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分级和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获得窄分布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试样,对在叔丁醇溶液中经自由基聚合得到的PNIPA进行逐步沉淀分级(所用溶剂为丙酮,沉淀剂为正己烷或正庚烷),并用特性粘数、GPC进行表征.随沉淀剂在溶液中的比例增大,沉淀出来的浓相级分的分子量逐步降低.所得各级分PNIPA的分子量范围Mw为7×104~330×104,分子量分布指数Mw/Mn=1.2~1.5.  相似文献   

2.
采用了双梯度淋洗法对高分子量的聚丙烯酰胺(PAM)进行柱上制备分级,利用粘度法测定各级分的分子量,得到分子量的积分和微分分布曲线,由曲线可知其和未分级样品的相比较接近,表明分级方法可靠。同时发现PAM稀溶液的[η]与放置时间、超声波震荡时间均有关系。采用Brabender流变仪初步研究了PAM稀溶液的流变特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PVC/PBA(聚氯乙烯/聚丙烯酸丁酯)和PS/PBA(聚苯乙烯/聚丙烯酸丁酯)两种LIPN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动态力学等性能的测定,比较了它们的相容性和阻尼性能。实验结果表明PVC/PBALIPN的相容性和阻尼性能较PS/PBALIPN更好  相似文献   

4.
常林开  余守志 《河南科学》1999,17(4):370-373
用动态机械法(DMA)研究了聚氨酯/聚丙烯酸酯互穿事物网络(PU/PEAIPN)的动态机械特性,并分别与单纯的聚氨酯(PU)和聚丙烯酸乙酯(PEA)的动态热机械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玻璃化温度以下,PU/PEAIPN的DMA曲线振幅小于单纯的PU和PEA;当完全进入高弹态后,IPN的DMA曲线振幅大于单纯的PU和PEA。PU/PEAIPN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别比PU和PEA提高16.2和30.1度  相似文献   

5.
聚丙烯/聚丙烯酸正丁酯填充IPN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填充方法合成的第一聚合物网络为非交联的聚丙烯(PP)多孔网状结构,第二网络为交联的聚丙烯酸正丁酯(PnBA)的结晶/非晶共混体系的应力-应变力学性能和网络II弹性体组分PnBA对网络IPP组分的增韧作用,探讨了弹性体PnBA的交联剂用量、基质PP取向等因素对填充IPN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4-(4'-二苯氧)苯甲酮(DPBP),对苯二甲酰氯(IPC)为单体,采用低温亲电缩聚法合成了一系列分子量较大的聚醚酮醚酮酮(PEKEKK),讨论了各种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用IR,DSC,TG和WAXD等手段研究了该聚合物的相关性能、其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熔点分别为160℃和382℃.  相似文献   

7.
明胶的干燥温度,粘度和分子量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实验探讨明胶干燥温度对明胶粘度的影响,并从分子量分布和数均分子量变化的角度阐明这种影响的内在原因.实验结果表明:经室温干燥的活性胶、惰胶、复合胶和食用胶再经105℃干燥与只经室温干燥相比,其粘度上升;经室温干燥的PA胶再经105℃干燥与只经室温干燥相比,粘度下降.明胶经室温干燥后再经105℃干燥,随着干保温度的提高,明胶的分子量分布和数均分子量发生变化,导致宏观上明胶粘度的变化.活性胶、惰胶、复合胶和食用胶经105℃干燥后分子量分布向分子量大的方向变化,数均分子量变大;而PA胶经105℃干燥后,分子量分布向分子量小的方向变化,数均分子量变小.  相似文献   

8.
电位溶出分析法(P.S.A)可间接测定配合物稳定常数,本文根据这一方法原理,首次采用双通道FIA传递系统以及自制的静止电极壁喷式(wall-jet)流通池,分别用流动注射-电位溶出分析法(FIPSA)和P.S.A法测定了5种Re-EDTA配合物稳定常数,并导出了一组FIPSA法间接测定配合物稳定常数的公式。结果表明,间接P.S.A法测定配合物稳定常数的方法适宜于稀土配合物的研究,而对于FIPSA法,由于快速流体条件下,置换配合反应的不完全性及可精确控制其反应程度,使其能测定K_(MIy)与K_(MIy)相近的K_(MIy),优于P.S.A法。  相似文献   

9.
分子量分布对聚丙烯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分子量及其分布对注射成型聚丙烯样条的密度,结晶度、拉伸性能、冲击性能的影响,不同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的聚丙烯样品由化学控制降解制得,用数学方法分析了实验数据与分子量分布之间的量化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了聚氨酯(PU)/聚丙烯酸酯(PAA)类胶乳互穿聚合物网络(LIPN)粒径与原料配比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影响PU/PAALIPN的粒径的关键因素是亲水基团(COOH)的含量以及成盐率  相似文献   

