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红枫湖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1年1月至2011年10月,每季度一次对红枫湖水库浮游植物及环境因子进行采样调查,结果显示:红枫湖水库中假鱼腥藻(Pseudanabaen limnetica lauterborn)细胞密度全年保持在107cells/L以上,占浮游植物总丰度的72%~80%,在浮游植物群落中占有最主要的优势,这是2011年红枫湖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最显著特征。调查研究后发现,2011年红枫湖水库的水温(WT),pH,溶解氧(DO)等环境因子与浮游植物的丰度显著相关,但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利用CANOCO4.5软件研究向海与查干湖湿地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差异性,并结合湿地补水水环境化学因子的差异性,分析湿地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差异性的成因.结果表明:向海与查干湖湿地的地理和气候等环境条件相似,其水环境化学因子均存在污染,查干湖湿地水环境化学污染程度较严重;两个湿地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分布相似,均为蓝藻门丰度最大,查干湖湿地检出浮游植物种类及优势种均偏少,各门检出种类数量存在一定差异;pH、总磷(TP)、生化需氧量(BOD5)和碳酸氢盐为影响向海湿地浮游植物分布的主要水环境化学因子,而pH、TP、总氮(TN)、溶解氧(DO)和BOD5为影响查干湖湿地浮游植物分布的主要水环境化学因子;湿地区域土地利用程度及补水来源是向海与查干湖湿地水环境特征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存在显著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白洋淀入淀河流府河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水质现状,于2020年夏季对府河5个采样断面的浮游植物进行了定量调查,并基于浮游植物的优势种、密度、生物量和群落多样性指数对府河夏季的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府河夏季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111种属,群落组成以绿藻门、硅藻门为主,其次是蓝藻门,优势种包括微囊藻(Microcystis sp.)、小环藻(Cyclotella sp.)、细小平裂藻(Merismopedia minima)、冠盘藻(Stephanodiscus sp.)和集星藻(Actinastrum hantzschii).各采样断面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的均值分别为13.51×106 ind/L、5 748.8×10-3 mg/L,各采样断面浮游植物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的均值分别为2.36、3.25和0.59,显示夏季府河浮游植物的多样性较高.根据浮游植物的优势种、密度和生物量,夏季府河整体水质状况为中-富营养;根据H、D值,夏季府河整体水质状况为β-中污染;根据J值,夏季府河整体水质状况为轻度污染,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夏季府河水质状况为轻-中度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4.
为揭示“渔光互补”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以灌湖水库上湖和枫林水库(均安装光伏板)、灌湖水库下湖和西潭水库(均未安装光伏板)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采样分析了光伏板对水库浮游植物种群结构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4座水库均处于富营养化状态。水库安装光伏板后,浮游植物的密度和生物量均增加了,但是对浮游植物的种类和丰富度影响较小。光伏板对浮游植物的特征影响较大,浮游植物的香农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显著增加。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光伏板遮挡强光直晒和减缓水体降温,并在富营养化条件下有利于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5.
滇池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滇池外海选取8个样点, 调查分析主要的环境因子和浮游植物群落的季节和年际变化, 并识别其相关关系。在滇池共检测出浮游植物6门49 属84种, 其中绿藻门的种类数最多, 占59.2%, 其次是蓝藻门, 占16.67%, 硅藻门占5.95%; 全年蓝藻门占优势, 春季隐球藻(Aphanocapsa sp.)占优势, 其他季节微囊藻(Microcystis sp.)占绝对优势。研究结果表明: 1) 藻密度和生物量的季节变化不一致, 与藻类组成的季节演替以及不同藻类的生物量大小存在较大差异有关; 2) 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H)较小, 季节变化不显著; 3) 藻密度和生物量与TP正相关, 与 NO3-和N:P负相关; 而H与TP负相关, 与NO3-和N:P正相关; 4) 营养盐是影响浮游植物群落分布的关键因子, 滇池最重要的优势种微囊藻的密度和生物量与pH、NH4+和TP浓度正相关, 与NO3-、N:P、TN、DOC和TOC的浓度负相关。推测除环境因子外, 绿藻、硅藻等优势度较小的藻类受其他生物因素的影响较大(如种间竞争和捕食等), 掩盖了环境因子对藻类的真实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揭示黔东南州水库水体富营养化特征,以2019年黔东南州6个县(市)城市饮用水源水库监测数据为基础,对水库营养盐变化趋势、水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及水库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黔东南州6个水库TN、TP浓度在春季和夏季较高,氮磷浓度比(TN/TP)关系主要表现为磷限制状态。