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拐凸起断裂发育特征及构造变形过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拐凸起地区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构造叠加效应强烈,断裂系统复杂,亟待厘定。针对上述问题,采用断裂系统分析技术,建立了中拐凸起早期发育压扭断层、晚期发育正断层的"两期叠加断裂发育模式"。平衡剖面分析认为,受区域性构造转换影响,该地区主要经历了5个构造演化阶段:基底隆升阶段、挤压变形阶段、构造转换阶段、伸展改造阶段和构造定型阶段。中拐凸起形成于挤压应力环境,内部发育压扭断层;在晚期伸展条件下,凸起内部发育大量正断层。浅部正断层与深部压扭断层构成纵向叠加,沟通源储,影响成藏。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北黄海太阳盆地二维地震资料重新处理解释,系统研究了地层分布及断裂发育,建立了盆地断裂分布格局及构造样式;首次发现太阳盆地中生代发育两个沉积中心:一个位于北部木星拗陷西南部沿盆地西部两条边界断层分布,另一个位于南部天王拗陷中部;结合地层和钻井资料分析了断裂活动期次和特征,揭示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经历了3个阶段:晚侏罗世及早白垩世张扭到压扭阶段(燕山运动期);古近纪早期继续压扭抬升、中期张扭、晚期区域挤压抬升阶段(早喜马拉雅运动期);新近纪到第四纪区域沉降阶段(晚喜马拉雅运动期)。为进一步油气勘探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南华纪以来江汉叠合盆地形成过程及其沉积充填特征是油气勘探选区评价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基于本地区这一时期一系列成盆事件和残留的沉积地质体的综合分析表明,江汉叠合盆地形成与四个阶段的构造演化相关:南华纪-志留纪板块裂解-漂移-汇聚阶段;泥盆纪至中三叠世裂谷作用远端效应及勉略有限洋盆伸展-消减关闭阶段;晚三叠世-侏罗纪秦岭-大别造山带逆冲推覆挤压阶段;白垩纪-第四纪西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板块俯冲远端效应影响的断坳旋回阶段.第一构造阶段伸展期盆地以陆源碎屑沉积充填为主,热沉降期以台地发展为特征,晚期挤压盆地以陆源碎屑岩沉积充填为主;第二构造阶段伸展期沉积充填体横向岩相分异明显,而热沉降期台地碳酸盐发育;第三构造阶段盆地以陆相近补偿充填为特征;第四构造阶段盆地范围缩小,多个断坳幕导致其具多变的沉积-沉降中心,新近纪发生挤压后的拗陷沉降,盆地以补偿沉积充填为特点.  相似文献   

4.
黄骅拗陷是勃中三叉裂谷系中的一支裂谷,其有地幔隆起,高热流和火山活动频繁有等特征。拗陷中发育着四套构造地层组合,对应着三个构造层次。裂谷盆地的演化经历了三个阶段不同方向的构造运动程式:(1)前裂谷阶段经受印支运动近南北向的挤压作用、燕山早期运动北西—南东向的挤压作用及燕山晚期运动北西西—南东东向的挤压作用等;(2)裂谷阶段经受两期裂陷作用,为北西—南东向和近南北向的引张作用;(3)压裂谷阶段裂谷萎缩引起的垂向下陷运动。  相似文献   

5.
通过井下的详细勘查和显微镜下鉴定,对广西龙湾铅锌矿床的矿石组构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矿区矿石构造主要为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网脉状构造和斑杂状构造;结构主要为结晶作用和交代作用形成的结构,其次为固溶体分离作用、结晶物质重结晶作用和压力作用形成的结构.同时将成矿期次分为沉积成岩期、中低温热液成矿期和表生氧化期,其中热液成矿期是矿床的主要成矿期.根据矿物组合特征,将成矿划分为五个成矿阶段,分别是黄铁矿-石英-方解石阶段、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阶段、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阶段、石英-方解石阶段、氧化物阶段.矿物的生成顺序为黄铁矿1-闪锌矿(黄铜矿1)-方铅矿-黄铁矿2-黄铜矿2.最终确定龙湾矿床为受构造活动控制的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叠生改造型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6.
运用盆地分析方法,着重研究了武当山块北缘晚震旦世—早古生代沉积盆地的构造沉降问题.构造沉降分析表明:晚震旦世属盆地同裂谷期沉降阶段;早、中寒武世为被动式衰减热沉降阶段;晚寒武世—中奥陶世为构造上升阶段.  相似文献   