11.
流变学方法预测纤维素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可行性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纤维素/NMMO溶液的流变数据预测了纤维素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并与凝胶渗透色谱法(GPC)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发现用流变学方法预测的纤维素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与GPC方法测得的结果是对应的。尽管流变方法得到的分布是正态分布,不能像GPC的结果反映一些纤维素的性质,但是用来对照分析纤维素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用不同浓度的纤维素/NMMO·H2O溶液,采用流变法测定纤维素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并与凝胶渗透色谱(GPC)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流变法测试时,尽管溶液浓度对测量结果有影响,但浓度越高,这种影响程度越小.因此采用尽量高的溶液浓度,可以得到更为稳定的结果.同时,当纤维素/NMMO·H2O溶液的浓度固定时,所测得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与GPC法测得结果大小是相对应的.流变法中,根据Tuninello的"稀释假定"理论,利用动态流变G'和G"的主曲线,计算出纤维素的相对微分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应用Wesslan函数适应法(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模型函数)计算出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多分散指数(PDI).  相似文献   

13.
相对分子质量分布(MWD)是聚合物产品重要的质量指标,目前实时检测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仍缺乏有效的方法.在聚合物研究中,高精度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实时检测方法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不同于其他文献中描述的方法,通过结合聚合反应机理和过程信息建立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混合模型来解决预测精度和实时性问题.首先利用催化剂各活性中心的分布函数加权叠加拟合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分布函数参数和工艺条件之间的关系可通过多输出支持向量机回归(MSVR)算法来描述;其次应用无约束非线性优化方法优化上述方法建立的混合模型的工艺条件;最后将建立的混合模型应用于乙烯聚合过程,验证了上述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Poly (L-lactide) was prepared by bulk polymerization of L-lactide at 140℃ in the presence of stannous octoate. The polymer produc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number 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Mn, weight 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Mw and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MWD (Mw/Mn)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tannous octoate was a high effective catalyst, and coordinated insertion mechanism of the reaction was proposed.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MonteCarlo方法研究了逆反应对线性缩聚反应产物分子量分布和反应动力学的影响.模拟结果说明有逆反应的线性缩聚反应产物的分子量分布仍服从Flory分布;逆反应对反应动力学有较大影响.模拟结果与用数值解析方法所得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6.
PET纤维-甲胺系统的化学应力开裂被归结为一种高聚物断裂破坏现象.具有不同热处理和力学处理历史的PET纤维分别在松弛和伸长状态下与30%甲胺水溶液相作用,并以扫描电镜观察其结果.一些试样的GPC曲线用于表征试样的分子量分布.作者从高聚物断裂的微观机理解释了所有实验结果并提出PET-甲胺系统化学应力开裂机理.认为决定材料应力裂缝几何的主要因素是材料在加工过程中形成的残余应力及其在材料内的分布和试剂对材料的渗透性能.  相似文献   

17.
采用5种不同截流分子量(MWCO)的超滤膜分离苹果果胶,系统考察了浓度、温度、pH值、剪切速率、糖和盐对不同分子量苹果果胶流变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苹果果胶溶液表观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增高而逐渐降低,随浓度增大而增大,表现为典型的剪切稀化型非牛顿流体;果胶液表观黏度与其分子量成正比,与溶液温度成反比;pH值对果胶液黏度影响很大;蔗糖对苹果果胶液的黏度起促进作用,而盐会明显降低胶体溶液的表观黏度.  相似文献   

18.
以天冬氨酸(A)和谷氨酸(G)为单体,在1,3,5-三甲苯(TB)和环丁砜(SUL)混合溶剂中,分别进行两者均聚及共聚反应,考察了溶剂配比、催化剂用量、单体配比、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产率、聚合物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的影响,并用FTIR和13C-NMR 对聚合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随着混合溶剂中TB含量增加、催化剂用量增加、反应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产率和聚合物的分子量均增加。但催化剂用量过多和反应温度过高对聚合是不利的。天冬氨酸的反应活性大于谷氨酸,两者可以进行共聚反应,产率、共聚物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随单体配料中A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不同A/G配比下得到产物的GPC谱图曲线为较窄的单峰分布,分子量分布指数(Mw/Mn,MWD)从1.34到1.87,数均分子量(Mn)范围从6000到11900。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正交偏振光、小角激光散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广角X光衍射、密度、双折射和切片技术,对工业用丝——IPP单丝的未拉伸丝的结构及其形态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球晶是IPP未拉伸单丝中主要的结构形式,并具有特殊的光学特性。在正交偏振光下,表征球晶特征的马尔托思黑十字图案只有在特定的位置上出现。当试样旋转360°时,黑十字共出现4次。熔体温度、挤出量、冷却介质和分子量等参数均要影响球晶的的大小。其中,冷却介质还进一步改变球晶的规整性。空气中冷却试样的消光图案不及水冷却试样清晰整齐。在球晶的结晶变体中,可以出现α晶、或是拟六方酝晶,以及两者的混合形式。同时,在IPP未拉伸单丝中,径向明显地显出结构差异,球晶尺寸,双折射等在横截面上都存在着分布。 IPP未拉伸单丝的这种结构特征,无疑要影响到它的拉伸性能和成品纤维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