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对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在设计拆分阶段和使用阶段的性能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桁架钢筋的异形机电一体化叠合板的合理设计方案,有效提高叠合底板的整体刚度,进而提高叠合底板的开裂荷载,降低挠度极值;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桁架钢筋混凝土各类叠合板在设计、生产、施工、使用全过程的性能的影响,为深入理解装配式建筑的叠合板拆分与应用提供了相关实践经验与技术支持,并为准确设计和理论评估此类结构形式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预制带肋底板混凝土双向叠合板的工作特性,分析了当前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双向叠合板的正交构造异性特征,依据正交各向异性板理论,采用荷载叠加法,求解了均布荷载作用下四边固支双向叠合板挠度及弯矩的解析解.引入等效跨度比的概念,对双向叠合板的边长进行修正,将其简化为各向同性板来计算,提出了四边固支双向叠合板的简化弹性计算方法.举例介绍了按照四边固支双向叠合板的等效跨度比查用各向同性板弹性计算系数的线性插值法,并与级数解析方法对比,结果表明:2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吻合良好,完全能够满足工程设计要求,该简化弹性计算方法准确可行.  相似文献   

3.
吴学辉  丁永君 《甘肃科技》2009,25(12):109-111
剖析了当前预应力混凝土双向叠合板在理论分析和设计应用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该种叠合板的工作特性,并考虑材料的非线性、叠合板各向异性等因素,采用非线性有限元程序,分析并模拟了单向预应力混凝土双向叠合板在均布荷载作用下加载直到破坏的过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预应力带肋板和预应力带肋叠合板的抗弯受力性能,为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以及数值模拟分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预应力带肋板与叠合板,分别对预应力带肋板与预应力带肋叠合板进行均布加载试验,并采用ABAQUS软件进行模拟与试验数据对比,通过试验数据、试验现象分析力学性能.结果净跨4 640 mm的预应力(肋宽:120 mm、肋高:70 mm)带肋板在预应力度λ=0.47,施工荷载2 k Pa作用时,施工期间不需要加设支撑,可以满足承载力、挠度和变形要求;预应力带肋叠合板的最大跨度通过计算可以达到5 100 mm.预应力带肋叠合板的挠度、裂缝在达到使用荷载时均满足要求.预应力带肋叠合板的结合面没有出现起皮、错层现象.结论新型的预应力带肋叠合板具有制作工序简单、整体性能良好的优点,且板上所凸起的肋取代了常见叠合板结构中的桁架筋,既节约了大量钢筋,又能够满足施工过程中的吊装要求.  相似文献   