水体富营养化因子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COD_(Mn)与WT(P0.01,r=0.435)呈显著正相关关系;TP与SD(P0.05,r=-0.235)呈显著负相关关系;TN与DO(P0.01,r=-0.488)呈显著负相关关系;SD与Chl-a(P0.01,r=-0.308)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根据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进行评价,黔东南州水库水体综合富营养状态处于中营养水平,全年未出现富营养状态,水质处于良好,富营养状态指数从高到低依次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重庆彭水棣棠河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方法】在2018年1月对棣棠河3个采样点的浮游生物及水质的理化因子状况进行了调查和采样。【结果】浮游植物共计4门17属41种,其中以硅藻门(Bacillariophyta)种类最多,优势种为模糊直链藻(Melosira ambigua)和颗粒直链藻(Melosira granulata);平均密度为3×10~5个·L~(-1),平均生物量为209.16mg·L~(-1);Shannon-Wiener指数(H′)、Pielou指数(J)与Margalef指数(D)分别为3.078,0.975和4.677。浮游动物共计3门11属13种,优势种为前节晶囊轮虫(Asplanchna priodonta);平均密度为10.67个·L~(-1),平均生物量为0.193mg·L~(-1);H′,J和D分别为2.038,0.965和2.141。相关性分析表明,棣棠河浮游生物的多样性指数与溶解氧含量、温度、总磷含量和总氮含量呈统计学意义上的正相关关系(p0.05),与pH、化学需氧量、悬浮物含量、电导率和溶解固体总量呈统计学意义上的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研究河段水质为清洁型,营养程度为贫营养型。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长江江苏段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演替及其环境因子关系,揭示《长江大保护》后长江江苏段生态环境环境变化,于2020-2021年期间对江苏段12个采样点进行4次采样,对该段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水文水质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基于NMDS(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对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总鉴定浮游植物6门58属135种,以硅藻门、绿藻门、裸藻门、蓝藻门为主。(2)浮游植物平均密度变化为,生物量为,季度变化趋势为夏>秋>冬>春,硅藻为组成主体。(3)NMDS分析发现,夏秋季节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组成相似,冬春季节群落结构相似,、电导率是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环境因素。(4)不同河段结果显示,、磷酸盐是影响其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环境因素。结合长江大保护和江苏省健康河流政策表明,针对长江的保护措施有利于长江苏段浮游植物的生长,可为长江江苏段水生态环境保护及生态修复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贵州草海湿地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22年夏季对贵州草海湿地浮游植物进行调查。结果表明,2022年夏季草海湿地的浮游植物有8门51科104属,其中绿藻门(Chlorophyta)种类最丰富,其次是硅藻门(Bacillariophyta)和蓝藻门(Cyanophyta)。浮游植物丰度平均值为18.82×106 cell·L-1,各采样点之间差异较大;从浮游植物优势属和丰度看,均是蓝藻和绿藻占绝对优势。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 RDA)结果表明,草海湿地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主要受总氮(TN)、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总磷(TP)、有机碳(TOC)、悬浮物(TSS)等影响。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和丰度评价结果表明,2022年夏季草海湿地处于富营养状态,为中度污染水平,水体有发生微囊藻水华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山区河道型水库山口岩水库浮游植物种类、优势种、群落多样性和丰度时空变化,于2016年10月中旬(秋季)、2017年7月中旬(夏季)对山口岩水库开展了2次野外调查,采用相关性分析山口岩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理化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山口岩水库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14目22科38种,其中,主要由绿藻门、蓝藻门、硅藻门组成;2016年10月中旬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16科27种,2017年7月中旬共鉴定出6门17科24种。夏季浮游植物丰度显著高于秋季,夏季优势藻类为微囊藻、鱼腥藻、美丽隐球藻,秋季优势藻为微囊藻、美丽隐球藻、华美色金藻、点平列藻、长肋根管藻,优势藻类季节性变化主要受温度的影响;夏季浮游植物丰度水库中游下游上游,夏季优势藻类和理化因子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可能受总氮总磷的影响。山口岩水库浮游植物秋季群落Shannon指数(H)、均匀度(J)、丰富度指数(M)均高于夏季,采用多样性指数法、丰富度指数法和优势种指示法评价水质,评价结果基本一致,山口岩水库整体水质2016年秋季为α-中污染,2017年夏季为重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