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机械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不同方式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32例(38例次)急性左心衰病人分3组,I组18例次采用高尖喷射呼吸机(HFJV),II组10例采用双相气道内正压呼吸机(BiPAP),Ⅲ组10例次采用紧急气管插管接纽帮100 Ei型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同时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结果:I组14例抢救成功,有4例需改用Ⅲ组方式进行,Ⅱ组有7例抢救成功,1例在进行BiPAP治疗突然出现心跳骤停,经I期心肺复苏失败死亡,有2例需改用Ⅲ组组方式进行机械通气治疗,Ⅲ组经治疗有5例临床治愈,另5例动脉血气分析均有改善,但因原发病严重,其中有2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2例风湿性心脏病,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本组共有6例死亡,病死率为18.77%,非心源性的急性左心衰全部抢救成功,结论:根据不同临床情况采用不同方式的机械通气治疗,能及时有效缓解急性左心室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及呼吸功能障碍,有利于心衰改善,是抢救急性左心室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急诊科及ICU常见急症,最常见的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症是呼吸衰竭,也是中毒致死的最主要的原因。本文就我科15例有机磷农药重症中毒的呼吸衰竭病人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抢救的过程护理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3.
探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阻肺急性发作期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选取甘肃省秦安县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所收治的36例慢阻肺急性发作期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作研究组(26例)和对照组(20例),研究组行无创机械通气,对照组行有创机械通气,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变化和并发症情况;通气治疗30min后研究组血氧分压上升、二氧化碳分压下降的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平均通气和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01);研究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阻肺急性发作期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病人经阿托品和胆碱脂酶复能剂治疗胆碱能危象消失后,迟发性神经病变发生之前,以呼吸肌麻痹和/或颅神经麻痹为突出表现的疾病状态[1],称为中间综合证(IMD)因本综合证主要累及呼吸肌,属外周型呼吸衰竭,若救治不当,严重者可迅速致死.现将我科收治的17例IMS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尤以农村多见.经口及呼吸道吸入进展迅速。如果抢救不及时,病死率很高,本文阐述了急性有机磷中毒有机磷毒作用机理的研究,关于三个时相的神经毒作用的认识,胆碱能危象,中间综合征,迟发神经毒性,目前主要措施仍然是清除毒物、应用特效解毒药物、血液灌支持综合治疗,但是疗效仍不尽如人意,通过急性有机磷中毒有机磷毒作用机理的了解,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无创性机械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竭病人中的效果观察。方法将30例运用无创性机械通气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干预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加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恐惧的程度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配合治疗的程度。结果干预组病人,恐惧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配合治疗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减轻无创性机械通气病人的恐惧,减少减轻并发症,提高其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无创性机械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竭病人中的效果观察.方法将30例运用无创性机械通气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干预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加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恐惧的程度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配合治疗的程度.结果干预组病人,恐惧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配合治疗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减轻无创性机械通气病人的恐惧,减少减轻并发症,提高其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炎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2例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患者,治愈8例,死亡4例.结论:一旦考虑ARDS诊断,应立即给予以机械通气为中心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无创性机械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竭病人中的效果观察.方法将30例运用无创性机械通气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干预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加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恐惧的程度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配合治疗的程度.结果干预组病人,恐惧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配合治疗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减轻无创性机械通气病人的恐惧,减少减轻并发症,提高其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采用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 MV)治疗开胸术后呼吸功能衰竭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35例开胸术后应用MV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呼吸机机械通气的气道管理情况.结果:35例患者均成功应用呼吸机机械通气予以呼吸支持,结合药物治疗后顺利撤机恢复自主呼吸.结论:开胸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在护理上应密切监测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气道湿化、预防感染及加强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无创正压通气(NIPPV)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重度呼吸衰竭或伴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患者中的价值,为更好地选择NIPPV的临床应用适应症提供依据。