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探究了温度和催化剂Fe、Mg、Co以及不同催化剂添加比对烟杆热解制氢影响,找出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温度的升高有利于气体产率和热解转化率的提高,700℃时转化率最高.随着负载Fe量的增加,气体产率逐渐增加,当添加量为w=15%时,转化率达83.19%.Mg催化剂能促进氢气的生成.对于复合催化剂,Fe-Mg催化剂体系使气体产率增加,且H2的体积产量在催化剂配比为15%Fe+0.8%Mg(质量分数,下同)时达到最大,为113.48 mL/g.在15%Fe+0.8%Mg催化体系上继续负载Co催化剂,随着Co负载量的增加,催化热解总转化率增加,添加比为15%Fe+0.8%Mg+0.9%Co时,总转化率达到最大,为84.31%,氢气的体积含量降低,因此Co催化剂的负载对氢气的生成不利.  相似文献   

2.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_2及不同质量比例的MoS_2/TiO_2复合催化剂,并对催化剂进行了红外和X射线粉末衍射光谱表征.以甲基蓝为目标染料污染物,利用催化剂对其进行了紫外光催化降解实验,研究表明复合催化剂MoS_2/Ti O2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光催化活性.催化体系在酸性环境中催化性能较好,利用抑制剂反应产生的空穴和·OH自由基对催化反应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3.
环氧/氰酸酯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K issinger法对环氧/氰酸酯体系进行动力学研究,得到了不同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活化能、反应级数和频率因子。研究表明:加入催化剂后各样品的固化反应活化能都有所降低,其中乙酰丙酮铜可使反应活化能下降30%,催化反应的级数为2;钛酸四正丁酯、二丁基二月桂酸锡和乙酰丙酮钴也能降低固化反应活化能15%以上,二丁基二月桂酸锡和乙酰丙酮钴能大幅降低固化反应温度。以钛酸四正丁酯、二丁基二月桂酸锡催化与不加催化剂的氰酸酯/环氧体系的固化反应级数均为1。钛酸四正丁酯催化氰酸酯与环氧树脂的固化交联反应是一步连续进行的,而以其他催化剂催化和不加催化剂的固化反应是二步交替进行的。  相似文献   

4.
对β-丙烯酰氧基丙酸甲氧基乙酯(自制)与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以及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乳液共聚合反应,考察了乳化剂的种类及用量对聚合反应的影响;不同硫化点单体对其转化率和凝胶含量以及分子量的影响及不同加料方式和反应时间对转化率和凝胶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阴离子型与非离子型复合体系作为聚合反应的乳化体系较为适宜,且采用氧化-还原体系(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较好;选择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可以得到高转化率、低凝胶含量的橡胶;采用滴加乳液法时聚合速度容易控制;IR、DSC对共聚物的分析表明该共聚产物可用来制备超耐寒丙烯酸酯橡胶.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各种动力学因素对同步互穿网络(SIN)形成的影响。方法 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FTIR)跟踪聚氨酯(PU)中NCO基团及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中 CC 基团特征吸收峰的变化,分别得到其转化率与时间曲线。结果与结论 研究了互穿网络中各组分与纯组分反应情况的差异;SIN中PU和PGMA反应均为二级动力学反应,其反应活化能分别为28.1和35.6kJ/mol;当改变PU催化剂时,根据红外跟踪得到转化率曲线,由转化率与凝胶点之间的关系对不同的凝胶顺序作出判定。  相似文献   

6.
以碳氢化合物作为还原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被认为是净化稀燃汽车尾气中NO的最有效途径之一.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In2O3/Al2O3氧化物催化剂,对其进行了BET、XRD、XPS及TPD表征. 在固定床反应器上用C3H6作还原剂,考察了不同焙烧温度,H2O及SO2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结果发现,催化剂的最佳焙烧温度为600 ℃,在反应温度为400 ℃时,NO最大转化率为95%. 水蒸汽存在下,NO转化活性温度窗口向高温方向移动,NO最大转化率下降到90%,对应的反应温度为450 ℃. 添加φ(SO2)=0.009%后,催化剂在低于350 ℃的区间还原NO的活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表现出促进作用. 当反应温度大于350 ℃后,催化活性明显下降,NO最大转化率下降到58%.  相似文献   

