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与此同时,人类社会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严重挑战。随着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城市垃圾越来越多,文中对城市垃圾的处理方式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刘秀红  卢秀丽  李宁 《科技信息》2013,(13):151-151
城市化加速发展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由于人口的急剧膨胀、资源的过度利用、环境的过度污染,引起人们对生态城市的关注。本文阐述了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紧迫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上海信息化》2013,(10):28-34
智慧城市是全球城市化演进和信息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交汇,是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和知识经济发展的产物.上海正处于转型发展阶段,同时面临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紧缺等诸多问题,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不仅能促进云计算、物联网、新能源材料等高新科技的发展,也可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物流、医疗、建筑、环境、社区等方面的深化应用催生一大批新生业态. 2011年,《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1——2013年行动计划》提出,要通过三年持续推进,基本形成"基础设施能级跃升、示范带动效应突出、重点应用效能明显、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相关产业国际可比、信息安全总体可控"的良好局面,为上海信息化整体水平继续保持国内领先、迈入国际先进行列奠定坚实基础.时值2013上海智慧城市体验周活动开幕之际,当下上海智慧城市工作进展如何,值得一一盘点.  相似文献   

4.
今日的地球,人类面临着一系列的危机,如厄尔尼诺效应、沙尘暴、人口膨胀、资源过度消耗、全球变暖、生态恶化等,而产生生态危机的根源正是人类自己。解决危机的唯一途径是改变人类现有的生存方式,而改变人类生存方式必须从基础做起,也就是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口膨胀、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等城市病也不断涌现,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日常的工作秩序和生活质量。我国城市病出现的原因主要有城市发展理念偏差、体制性弊端和滞后的基础设施建设等。树立"以人为本"理念,促进城市协调发展;消除体制性障碍,为城市发展提供动力机制;构建新型城镇体系,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有效预防和治理城市病。  相似文献   

6.
卷首语     
正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社会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城市问题,包括环境问题、人口增加导致的资源加速消耗、更加复杂的社会管理等。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智慧城市将是应对上述挑战、解决上述问题的良策。2013年,我国建立了一批智慧城市试点,将对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探索与实践验证,这是建立智慧城市试点的初衷。来自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三研究所张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过快增长.出现了社会物质要求;生产建设活动的快速增长.在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出现了资源过度浪费,生态环境质置严重下降等问题,特别是国土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各种不合理的工程建设活动,导致地质环境呈现不断恶化的趋势。使自然界生命所依赖的系统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人类面临着新的挑战,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历程.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经济行为。人们终于认识到:高消耗、高污染、先破坏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已不适应当今和未来发展需要,必须寻找一条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中央从1999年以来.连续四次召开“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就是要进行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唯一出路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相似文献   

8.
一、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紧迫性当前,我国小康社会建设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又面临一系列严峻的挑战: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能源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严重;经济结构不合理,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经济效益有待提高。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优势上的巨大压力,为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个大发展的时代,经济在发展,社会在发展,城市也在发展。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伴随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城市拥挤、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等都在困扰着我们。因此,城市的发展开始强调和谐与  相似文献   

10.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6月26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关于城镇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时指出,一些城市空间无序开发、人口过度集聚,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重城市建设、轻管理服务,"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必然会面临着各种“城市病”的挑战,特别是严重影响人民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的各种疾病的严峻挑战,如结核病、狂犬病、梅毒等曾经流行过的疾病卷土重来,艾滋病、SARS、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烈性传染病悄悄降临。在经历了非典疫情之后,我们每个人都对公共卫生安全和身体健康,有了更深刻、全面的认识,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海作为一个大型城市,人口多,密度大,拥有近2000万人口,人口密度为全国最高,2005年底,全市常住人口密度达2804人/平方公里;户籍人口中老龄化水平明显趋高。本市60岁及以上人…  相似文献   

12.
随着地球环境的日益恶化与资源的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等严重的生态危机正威胁着当代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整个人类社会正面临着严重的环境威胁,生态安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必须解决思维方式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起平衡发展的生态观。  相似文献   

13.
范煜瑾  张娜 《科技信息》2010,(5):295-295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口的迅猛膨胀,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全世界目前已有一半人口生活在城市中,因此城市生态环境将成为人类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中集聚了大量社会财富、物质财富和人类文明的几乎所有成果;同时也集中了当代人类的各种矛盾,产生了所谓的城市病。如城市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噪音污染;城市的基础设施落后、水资源短缺、能源紧张;城市的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住宅短缺、土地紧张等等。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城市所具有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功能的正常发挥,甚至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在我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可持续发展问题举足轻重,全球瞩目,因此,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城市建设的协调统一,就成为我国目前城市建设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刘颖倩 《广东科技》2011,(24):193-193
地铁具有运输效率高、人均资源消耗小、环境污染少、安全准时等优点。城市地铁的建设,不仅可以解决交通拥堵,而且它还象征着中小型城市成功向国际化大都市转型的重要标志,对城市经济发展,推动城镇化跨越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早在2002年,南宁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启动了南宁地铁项目的前期研究工作,历经几届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的非凡智慧,  相似文献   

15.
工业文明奠基者———英国,曾开创了近代的城市文明。在商业化和工业化的驱动下,英国人口迅疾从农业区向工业区迁移,人口急剧膨胀,引发了住房、就业、公共卫生、环境等"城市病"。英国城市化之路历经坎坷,然而英国以问题为先导,以渐进式、多管齐下的改革为特色,最终走出困境,探索出极具特色的整治城市病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大庆市生态城市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云慧  刘苹 《科技信息》2007,(32):320-320
随着大庆的社会经济加速发展,大量企业的建成、人口规模和城市规模的扩大,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等系列负面影响,已对城市本身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试图从加强环境保护、控制各种污染、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等几方面阐述建设生态城市的途径,把大庆建设成自然和谐、舒适宜人的绿色家园。  相似文献   

17.
有这样一组数字:未来20年内,中国将有3亿人口从乡村进入城市,221个城市人口有望超过100万;而在整个欧洲,只有30多个城市达到百万人口规模。在人口大量涌进城市之时,如何让城市生活变得更聪明、更智慧、更自由?如何有效缓解医疗、交通等公共设施日益承受的巨大压力?都将成为未来城市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相似文献   

18.
城市,是人类文明精华的汇聚之地,数千年来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光芒在此交相辉映。然而演进至今,城市却遭遇到各种前所未有的挑战:人口膨胀、饮食卫生、安全隐患、环境污染、交通拥挤……所幸的是,信息技术为改善城市生活、改变城市形象提供了一条解决之道。如今,站在"十二五"开局之年的门槛边,城市信息化又有哪些新方向呢?  相似文献   

19.
《科技促进发展》2013,(6):110-110
<正>编者按: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和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城市发展在城市规划、空间布局、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综合管理能力等方面均面临着严峻挑战。为应对因人口膨胀、住宅和交通拥挤、能源和水资源短缺、垃圾和空气污染所导致的人居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空前压力,2006年,我国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20.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通过系统结构探讨智慧城市构成的相关性,找出智慧城市建设带有普遍意义的四个基本路径,从而为"又好又快"建设智慧城市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