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恒的中篇小说《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城市小市民张大民的形象。张大民以其坚忍、乐观、幽默获得了读者的喜爱和认同,他在艰难尘世中的坚守也让人们产生由衷的敬意。十年后的今天重提这一形象仍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篇评论文章,讲座内容不限于文学中的角色,涉及了人生态度。"贫嘴张大民"在生活的重负下找到了具有特色的策略:贫嘴;他的文化水平不高,但他却有着客观的幸福观,并在困境中为他人为自己创造着幸福。他是一个敢于傲视困厄的硬汉。  相似文献   

3.
"民族通俗"唱法,简称民通唱法,是近些年来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探索成果。较以独特的文化视角,分别从当今多元文化背景和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两个层面分析"民通唱法"形成产生的文化原因及社会原因,对"民通"文化现象进行解读,进而对这一极具时代特征的新唱法的发展、前景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新写实”小说解构了革命现实主义文学提倡的“崇高”,而刘恒创作于90年代末的“新写实”小说《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却一反这一路数,着力张扬了小市民与命运抗争的宝贵精神,使小说充满了崇高的意味。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通过当今各大音像传媒中,出现大量的这种通俗化民歌或通俗化民族器乐的现象,阐述“民通”产生的文化背景,民通的现状,及一般特点,以及给社会造成的一定影响,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此种文化现象,促进引发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6.
张大椿(1883~1978年)是民国初期北京大学的物理教授,他与何育杰、夏元瑮二人共同开创了北京大学早期的物理教育。然而学界目前对张大椿这个人物的情况尚缺乏了解。通过对相关历史资料的挖掘,梳理出张大椿早年的教育背景和归国后的任职经历。张大椿的人生轨迹,展现出了近代早期物理学家及其事业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同时也从一个重要的侧面折射出近代物理学向中国传播和移植的若干特征。  相似文献   

7.
海峡两岸当代文学发展流变的殊途同归 ,当然已经不是纯粹的文学问题。我们以超乎文学的理论视角来给以观照 ,不难发现 ,在这里 ,事实上存在着一个更为深层的历史积淀 ,即 :大国骄民的夜郎心态导致深重的民族自卑感 ,终而重建以民族自强为核心的新的价值体系。正是这同一的民族文化根性 ,同一的心理态势的深深刺激与牵引 ,海峡两岸当代文学相继演绎了一个几近一致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8.
基于Linux发展我国自主的民文OS方法及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中国际化、本地化及民文化是三个重要的概念.Locale的民文化定制是国际化、本地化的底层实现.在X窗口系统中实现民文的显示,输入和打印的技术是Linux民文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本文调查分析了中央民族大学民考民类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水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就民族院校民考民类《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措施。  相似文献   

10.
当代日本,同许多资本主义国家一样,存在着各种社会歧视和压迫现象,被称为部落民的那部分居民的处境就是其中之一。部落民虽同属大和民族,但他们过着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贫困生活,在政治上备受歧视,被称为日本社会的“人下人”。这种差别,同印度的种姓歧视有相似之处,都是一种阶级压迫。  相似文献   

11.
哈民忙哈文化是东北地区一支重要的玉文化区,其分布范围已经深入嫩江流域。从玉器制作工艺、造型风格、文化内涵等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可知,哈民忙哈文化包含多种文化因素且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从出土位置和典型器物上看,反映了周邻文化对哈民忙哈文化进一步的渗透。哈民忙哈文化具有红山文化特征、黑吉地区史前玉文化留下的种种痕迹,并且透露出零星的小珠山中层文化因素,反映当时多种文化对哈民忙哈文化意识形态的不断争夺和角力。  相似文献   

12.
柬埔寨人民在战斗。民主柬埔寨政府控制区在巩固和扩大。在民柬国庆日(4月17日)和柬埔寨新年(4月13日)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回忆起不久前在民柬控制区的一次难忘的采访。我们三人到了北部和西部的民柬控制区,在近二个月的时间里,行程2,000多公里,会见了民柬政府好几位领导人,走访了民柬国民军和游击队连队、医院、学校和村庄,采访了民柬的干部、战士、群众、医务人员、运输队员、文艺宣传队员、教师、学生等等,耳闻目睹了柬埔寨人民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为保卫民族生存而浴血斗争的情况和民柬控制区人民自力更生、发展生产、支援前线的动人景象。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中国城市社区向多民族社区发展的大趋势,以及与民族成分多元化相伴而来的社区文化多 元化问题,提出保护和发展城市传统文化,不仅要重视本土文化,同时也应加强对不同时期汇人的少数民 族文化的弘扬和传承。 认为节日本身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形式,也是展示和延续各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 体。 结合大连市多民族社区近年来传统文化依托节日传承的成效与特点,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民族传 统节日在与现代文化同构中创新发展、节日文化传承与社会事业的发展相衔接、加强社区管理机构与民 间团体的良性互动等观点和建议,以促进各民族文化传播交融与城市民族关系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区域民系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多元性的具体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得以不断培育塑造的不竭的源泉。区域民系文化的研究与教育应是国民教育中让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薪火相传、永续常新的重要内容,是主流文化的补充,是国民教育过程中弘扬和培养中华民族精神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新课程改革中校本课程建设和开展语文综合性活动的重要资源,是新课程改革中校本研究与校本培训的重要内容。她应该成为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区域民系文化的现实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5.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边疆民族地区民语广播电视蓬勃发展,广播电视覆盖面显著提高,边疆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对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推动边疆地区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存在许多困难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16.
“新民”思想是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空前深重的民族危机从外部推动“新民”思想的形成,严复等人宣传的西方近代社会科学知识为“新民”思想的兴起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武器,日本国民性改造运动的成功则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式。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在促进民族文学走向世界文学的同时,可能对民族文学多元文化属性的固守及其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宗教文学自身所具有的抵抗性特质就具有了重要的文化价值。宗教文学在对民族精神与人类存在意义及其远景的终极思考中蕴含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根性,它在民族文学保持民族文化品格、增强自身文化免疫力以及民族文学的主体性建构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代宗教文学的文学史意义由此具有了重新评估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区域民系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多元性的具体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得以不断培育塑造的不竭的源泉。区域民系文化的研究与教育应是国民教育中让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薪火相传、永续常新的重要内容,是主流文化的补充,是国民教育过程中弘扬和培养中华民族精神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新课程改革中校本课程建设和开展语文综合性活动的重要资源,是新课程改革中校本研究与校本培训的重要内容。她应该成为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区域民系文化的现实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其蕴含着民族(群体)的多样性、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宗教信仰的多样性、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和语言的多样性。民族地区图书馆馆藏特色文献资源的建设应抓住文化多样性特征,系统整合、搜集这些记载民族地区文化多样性的信息载体,构建本民族地区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全,人全我优,人优我精"的特色化文献资源体系,更好地服务于民族地区信息化文献需求,有效传承民族地区所特有的文化多样性,促进民族地区文化多样性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民文数字图书馆体系结构的发展。以民族古籍文献数字化保护技术项目为例,着重探讨了基于J2EE的民文数字图书馆的体系结构,并分析了这种体系结构的优势以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