7.
硅氧烷低聚物改性EP固化机理及表面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EP的表面性能,利用合成的星型端硅氧烷低聚物(TPSi)对环氧树脂(EP)改性,通过溶胶-凝胶技术固化复合体系.研究了复合体系的固化机理及表面性能.结果表明:TPSi改性EP的复合体系中,存在着3种固化机理.当TPSi含量不超过30%时,3种不同机理固化反应的发生导致体系的相容性增加.与EP-胺固化样相比,改性后试样的临界表面张力增加.偶联剂(KBE-9103)的加入,TPSi改性固化体系表面张力增大.  相似文献   

8.
催化剂催化聚酯的大分子酰胺化反应制备尼龙6T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己二胺为原料,在溶剂环丁砜中进行大分子酰胺化反应制备一种半芳香聚酰胺(尼龙6T)。研究了不同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用量分别与产品的反应产率、酯-酰胺基团的转化率和特性粘度的关系,得到制备较高产率、酯-酰胺基团的转化率和特性粘度的尼龙6T产品所需的最佳反应条件,并进一步研究了催化剂催化大分子酰胺化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浸渍法制备了不同组成的Mg-Cu/SiO2催化剂,利用BET,XRD和H2-TPR等研究了该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及在NO+CO反应中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随着Mg含量的增加,活性组分Cu与载体之间的作用力逐渐增强,CuO还原温度逐渐升高.在NO+CO反应中,当Cu的含量是载体SiO2质量的2%,Mg的含量是载体SiO2质量的3%时,Mg-Cu/SiO2催化剂活性最高,250 ℃时NO生成N2的转化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10.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制备了聚苯乙烯/聚吡咯(PS/PPY)复合微球,以其为载体负载钼活性中心制备了PS/PPY复合微球负载钼系催化剂,系统研究了载体性质对负载型催化剂催化环辛烯环氧化反应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亲水性的负载型催化剂在以过氧化氢为氧源的催化体系中催化活性较高;聚合物的掺杂离子对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以硝酸铁为氧化剂制备的负载型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高,催化环辛烯环氧化的转化率可以达到90%.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由多元异氰酸酯和多羟基化合物制备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反应原理,深入研讨了泡沫塑料形成机制,并根据自身的实验研究阐述了混合催剂系统中叔胺和有机锡化合物的用量和比例对泡沫形成的影响,指出两类催化剂的用量和比例不是一成不变的,而要依据原料的品质,催化剂自身的活性和生产条件来研究确定。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的特点以及硫化反应体系化学流变学的复杂性,介绍了硫化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各种形式,通过考虑剪切速率和交联程度对粘度的影响,在第一修正Tanner本构方程的基础上,推导出适于硫化反应聚合物熔体的粘度计算式和本构方程。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半干法制备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的反应动力学过程,讨论了不同温度、反应物料配比、催化剂用量等反应条件对淀粉醚化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反应温度,反应速率明显加快,反应程度与体系黏度的变化并无直接关系,淀粉阳离子化反应符合二级动力学的反应机理,阳离子醚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_(?)=76.5 kJ/mol.醚化反应速率随着体系中醚化剂和催化剂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但副反应也逐渐加剧.  相似文献   