方法对79例COPD并重度呼吸衰竭或伴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的患者使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动态观察NIPPV治疗前和治疗后2—4h、24h、3d及5d动脉血气、意识、治疗后患者的转归、NIPPV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79例患者经NIPPV治疗,与治疗前比较,68例患者PaCO2明显降低、pH升高,均脱机出,有效率达86.1%;7例改为有创通气,4例放弃治疗。结论BiPAP无创通气是治疗COPD并重症呼吸衰竭或伴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患者的有效手段;意识障碍并非无创通气的绝对禁忌。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早期无创机械通气在老年重症肺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符合无创机械通气条件60例,比较患者治疗前、治疗6h后的呼吸、心率、PaO2、Pa02/FI02;上机时间、生存率以及x线胸片对比。结果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患者呼吸窘迫症状缓解,Pa02、氧合指数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率明显下降,呼吸困难减轻,比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上机时间(6±4)d,胸部x线胸片示病灶明显吸收46例,其中8例因治疗效果欠佳改用气管插管行有创机械通气,7例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死亡。结论对于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早期应用无创通气,可以迅速纠正缺氧,改善临床症状和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比较高频振荡通气(HFOV)和常频通气治疗新生儿气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HFOV组18例,常频组15例,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氧合参数、呼吸机参数的变化及X片变化。结果HFOV组治疗6h后通气氧合情况明显好转,OI下降至(7.67±3.36)(P〈0.05),PaO2升高至(77.66±16.65)mmHg(P〈0.05),PaCO2下降至(41.02±4.30)mmHg(P〈0.05);治疗24h后吸入氧浓度(FiO2)、氧合指数(OI)明显降低,气胸吸收时间(54.06±24.04)h;与常频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OV治疗新生儿气漏氧合改善更快,短时间内氧浓度及OI下降更快,气漏吸收更快,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探讨固尔苏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疗效。把自2005年2月至2008年12月在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儿科住院的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68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固尔苏治疗组30例,对照组38例,通过疗效对比,结果显示:治疗组应用固尔苏1-3h后内呼吸困难症状明显改善,应用呼吸机及给氧时间明显缩短。住院天数明显缩短,日后随访发现后遗症发生率明显下降。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固尔苏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疗效显著。大大提高了早产儿肺透明膜病救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阴式子宫肌瘤核除术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核除术对比,探讨二者在临床上应用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间,我院阴式子宫肌瘤核除术患者40例(治疗组)及同期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核除术的患者40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治疗效果和术中情况、术后恢复状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体温情况,治疗组为(66±21)min、(336±73)ml、(37.8±0.5)℃;对照组为(62±24)min、(314±84)ml、(38.6±0.2)℃,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平均术后排气时间(18±8)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5±0.5)d ,平均住院费用(5200±315)元与对照组(32±6)h、(5.8±0.6)d、(6450±460)元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所收集资料的患者均随访6~12个月,腹痛、不规则流血、腹胀等症状明显改善,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核除术比较,两者均为微创手术,阴式手术更为广大患者所接受.结论:两种微创手术因阴式手术不开刀、无腹部瘢痕,恢复快,价位低,深受广大患者及医生的青睐,是微创手术中首选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有创-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和循环功能的变化,评价该法的生理效应 方法 选择接受机械通气的COPD合并呼衰患者13例,待符合拔管条件后,拔除气管插管,改用经面罩压力支持通气+呼气末正压通气(PSV+PEEP) 分别于基本符合拔管条件下的机械通气时,以及拔管后3h条件下测定患者的呼吸和循环功能的变化 结果有创通气向无创通气转换过程中,循环呼吸参数的变化无显著差异性(p>0 05) 结论 有创-无创机械通气撤机过程中,患者的呼吸和循环功能稳定,顺利实现有创性机械通气向无创性机械通气治疗的转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MWO技术)经前方微创入路治疗肱骨粉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9月~2012年3月我科室运用MIPO技术治疗17例粉碎肱骨骨折(AO分型:B型10例C型7例),所有病例均采取闭合牵引复位,经肱骨前方肌肉隧道置入LCP板,C臂机透视力线满意后固定,术后指导患者功能锻炼。结果本组17例患者术后随访18-24月,平均21月,骨折4-6月均一期愈合,平均5个月愈合。1例术后出现桡神经麻痹症状,术后10周完全恢复,1例患者因合并肱骨近端骨折,钢板位置较高,发生肩峰撞击综合症,物理治疗后好转。按Neer评分,肩关节活动优9例,良7例,差1例,优良率(94.1%)。结论运用MIPO技术经前方入路治疗肱骨粉碎骨供破坏少,固定牢靠,骨折愈合率高,无需暴露桡神经,这是非常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8.
赵珂 《科技信息》2008,(6):45-47
IMS(IP多媒体子系统)用户不再使用传统的E.164格式的电话号码,而是使用SIPURI。可是因为受到电话终端设备本身的限制,一些电话用户无法直接拨打由字符组成的SIPURI。因此,在现有的解决方案中,用户还是需要继续使用E.164格式的电话号码,然后由网络将其号码翻译成SIPURI,再在网络中进行路由。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可以让用户直接拨打SIPURI,而不需要从E.164号码再进行转换。主叫用户可以通过email、即时消息或者手机短消息的方式输入被叫方的SIPURI地址,然后将其发送到IMS网络中。IMS网络中的应用服务器收到这个消息后,将被叫方的SIPURI地址取出。然后应用服务器可以先回叫主叫用户,待主叫用户接听电话后,应用服务器即可通过被叫方的SIPURI连接到被叫方.实现主叫方到被叫方的通话过程。  相似文献   

19.
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矿井通风系统评价指标的权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茹馨  谢贤平  韩孟微 《河南科学》2012,(10):1525-1529
运用层次分析法,根据行业标准中的通风系统鉴定指标,构建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系统评价指标结构模型,并最终确定矿井通风系统评价指标的权值及排序.三类指标的排序及权值为:安全可靠性(0.637)→合理性(0.258)→经济性(0.105);九个评价指标的排序及权值为:作业环境空气质量合格率(0.272)→风速合格率、风质合格率、风量供需比(0.131)→扇风机效率(0.120)→有效风量率(0.115)→年产万吨耗风量(0.062)→单位有效风量所需功率、单位采掘矿石量的通风费用(0.0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