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依据山区自然坡降、水热等条件,提出了多种集水面和温室的梯级规模化开发的设计思路,对主要的技术指标集水量、需水量和温室建设面积等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2.
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而火力发电厂燃煤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火电厂二氧化碳的捕集再利用再一次成为全球关注的主要问题。该文主要介绍了燃煤电厂CO2捕集工艺技术,主要包括CO2分离、工艺流程、吸收液和吸附剂的选择等,并介绍了碳捕集回收再利用工艺。  相似文献   

3.
利用支持向量机核函数linear,polynomial,radial basis function和sigmoid,通过粒子群算法对惩罚参数c和gamma寻优,建立农业大棚温室温度预测模型.试验结果表明:通过粒子群算法设定惩罚参数c为14.392,gamma为0.01时,得到的P_RBF预测模型对由24个测试时间所测数据组成的训练集拟合程度达90.849%,对加入随机影响因子的由5个测试时间所测数据组成的预测集拟合程度达90.545%,显示该预测模型具备相当的鲁棒性;P_RBF模型对温室内温度预测具备相当的可靠性,可以准确预测温室内温度变化趋势,解决温室控制系统中温度难以预测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基于机理模型的现代温室湿度系统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室模型定性地描述了在特定温室结构、材料的条件下,温室作物生理过程和室外气候相互作用的过程.温室湿度不仅受温室外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环境因子影响,而且与作物蒸腾作用等生理过程相关.基于能量和物质平衡理论,从辐射、通风、水气、热交换等基本过程综合得出温室湿度小气候模型,研究温室湿度动态系统的各影响因素,分析小气候模型的特点.在小气候模型基础上,推导并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有效性,为研究温室输入输出建模以及控制提供了充分的模型依据.实验证明,机理模型能在一定程度上模拟温室湿度动态系统,为研究人员更好地种植作物以及温室控制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戚晓冬  杨世凤  王慧聪 《科技信息》2013,(8):162-162,164
温室是设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对干湿球湿度计的原理进行了研究,并依托该理论设计出了一套完整的温室温湿度智能测控系统。运用两个DS18B20传感器分别作为干球和湿球,利用综合查表法和三插值法,实现对温室内湿度的检测。利用单总线可挂接多个DS18B20温度传感器的功能,实现了一台下位机即可完成温室温湿度的多点检测,与传统系统相比降低了温湿度多点检测的成本。依托计算机的强大计算功能,运用虚拟仪器开发软件LABVIEW开发出能够集对下位机进行控制、数据记录、显示为一体的上位机系统。采用PID控制算法与开关量控制相结合的控制方式,使温室内温湿度能够稳定的保持在设定范围内。在整个系统中加入了硬件抗干扰模块和软件抗干扰设计,使系统更加稳定的运行。  相似文献   

6.
基于PIC的温室自动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温室环境调控自动化程度不高的现状, 设计了基于 PIC16F877 单片机的温室自动控制系统,介绍了温室控制的硬件组成及工作原理,给出了软件流程图.该系统采用模糊控制方法对温室的主要环境因子,如湿度、温度、光照度及CO2气体等进行智能控制,且可通过串行通信实现远程控制,提高了温室控制的自动化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白垩纪期间发生了众多重大地质事件,如大规模火山活动、大洋缺氧事件、大洋红层与富氧作用、生物群重大辐射和更替、超静磁带出现、白垩纪末生物群集绝灭事件等。同时,白垩纪是地质历史中极端温室气候的典型代表,已被国际地球科学界视为研究地球系统科学的范例,被称为“白垩纪世界”。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对温室中主要环境因素温度、湿度、光照、CO2浓度等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策略,介绍了温室环境控制特点和建立环境控制数学模型方法,分析了各控制算法的特点,探讨了目前在温室环境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全球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全球气候变暖日益显著,已成为各国政府和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减少二氧化碳(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对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十分必要、非常迫切.在人类活动排放的CO2中,火电厂是最大的集中排放源.同样,火力发电行业也是我国CO2的主要排放源,将是未来减排CO2的主要对象.本文对可实现火力发电过程大规模减排的CO2捕集与封存技术进行了综述,包括主要的技术原理、工艺路线等内容,还涉及了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如不同捕集技术的优缺点、封存技术的可靠性等.  相似文献   