5.
预制带肋底板混凝土双向叠合板(简称双向叠合板)呈正交构造异性板特征,工程设计不能直接沿用现浇板的查表法进行弹性计算.针对正交构造异性特征影响的均布荷载作用下四边简支双向叠合板的弹性计算,采用正交构造异性板理论求解挠曲面基本微分方程,得到了挠度及弯矩表达式,通过形式变换,引入等效跨度比,将双向叠合板等效为双向同性板进行计算,提出了双向叠合板的简化弹性计算方法.通过编程计算得到强、弱方向刚度比为2和0.5时不同跨度比下双向叠合板的跨中弹性系数,与基于等效跨度比查双向同性板得到的弹性系数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准确可行.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比较叠合板拼接构造试验的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验证了该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通过一个双向板算例,分析了格构钢筋在叠合板受力过程中起到的作用。结果表明:采用界面单元和脱层分析来模拟叠合板是可行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拟合良好;格构钢筋对于叠合板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承载力有明显提高,且板的延性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叠合板的2个问题,提出用钢筋桁架来解决这2个问题的方法,并用ANSYS程序分别对新型叠合板和普通叠合板进行了分析,比较了计算效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预应力叠合板工程应用中两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一方面通过增设钢筋桁架增加叠合前预应力薄板的刚度和承载力以增加其适用跨度;另一方面通过钢筋桁架提高预应力薄板和后浇混凝土交接面的抗剪承载力,并利用空心成孔管减轻叠合板自重。首先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新型叠合板在叠合前的刚度和承载力计算公式,通过足尺模型试验验证了钢筋桁架提高预应力薄板刚度和承载力的效果,并初步验证了理论分析所得刚度和承载力公式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不同预制板截面高度与叠合后截面总高度比例对叠合结构力学特性的影响,利用ABAQUS软件对比例为0.6、0.5和3/7的叠合板进行有限元分析.模拟结果表明,该比例的变化对后浇层受压混凝土的"应变滞后"和钢筋的"应力超前"等叠合结构的典型力学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的研究为叠合结构的设计和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针对现有叠合板的不足,研制出了一种新型预制带肋钢筋桁架叠合板.方法通过对3块预制带肋钢筋桁架叠合板和1块预制钢筋桁架叠合板进行三分点静力加载试验,并利用有限元软件对4个试件的施工阶段、使用阶段进行模拟计算,研究在使用阶段荷载下该新型叠合板的受力特征、裂缝开展规律、破坏形态和在施工阶段预制底板的受力性能.结果有限元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该种板型叠合板具有良好的抗裂、抗剪性能,刚度和承载力也满足规范要求.结论施工阶段预制底板的版型对挠度的影响较大,该种板型可以解决预制底板在施工阶段挠度过大的问题.带肋钢筋桁架叠合板兼具现浇板整体性好和预制装配式叠合板施工速度快的优点,可以达到节约钢筋、降低板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在商丘至周口高速公路施工中,某合同段出现了20m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竖向裂缝的现象,此事引起了业主、监理、承包商各方的高度重视,对预制厂预制的全过程进行了调查分析,查阅了有关试验资料,对施工工艺做了详细了解,找出了产生裂缝的原因,提出了改进措施,使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表面裂缝得到了控制,有效地防止了混凝土表面裂缝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2.
新型装配整体式预应力楼盖的整体性能研究与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新型预制预应力空心楼板实验研究,在新型楼盖中采用新型的板板连接和梁板节点。并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计算的结果与实验结果的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新浇筑的混凝土与老混凝土界面的抗拉强度对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较小,新型预应力楼盖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具有较好整体工作性能的结论;然后对一个预制空心楼板的装配整体式楼盖模型进行侧向加载,分析计算了其平面内刚度,同时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这种新型楼盖结构的整体性能、宏观破坏模式,得出新型装配式楼盖具有替代整体现浇楼板或普通预制板 后浇面层楼盖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3种工况模拟地震作用下板下墙体的破坏,研究高性能水泥复合砂浆钢筋网(HPFL)薄层作为板的叠合层对预制空心楼盖板整体性加固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板下不同位置支撑墙体破坏后,试件按空心板横向悬挑板受力,板端部产生向下挠曲,空心板横向悬挑长度为2块板宽(1 000mm),叠合层与空心板未发生剥离;HPFL作为预制空心板的叠合层能有效提高预制空心楼盖板的整体性,使空心板在水平面的2个垂直方向都连续,成为水平面内任意向刚度接近无穷大的横向构件,使得结构的整体性及抗震性能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拼缝构造对密拼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叠合板受力性能的影响,提出一种增强型密拼缝构造,并设计了3组叠合板试件的抗弯性能试验.试验对各组试件的承载能力、刚度、破坏形态、裂缝和变形性能进行系统性研究,并分析拼缝叠合板的拼缝传力性能和预应力叠合楼盖的双向受力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增强型密拼缝连接能够提高叠合板的垂直拼缝方向的抗...  相似文献   

15.
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双向楼板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单向楼板和双向楼板进行了空间受力全过程分析,并通过改变预应力筋配置进行了参数讨论,分析结果说明,相对于钢-混凝土组合单向楼板,组合双向楼板的承载力可以提高133%,刚度可以提高66%,而施加预应力后,承载力还可以继续提高,钢-混凝土组合双向楼板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16.
李峰 《河南科学》2001,19(2):184-186
装配楼板顺板裂缝是预制装配式楼板结构特别是住宅工程中普遍存在的通病,通过分析研究楼板之间协同工作及变形,建立了楼板之间的混凝土铰接模型,探讨了顺板裂缝机理,提出解决顺板裂缝的建议方法。  相似文献   

17.
韩旭强 《山西科技》2009,(4):133-135
古交市大川河桥为后张法预应力空心板,文章阐述了空心板预制和张拉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8.
四边简支矩形单向预应力双向叠合板的弹性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当前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的工作特性,根据弹性薄板原理,按正变异性板推导出了四边简支单向预应力矩形板的弯距分配公式,最后运用实例验证了这种弹性设计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阐述开发一种钢筋砼双向密肋夹心(空心)叠合板,将预应力空心板技术与双向密肋楼板结构优势有机结合,设计其结构形式,分析其计算方法,并通过实践计算及经济比较,论述推广钢筋砼双向密肋夹心(空心)叠合板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现浇钢筋混凝土加劲肋空心管无梁楼盖是一种新型的钢筋混凝土空心楼盖体系,针对这种楼盖进行了平行管向和垂直管向的简支板带试验,以分析加劲肋空心管楼盖在这两个方向上的承载力、刚度等受力性能.通过试验测试了加劲肋空心管楼盖在简支支承情况下的内力分布状况,研究了构件的裂缝、变形、承载力和破坏形态.试验研究表明,加劲肋空心管楼盖在两个垂直方向上的承载力及刚度差别并不大,且加劲肋空心管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和提高了结构的受力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