14.
间苯二胺固化环氧树脂凝胶现象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环氧树脂凝胶固化是一个复杂的化学过程,树脂的凝胶时间是影响其固化特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将Flory凝胶点理论与固化反应动力学相结合,实现了对树脂凝胶时间的预测,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相当吻合,固化剂的结构和活性对树脂的凝胶固化起着重要作用,间苯二胺与树脂等比配制,所得固化环氧 脂的玻璃化温度最高,并运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和红外光谱对固化脂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以R/S PLUS黏度计研究了水性环氧树脂/水性胺加聚过程的流变性能,讨论了水性胺(HF或HG)、温度和时间对流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HF和HG能有效地与水性环氧树脂产生加聚反应.升高温度,初期30 min的黏度是先降而后快速上升;延长时间黏度先升而后趋于一平衡值.水性环氧树脂、水性胺及加聚产物都是非牛顿流体,其流变行为随温度、时间和剪切速率的变化而变化,且符合Herschel Bulkley和Casson流变模型.并用动态力学热分析和热重分析研究了固化膜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聚马来酸阻垢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马来酸酐为原料,通过氧氢为引发剂,水相法合成聚马来酸,改变催化剂硫酸铁(Ⅲ)铵的用量和反应温度,获得了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温度与溴值,粘度,阻垢率的关系,探讨了该聚合物的溴值和粘度对其阻垢性能的影响,同时对聚合物的用量与阻垢性能的关系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Two new sorts of fiber optic sensor are designed.Firstly, the variation of refractive index of resin surrounding the embedded fiber optic was mean to observed by measuring the speckle spatial spectrum at the end-face of the fiber optic.Secondly, it is proposed to measuring the change of thickness of the laminate by using fiber optic microbend attenuation.The experiment results measured by the fiber optic sensors are given.The first sort of sensor was found to be able to detect the viscosity process of the resin matrix during cure process includeing the minimum point of viscosity, the gelation point and the end point of cure process; the second sort of sensor could detect the course of change of the thickness of composite laminate pressed by operation pressure.It is benefit for us to optimize the operation technology and to establish the intelligent monitoring system about curing process of composites for the reason that the viscosity process and the change course of the thickness of laminate can be monitored.  相似文献   

18.
采用动态扭振法研究HTPB/TDI体系的固化过程,获得体系在80,90,100,110℃下时扭矩随固化时间变化关系,发现HTPB/TDI的固化过程分为3个阶段:第1个阶段为液态到凝胶点阶段;第2阶段为凝胶点到高弹态阶段;第3阶段为硬化点到固化终点阶段.根据Flory凝胶化理论计算得到HTPB/TDI体系在TPB催化时固化反应活化能为1.58 kJ/mol,与傅里叶变温红外法根据Arrhenius公式求得的41.98 kJ/mol基本一致.通过ATR漫反射红外对HTPB/TDI胶片进行氢键分析,证实的确发生动态扭振法所得到的固化第3阶段.   相似文献   

19.
Two new sorts of fiber optic sensor are designed.Firstly, the variation of refractive index of resin surrounding the embedded fiber optic was mean to observed by measuring the speckle spatial spectrum at the end-face of the fiber optic.Secondly, it is proposed to measuring the change of thickness of the laminate by using fiber optic microbend attenuation.The experiment results measured by the fiber optic sensors are given.The first sort of sensor was found to be able to detect the viscosity process of the resin matrix during cure process includeing the minimum point of viscosity, the gelation point and the end point of cure process; the second sort of sensor could detect the course of change of the thickness of composite laminate pressed by operation pressure.It is benefit for us to optimize the operation technology and to establish the intelligent monitoring system about curing process of composites for the reason that the viscosity process and the change course of the thickness of laminate can be monitored.  相似文献   

20.
利用奥氏粘度计研究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柠檬酸铝交联体系在反应过程中的粘度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 ,不同浓度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与柠檬酸铝在交联反应过程中的粘度主要呈现 3种形式的变化规律 ,对应形成3种形式的交联体系。低聚合物浓度 (低于 10 0mg/L)的交联体系 ,发生形成交联聚合物线团的反应 ,形成交联聚合物溶液 ,是交联聚合物线团在水中的分散体系 ;高聚合物浓度 (高于或等于 10 0 0mg/L)交联体系发生网状交联反应 ,生成网络结构整体凝胶 ;弱凝胶体系 (10 0~ 70 0mg/L)是上述两种体系的过渡状态 ,可同时发生交联聚合物线团反应和局部网状交联反应。对于一定聚合物浓度范围的交联体系 ,当反应过程中生成浓度较大、但仍有一定独立性的交联聚合物线团时 ,该体系出现明显的剪切稠化现象。考察了该交联体系出现剪切稠化现象的程度和浓度范围 ,并利用粒子簇理论对剪切稠化现象进行了初步探讨。交联体系在反应过程中的剪切稠化现象初步验证了不同聚合物浓度交联体系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