7.
南岭地区的脉型钨锡矿床几乎都与本区的燕山期花岗岩有密切的关系.燕山期花岗岩常以多阶段复式岩体产出,钨锡成矿主要与同期晚阶段侵入的小岩体有成因联系.本区北东向和东西向区域性大断裂控制着复式岩体的主要空间分布,其次级构造或派生构造则是控制晚阶段补充侵入的成矿花岗岩体定位的构造,也是控制矿田、矿床定位的构造.脉型钨锡矿床的成矿裂隙是控制矿田、矿床定位的断裂构造之次级裂隙和派生配套裂隙,其力学性质以剪切为主,兼具剪张或剪压复合的特征.它在成矿前、成矿期和成矿后的发展演化常表现出继承性活动的特点.在成矿期的继承性活动使裂隙多次张开充填成复脉.这也是矿床出现“王牌脉”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吉林海沟金矿控矿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海沟金矿是大型石英脉型金矿床 ,矿体严格受走向NE -NNE的断裂构造控制 ,控矿构造应力作用方式有三种这一状况 ,阐述了其成矿期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为NE向。说明控矿断裂构造在成矿阶段的应力处于张扭性状态 ,此应力状态有利于矿液充填、沉淀。并指出该区NE -NNE向断裂北端—海沟背斜的倾伏端是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川西坳陷断裂活动期次、热流体性质和油气成藏过程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川西坳陷中生代陆相地层中的众多油气藏成因,与该坳陷由持续构造沉降折向脉动性隆升的重大构造逆转事件,以及隆升过程中多期次断裂活动和流体运动密切相关。通过对充填不同期次构造裂缝和溶蚀孔洞的次生石英和方解石标型特征、ESR年龄测定、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和密度、沥青包裹体反射率,以及氧碳同位素分析的综合研究,结合众多前人研究成果,认为:该坳陷自早白垩世至中新世的断裂活动可划分为燕山晚期早幕(I期,125~110Ma)和晚幕(Ⅱ期,94~82Ma)、喜马拉雅早幕(Ⅲ期,63~53.7Ma)、喜马拉雅中期早幕(Ⅳ期,45~21.6Ma)和晚幕(V期,14.9Ma)五个主要期次;在渐趋开放的体系中,沿各期次构造裂缝运移的热流体以继承性发展演化的载烃油田水为主,但在Ⅱ期和Ⅳ期晚时混入有深部高盐度地层水;构造裂缝为油气运移、聚集和成藏作用提供了重要通道条件;相关的成藏过程为I期石油窗阶段,Ⅱ期原始油气藏阶段,Ⅲ期原生油气藏破坏和早期次生油气藏阶段,Ⅳ期次生油气藏主要成藏阶段,V期“浅层远源次生”天然气藏阶段,Ⅳ期和V期为最重要的2个关键成藏期。  相似文献   

10.
研究表明,皖北奥陶系古岩溶可划分为沉积岩溶作用期、风化壳岩溶作用期、埋藏岩溶作用期、构造岩溶作用期和二次埋藏岩溶作用期;其岩溶类型主要有沉积岩溶、风化壳岩溶、埋藏岩溶或压释水岩溶和构造岩溶或热水岩溶四种类型;其岩溶岩包括岩溶沉积岩和岩溶改造岩两个大类,并可进一步划分出8个亚类和5个子亚类.  相似文献   

11.
结合普光地区的地质构造特征,探讨普光气藏的成藏史及演化史,得出了其三期成藏模式: 印支-燕山早期古原生岩性油藏阶、燕山中期构造-岩性复合古气藏阶段和燕山晚期~喜山期气藏调整改造定型阶段。  相似文献   

