菌者有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实验室针对华北油田哈22断块油样进行了微生物驱模拟实验,考察了微生物菌种、菌液浓度、微生物段塞大小以及岩心渗透率等因素对驱油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所实验的7种菌中,菌种代谢类型对驱油效果影响较大,其中,代谢生物聚合物的菌种和复合菌种驱油效果较好,只代谢表活剂的菌效果较差.微生物浓度越高、段塞越大,驱油效果越好.文中还考察了渗透率对微生物驱油效果的影响,渗透率太大时,驱油效果并不一定好,原因可能是微生物从水驱形成的通道窜流,不能与水驱后的剩余油发生有效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严寒地区居民建筑室内微生物滋生状况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严寒地区民用建筑室内微生物的种类,分析建筑墙体发霉的原因,以寻求室内微生物的控制方法.方法在以沈阳地区为代表的严寒地区,对有微生物滋生的民用建筑室内进行霉菌样本的采集并进行培养,通过显微镜观察分析民用建筑室内微生物的类型;采用CHAMPS软件和WUFI-BIO软件分析室内发霉的原因和微生物的生长对人体的危害程度,提出可行的控制方法.结果通过微生物的培养得知:民用建筑室内微生物的类型主要为酵母菌和黑曲霉菌,如果此霉菌长期存在于室内会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经过模拟分析得知:在室外天气较冷的冬季,室内外温差导致热桥部位容易结露,会促进霉菌的萌发.如果不进行处理,霉菌的生长指数在1年后可以达到2.5以上.结论严寒地区民用建筑室内由于通风少室内外温差较大,容易产生冷桥以及热桥,出现结露现象,导致微生物滋生,人们应在生活中注意防治霉菌等微生物的生长,降低其对人体产生危害.  相似文献   

14.
应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细叶杜香挥发油,采用丙酮溶剂溶解杜香挥发油,以青霉菌、酵母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供试菌种,在实验中观察不同浓度的细叶杜香挥发油溶液对不同菌种的作用,研究其抑茵和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多孔介质中微生物调堵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筛选和培养微生物菌种的基础上,采用物理模拟实验手段,分析和研究了在非均质孔隙介质中,采用微生物体系进行调剖封堵的效果和机理.内容涉及了在不同孔隙介质、不同注采工艺情况下、通过不同微生物体系调堵处理,有效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实验研究结果和分析.结果表明,微生物调堵是一项具有独特优势和良好作用效果的极具潜力的新技术,具有进一步现场试验和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微生物及其生命特征严重影响着材料的服役性能与寿命.目前大量的研究集中在细菌腐蚀领域,对于大气环境中真菌造成的腐蚀行为与机理研究较少.事实上,在大气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霉菌,其生命活动对金属及涂、镀层的腐蚀也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综述了霉菌的生化特性与腐蚀的关系,讨论了在大气环境中霉菌对金属及涂、镀层材料腐蚀行为的影响,并归纳了霉菌腐蚀的相关机理;同时根据腐蚀特征的对比分析可知,霉菌腐蚀与细菌腐蚀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其主要原因在于两类菌的代谢产物不同.目前,对金属及涂、镀层材料的霉菌腐蚀研究大多停留在对材料表面霉菌腐蚀现象的描述和产物的分析等方面,缺乏对霉菌生命活动与腐蚀速度的定量表征,缺乏对霉菌引起的腐蚀过程动力学规律的研究,这将是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微生物发酵为中药炮制的重要方法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药材微生物发酵研究由传统自然发酵向纯菌种发酵转变,其重要性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中药微生物发酵过程中常常会引起生物转化反应,导致中药有效成分的改变和药效的变化;相反中药材成分也会刺激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的改变.中药材微生物发酵研究对缓解中药资源缺乏、发现新颖天然活性物质和生物转化反应具有重要意义.虽然中药微生物发酵历史悠久,但采用种属明确的纯菌种微生物发酵中药材近几十年逐渐兴起,考虑到天然药物微生物发酵机制还未系统阐明,并且自然界还存在大量微生物未系统研究,该领域具备巨大潜在研究价值.该文系统综述中药材微生物发酵改性研究进展,为该领域进一步深入研究探索,及相关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从微生物采油机理研究入手,再通过现场取样进行室内模拟实验来优选微生物菌种,将优选菌种培育基液,对文南油田 8 口油井进行现场实验.通过加入微生物前后产状对比,来探讨微生物采油技术在文南油田的可行性.经过8 口井加入微生物后.6 口井有不同程度的增产现象.从而证明微生物采油技术在文南油田具有明显的增油降粘效果.  相似文献   

19.
海洋微生物是海洋药物的重要资源,资源微生物次生代谢物的提取及性能研究是开发海洋药物的第一步.从渤海近海域16种动植物体内提取微生物,分离得到261株微生物,其中,霉菌28株、细菌196株、放线菌12株、真菌25株.对单菌落进行发酵,获得次生代谢产物,并对海洋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的抗肿瘤理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3#菌株发酵液对Hela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黄泥NRG、海苔CHA、海带G1、陈海水NRG、陈海泥NRG、黑泥CHA发酵液对Hela细胞有轻微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药用植物根区土壤木霉菌对干旱胁迫的响应,选取了河北安国中药材种植基地分离的7种木霉菌,采用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2种方式,通过不同质量浓度PEG-6000(0、60、120、180、240 g/L)模拟干旱胁迫,研究干旱环境对木霉菌生长及生理响应.结果表明,不同干旱程度下,木霉菌种间生物量存在差异.对于Trichoderma atroviride和T. lixii,其生物量仅在PEG-6000质量浓度60 g/L时高于对照组,而T. longibrachiatum生物量除PEG-6000质量浓度120 g/L外,其他PEG-6000质量浓度下生物量均高于对照组.随干旱程度增强,木霉菌可溶性蛋白含量总体呈升高趋势,而谷胱甘肽(GSH)含量(除T. virilente、T. afroharzianum和T. inhamatum)整体呈降低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因不同干旱程度和木霉菌种而异.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和木霉种类对木霉菌生长及生理指标均有影响.干旱胁迫显著影响木霉菌可溶性蛋白含量,而木霉菌种主要影响GSH、MDA含量和SOD活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MDA和SOD是反映木霉菌对干旱响应的主要指标.综合分析发现,T. afroharzianum、T. atroviride、T. lixii和T. longibrachiatum属于耐旱性强的木霉菌种.本研究为进一步发掘和应用抗旱优良菌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