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正交试验筛检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在检测厌氧反应器中的硫酸盐还原细菌时的最佳及适合的实验条件.结果显示,样品预处理较优的条件为:pbs固定3~4 h,乙醇脱水3 min;FISH技术检测环境样本中硫酸盐还原细菌的最佳实验条件为:杂交温度46℃,杂交时间2~3 h,洗脱液中NaCl浓度90mmol/L.FISH技术检测厌氧反应器样品中硫酸盐还原细菌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的优点,在研究环境微生物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大气微生物污染状况研究得出,齐市地区大气细菌主要由芽孢杆菌属(Bacillus)、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微球菌属(Micrococcus)、氮单胞细菌属(Azomonas)、奈瑟氏球菌属(Neisscria)和大肠菌群(Coli—form bacteria)等6个群属组成,其中革兰氏阳性菌占总菌数的88.4%,革兰氏阴性菌占总菌数的11.6%,变化规律为1,3月份芽孢杆菌为优势菌,9,11月份葡萄球菌为优势菌.  相似文献   

3.
通过实验测定了制胶废水的可生化性,比较了三种不同的生物处理法对制胶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制胶废水具有较高的可生化性,适于用光合细菌进行生物处理.用自固定化光合细菌处理制胶废水,在厌氧-好氧条件下废水的CODcr去除率比在单独厌氧或好氧条件下要高.在预处理和厌氧-好氧条件下,废水的CODcr总去除率达到97.7%,出水符合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4.
从健康的鸡、鼠、兔肠道内容物及胃内分离得到6株乳酸菌,通过单层平板扩散试验筛选出了3种有明显抑菌活性代谢产物的乳酸菌.用盐酸和过氧化氢对照实验,排除酸和过氧化物的干扰,用胰蛋白酶处理后抑菌活性明显降低,确定该乳酸菌能够发酵生产细菌素类抑菌物质.  相似文献   

5.
为了选育具有优良溶磷性状的溶磷细菌突变体用于磷细菌肥料的生产,使用紫外线作为诱变剂,对溶磷细菌Y2041进行诱变处理.通过平板初筛和摇瓶培养复筛,得到溶磷能力明显提高的突变体Y2041-01,该菌株溶磷圈直径(12.02 mm)与菌落直径(2.48 mm)比值达4.85,比出发菌株Y2041的平板溶磷能力(2.22 mm)提高118.47%.将Y2041-01在含有Ca3(PO4)2的无机磷培养液中培养5 d,有效磷含量达33.85 mg/L,比出发菌株Y2041(28.73 mg/L)的溶磷效果提高17.82%.通过传代培养,磷细菌突变体Y2041-01的溶磷能力可以稳定遗传.  相似文献   

6.
升流式厌氧固体反应器(USR)是fannion等人参照UASB反应器的原理开发的,用于以海藻为原料进行厌氧消化制取沼气.因为被处理的对象是固体,所以称为升流式厌氧固体反应器.该消化器不需要污泥回流和三相分离器,靠固体悬浮物(SS)的自然沉淀作用使SRT比HRT延长,从而提高了SS的消化率.  相似文献   

7.
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了肉豆蔻挥发油的化学组成.平板扩散法研究了肉豆蔻挥发油对6种细菌和6种真菌的抑菌活性,同时研究了高温对挥发油抑菌活性的影响和肉豆蔻挥发油对煮熟土豆的防腐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从肉豆蔻挥发油中分离并鉴定出31种化合物,主要含有肉豆蔻醚(35.84%),4-松油醇(19.36%),细辛脑(11.19%)等物质.挥发油对6种细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对6种真菌的抑制效果较弱.高温加热减弱肉豆蔻挥发油的抑菌活性.肉豆蔻挥发油对煮熟的土豆保鲜10d不变质.  相似文献   

8.
采用灭活大肠杆菌诱导法分离粘细菌,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并归类.并通过平板对峙法、肿瘤细胞毒性实验等检测粘细菌代谢产物的抑菌和抗肿瘤活性,RPHPLC分离抗肿瘤活性物质.分离得到一株粘细菌,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为黄色粘球菌,将其命名为Myxococcus sp.STXZ90(简写为STXZ90).抑菌试验表明,STXZ90对多种人类病原菌及鱼类致病细菌如产气肠杆菌、嗜水气单胞菌等具有较高的抑制活性;STXZ90发酵上清的甲醇粗提物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广谱高效的抑制肿瘤细胞活性,对Hep-3B,Hela和HUVEC等的最低半抑制浓度(IC_(50))为0.279~1.228 mg/L.对该甲醇粗提物进行RP-HPLC分离,得到2个较纯的单峰物质,体外肿瘤细胞实验结果显示该组分有较强的抑制肿瘤细胞活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能够分离到高效产氢的细菌菌株,我们提出了DF系列培养基配方,通过产氢细菌的分离和生长实验,确定了培养基的强还原剂为半胱氨酸,pH为6.通过对培养基对厌氧菌的分离数量、种类和培养基成分的分析,选择DF-1培养基为产氢发酵细菌的培养基.DF-1培养基对从活性污泥中分离的细菌计数的结果分别是1.1×10~(13)和1.5×10~(18)个/毫升.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饮用水处理系统中活性炭柱上获得六株细菌(编号为菌株1#-6#)的活性和降解有机污染物效能.采用微电极呼吸速率法研究细菌的呼吸活性.结果表明,2#,3#和5#三株细菌在所有实验检测条件下均具有较高的呼吸活性;降解预氧化松花江原水中有机物静态实验表明,六株细菌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能力大不相同,其中2#,3#和5#三株细菌的COD<,Mn>去除率为34.72%-43.72%,TOC去除率为46.24%-57.79%,体现出更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和底物降解能力,即具有更强的代谢活性.此外,研究结果也证实了通过微电极呼吸速率测定法筛选活性菌株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蒽醌染料废水色度高,可生化性差,治理难度大。本文通过对蒽醌类染料废水的专利及非专利文献进行调研整理,从物理法(吸附法、膜分离法、萃取法)、生物法(好氧法、厌氧法、厌氧-好氧联合法、新兴微生物或细菌吸附或降解法)、化学法(混凝法、化学氧化法、高级氧化法)三类方法介绍国内外蒽醌类染料废水处理方法的发展情况,以期为找到高效环保的处理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自来水厂除锰滤池Mn^2+氧化细菌的分离及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沈阳石佛寺自来水厂除锰滤池中分离得到了7株能够催化Mn^2+氧化的细菌,并就催化因子的分离作了尝试。结果表明,Mn^2+诱导催化氧化能力,催化活性因子在细胞上;培养基中的有机物浓度影响活性表达,有机物浓度升高,细菌生长加快,但活性表达被抑制。  相似文献   