12.
云南文山地区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是祖国的南疆大门,历史上,文山的交通十分落后。为弥补陆地交通的不足和适应战争的需要,在民国时期,文山、广南、富宁、马关、砚山、丘北、麻栗坡七县或修过飞机场、飞机跑道,或有飞机降落,但多数飞机场在修建过程中半途而废,仅有文山、广南机场勉强能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先后在文山州砚山县平远镇、盘龙镇修建了现代军用和民用机场,实现了文山地区交通史上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13.
基于概率神经网络的机组状态多步预报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决由单步预报递推运算获得的多步预报存在的预报误差的迭代累积问题,提出了相空间动力学轨道的相似多步预报概念,利用概率神经网络合理分配相似算子,构造了多步预报的概率神经网络结构.然后,以模拟振动数据比较了单步预报神经网络、多步预报神经网络和多步预报概率神经网络的预报能力,并预报了燕山石化大机组停车概率的变化趋势,实践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多步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认识高陂矿区构造特征入手,分析了矿区构造演化过程。文章认为,高陂矿区的褶皱主要是高陂向斜,后期形成了较多次一级褶曲;区内存在三类断层:滑覆断层,边界逆断层,小型断层。印支晚期主要形成三条滑覆断层;燕山早期形成高陂向斜,东西边界断层,次一级褶曲,小断层;燕山中晚期形成南北边界断层,并使高陂向斜南高北低。  相似文献   

15.
用有限元法模拟了埕岛地区中、古生界燕山、喜山两期构造应力场。研究结果表明 ,燕山期构造应力场应力值变化大 ,断裂活动强烈 ,产生的裂缝大部分为大裂缝。从裂缝性质和分布看 ,北部和西南部易产生张性裂缝 ,东南部易产生剪性裂缝。喜山期应力值变化小 ,且断裂活动逐渐停止 ,使微裂缝大量发育 ,主要分布在埕岛地区的北部和南部 ,这些地区是较好的油气开发区。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吕凤矿区构造特征分析,探讨了该区构造演化过程,即印支晚期主要形成二条滑覆断层;燕山早期形成吕凤背斜;燕山中晚期形成南北边界正、逆断层及岩浆岩,并且使该区构造复杂化。  相似文献   

17.
渤海湾地区中西部中生代构造特征及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周边露头资料、盆内钻井资料及地球物理资料,以板块构造理论为基础,以构造演化阶段论和活动论为指导,采用构造解析法对渤海湾地区中西部中生代各期构造变形场、构造应力场及沉积盆地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渤海湾盆地中西部中生界可划分为4个构造层:印支期构造层、燕山早期构造层、燕山中期构造层及燕山晚期构造层。成盆期主要经历了早中三叠世大型陆内坳陷盆地、早中侏罗世河湖沼相中小型坳陷盆地、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陆内小型裂陷盆地及晚白垩世隆起背景上形成的小型坳陷盆地等。造山期经历了印支晚期(T3)准造山作用、燕山早期(J2末)强烈造山作用及燕山晚期(K2)准造山作用3个演化阶段。中生代构造样式以挤压褶皱、逆冲构造及张性正断裂为主,其次发育横向调节构造。燕山运动早期对本区作用最大,奠定了本区北北东向的构造体系。中生代构造演化型式与欧亚板块东部的伊佐奈畸板块的相对运动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利用Ro及古地温等资料重建地层的方法,对四川盆地燕山期古构造的演化过程进行分析,恢复其古构造格局。四川盆地燕山运动的主要构造发育期是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最终形成了三隆三拗的构造格局,即龙门山山前古隆起、川中古隆起、华蓥山-川东南古隆起和川西拗陷、川北拗陷、川鄂拗陷,3个拗陷连在一起形成了以川中、川东南隆起为中心的西、北、东半环状的拗陷的围绕,龙门山山前隆起带则沿龙门山分布。该构造格局的形成,特别是形成的燕山期古隆起对于油气的富集有很重要的指向性,同时对于陆相红层次生气藏的形成也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燕山石化区妊娠期女性碘营养状况,为预防碘缺乏或碘过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尿液碘测定试剂盒,对妊娠期妇女尿液中碘的浓度进行检测.结果:燕山石化区妊娠期女性碘缺乏率占30.88%,碘过量率较低,占0.35%.结论:本地区孕妇对碘营养状况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需要加强干预.  相似文献   

20.
以江西铅山红芽芋试管苗为材料,探讨不同取材部位、不同预处理剂、不同酸解离时间和不同改良卡宝品红染色时间对江西铅山红芽芋试管苗染色体制片的影响,以期为江西铅山红芽芋的起源、演化及遗传育种提供一定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切取江西铅山红芽芋试管苗根尖,在室温下用0.1%秋水仙素+0.002mol/L 8-羟基喹啉混合溶液预处理4h,然后在60℃条件下用1 mol/L盐酸解离15 min,最后用改良卡宝品红染色5 min,此时染色体制片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