10.
氢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在中国的应用前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分析电动汽车和氢动力汽车在中国的应用前景,使用从油井到车轮的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以煤基原料提供动力的电动汽车和氢动力汽车的循环的生命周期化石能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看,未采用CO2捕集与封存技术时,电动汽车在生命周期化石能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方面优势明显。随着CCS技术的大规模商业化,氢动力汽车的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将优于电动汽车,但这需要以生命周期化石能消费的增加为代价,中国政府有必要加大对电动汽车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基于国内外对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监测研究的基础,总结并探讨了水库水域生态系统中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常用测量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对比分析了各种监测方法的适用性及优化措施,对我国形成系统的水库水域生态系统温室气体监测技术导则提供重要参考,为我国绿色水电和可持续发展水利水电建设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黄瓜植株生长量与温室内CO2浓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时间的延长,栽培黄瓜的温室内CO2最高浓度、放风前CO2浓度都呈下降趋势,而温室内CO2浓度的下降速率则不断增大.温室内CO2下降速率与植株叶面积呈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竖向荷载下日光温室钢骨架承载力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宁夏地区农村温室种植经济的发展,钢骨架日光温室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调研,采集了宁夏地区日光温室钢骨架的典型结构形式及结构参数.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一系列有限元模型在竖向荷载作用及不同结构参数条件下,日光温室钢骨架的承载力与变形特点的变化.提出不同形式的支座及其对钢构件的约束程度将使日光温室钢骨架承载能力产生较大的变化,支座刚度越大,承载能力越高.在3种杆件中,增加下弦杆直径的同时应使腹杆直径接近下弦杆直径是提高日光温室钢骨架承载能力的最佳措施.为宁夏地区日光温室钢骨架设计及制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浅谈白杨河引水工程项目区水土流失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工程属于建设类项目,只进行工程建设期的水土流失预测。依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工程建设期划分为施工准备期、施工期、自然恢复期三个时段。白杨河引水工程水土流失预测范围包括:白杨镇水库施工作业区、输水管道施工作业区、沿线建筑物施工作业区、施工道路区、高压线路区和施工营地区。  相似文献   

15.
在引进各地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山西实际,山西省农科院高粱研究所科研人员在大棚的科学建设、沼气的配套应用、无公害黄瓜栽培技术等方面探索出一套以黄瓜为主的冬鲜菜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在实际生产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公路工程湿软黄土路基施工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并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正确评估各公路工程湿软黄土路基施工方案所产生的能耗和碳排放,对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从原材料的获取到施工项目的完成,采用相应的能源和碳排放评估模型,结合国内外的清单数据及规范定额,评估安临公路工程中3种湿软黄土路基施工方法(水泥搅拌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EPS轻质路堤)的能耗和碳排放.对比分析之后,进一步阐明3种湿软黄土路基施工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7.
秦皇岛地区的木兰科植物及在园林中的应用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秦皇岛地区的木兰科植物资源,并对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资源进行总结。秦皇岛地区野生分布的木兰科植物资源有天女木兰和北五味子等2种,露地栽培的木兰科植物有望春玉兰、玉兰、紫玉兰、二乔玉兰、广玉兰、马褂木、杂交马褂木等7种,温室栽培有白兰和含笑。结合原产地温度和海拔分析,有8种木兰科植物有望在秦皇岛地区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18.
开发利用煤层气可以从根本上保障煤矿安全生产,避免煤层气这种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还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大气环境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系统地阐述了晋城矿区煤层气的赋存、抽采及利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
克鲁兹王莲的露地栽培及引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孔德政  李文玲 《河南科学》1999,17(3):272-277
通过对克鲁兹王莲引进及引种地自然条件的比较及物侯期、发芽情况、开花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克鲁兹王莲在郑州地区通过前期温室催芽,一年生露地栽培,种子水藏越冬,就可达到自繁自育的目的,把克鲁兹王莲一年生栽培的理论北限线向北推移了700公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