13.
在饲料中加入有益活性微生物,在适当的温度、湿度和厌氧条件下,通过一定时间的培养(熟化)即为活性微生物饲料,简称活微饲料。制作活微饲料使用的有益活性微生  相似文献   

14.
花椒挥发油化学组成及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了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并采用气相扩散法、平板扩散法研究了花椒挥发油对6种细菌和5种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花椒挥发油主要含有烯醇及其酯类、萜烯类化合物,且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花椒挥发油对6种细菌和5种真菌的最低杀菌浓度(MBC或MFC):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25.00mL/L,大肠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和普通变形杆菌为12.50mL/L,沙门氏菌为6.25mL/L,黑曲霉、青霉、黄曲霉、酵母为12.50mL/L,根霉为25.00mL/L.高温加热减弱挥发油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原生质体制备液的种类、渗透压、PH值、酶解温度、酶量、细菌生长时期等条件对枯草杆菌原生质体化及其活性的影响。首次将Fodor等对巨大芽孢杆菌(B.megaterium)的原生质体制备液(HM)用于供试菌株,并经改良其渗透压,使再生率可达13.3%。经再改良,于HM液中加入适量的牛血清白蛋白,并同灭活的产气杆菌(E.aerogenes)混合后倾注再生平皿培养,可使再生率提高至32.4%,为进一步开展细菌细胞融合提供有益的资料。  相似文献   

16.
提高污泥厌氧消化效率的溶胞预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剩余污泥的厌氧消化既可以解决污泥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又可以实现污泥的资源化,是污泥处置的理想途径。为了提高厌氧消化过程的效率,各种溶胞技术被用于厌氧消化的预处理。详尽地介绍了各种化学、物理、生物溶胞技术的效果及研究现状。机械、臭氧、超声波、热处理等方法在国外已经得到了较好的应用,辐射法是新兴的预处理技术,其污泥的预处理机理、效果及经济可行性有待进一步探讨。投加能分泌胞外酶细菌的溶胞技术在经济合理、操作简单、对设备无腐蚀、环保节能等方面显示了较大的优势,为提高厌氧消化效率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调查一次性氧气湿化瓶使用中湿化液的细菌学分布.以普通氧气湿化瓶为对照组,采集ICU病房和老年病病房中湿化瓶使用前和使用后1~7 d的湿化液,进行细菌计数和细菌分离鉴定.对照组于使用后第2天就可检出细菌,一次性氧气湿化瓶组至第7天才能检出细菌,一次性氧气湿化瓶组细菌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共检出35株细菌,一次性氧气湿化瓶组共检出5株细菌,以条件致病菌为主.一次性氧气湿化瓶能降低污染,减少院内感染,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大豆根系和水稻根系土壤的微生物类群中,细菌数量最多,放线菌数量次之,真菌数量最少,且根系土壤微生物总数明显高于根外土壤微生物总数.对三江平原大豆根系和水稻根系土壤中的细菌进行分离,根据细菌个体特征、菌落形态特征及其生理生化特性进行初步鉴定.结果表明,大豆根系土壤中主要分布着芽孢杆菌属、黄单胞菌属、气单胞菌属、甲基单胞菌属、假单胞菌属、根瘤菌属6个菌属;水稻根系土壤中分布着微球菌属、黄杆菌属、根瘤菌属、奈瑟氏球菌属、葡萄球菌属5个菌属.同时,探讨了土壤部分理化性质对大豆和水稻根系细菌数量的影响,明确了根系细菌数量与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含量、pH等有一定的相关性,对今后大豆和水稻田间施肥,提高粮食产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升流式厌氧固体反应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升流式厌氧固体反应器(USR)是fannion等人参照UASB反应器的原理开发的,用于以海藻为原料进行厌氧消化制取沼气。因为被处理的对象是固体,所以称为升流式厌氧固体反应器。该消化器不需要污泥回流和三相分离器,靠固体悬浮物(SS)的自然沉淀作用使SRT比HRT延长,从而提高了SS的消化率。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污泥停留时间(SRT)及水力停留时间(HRT)对厌氧反应器处理低温污水效能的影响。实验采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处理低温(15℃)合成污水,发现甲烷产率、单位甲烷产率及COD去除率均随SRT的延长(由20至80 d)而提高。出水中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浓度、多糖与蛋白质的比例随SRT的延长而提高。HRT降低时(由12 h降至6 h),COD的平均去除率由85%提高至93%,甲烷产率增加。出水中厌氧代谢过程的中间产物及SMP浓度分别由15增至30 mg.L-1及32增至50 mg.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