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1 毫秒
1.
运用硝化反应的动力学理论,建立了用邻硝基甲苯生产三硝基甲苯时末段硝化反应动力学数学模型.采用蒙特卡洛法和拟牛顿法进行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通过适当改变工艺条件,可以用邻硝基甲苯代替甲苯生产三硝基甲苯,并能够提高产品的得率,从而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采集近海养殖水体在实验室进行无机氮(NH_4~+-N,NO_3~--N,NO_2~--N)的连续测定,并设定不同温度进行培养,研究水体的硝化作用动力学.结果表明,硝化作用属于连串反应;近海养殖水体中的硝化作用、以及其亚硝化、硝化的分步反应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总反应速率受亚硝化的影响较大.硝化作用反应速率常数、以及亚硝化、硝化的分步反应速率常数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温度越高,NH_4~+的残留率越低,水体中的硝化作用以动力学控制为主.实验还测得该水体的活化能为7.363×10~4J·mol~(-1),硝化作用速率方程为,温度系数Q_(1)为3.02.  相似文献   

3.
在对硝化基础反应动力学和反硝化基础反应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中的同步硝化反硝化反应动力学模型。通过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运行的实验数据和模型推导,求得的硝酸盐饱和常数KNO3要远远高于传统单级反硝化过程中的硝酸盐饱和常数,从量化的角度解释了同步硝化反硝化现象。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硝基氯苯动力学的研究,为根据市场变化适时调节邻位、对位硝基氯苯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氯苯硝化反应为液液相反应,在硝酸-硫酸-废酸体系中,研究了氯苯硝化反应的反应过程,根据反应传质情况推导了氯苯硝化反应的动力学模型,并通过实验测得了氯苯在上述体系中硝化反应的宏观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5.
考察了温度对处理氨氮较高的河水的两级曝气生物滤池系统中硝化反应的影响.春季温度的快速升高导致了氨氮去除率的降低。但当水温不低于5℃时,温度升高对硝化反应并没有负面影响。短期温度变化对硝化生物膜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温度升高对长期适应于低温(0.5℃)的硝化生物膜活性影响很大,但对于适应于常温(15℃)的硝化生物膜并没有表现出热不稳定性效应。用模型表示温度对曝气生物滤池中硝化反应影响时,必须认真考虑冷适应反应,低温下温度对硝化反应影响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金属硝酸盐可以对芳香族化合物进行硝化反应,文中主要研究了Menke条件下金属硝酸盐对甲苯的一段硝化,以硝酸铜为例研究了醋酐用量、反应温度及溶剂性质对产物得率及异构体比例的影响,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供一个关于一段转化炉的设计方法。采用区域法计算炉子的温度分布,计及管内反应动力学,对流传热和压力降,本文建立了微分方程组。用Newton-Raphson法解非线性方程组。计算结果与生产装置较好地吻合。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一套简单的储能醇合反应的实验装置,并利用该装置研究了该反应动力学的某些问题.探讨了反应温度条件、反应循环次数、固体颗粒大小、反应床层厚度、温度和压力等对醇合反应速率的影响,提出了宏观反应的两段模型假定.  相似文献   

9.
深床过滤中的生物反硝化动力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深床过滤过程中的生物反硝过程,构建了相应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反硝化脱氮中的传质及生物反应过程对反应动力学的影响;实验结果证实了升流式深床过滤过程中的生物反硝化反应动力学级数在1/2~1级之间,并与所建动力学模型基本吻合.图2,表1,参9.  相似文献   

10.
采用热重分析法对生物质裂解焦油的燃烧过程进行了研究 ,探讨了生物质油的燃烧特性及升温速率对燃烧温度的影响 ,并根据微分热重曲线 ,建立动力学模型 ,计算燃烧反应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 ,生物质油的燃烧过程可分成 3段 ,其动力学模型可用 3个一级反应表示  相似文献   

11.
固体酸催化剂和载体上芳烃的选择性硝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硝化研究的重要意义之一是探索更具选择性的方法。该文讨论了应用同体酸催化剂和载体,在醋酐存在下,采用硝酸盐和载体硝酸盐硝化甲苯和氯苯的选择性.8种金属硝酸盐中,硝酸铜表现好的硝化特性。层状粘士较沸石分子筛、杂多酸盐等是颇具前景的芳烃选择性硝化催化剂和载体.四氯化碳和甲苯为较好的溶剂介质.阻此条件,甲苯和氯苯的划邻硝化产物比例分为1.2和5.6,较之硝硫混酸的结果(甲苯0.6,氯苯1.8).其对位硝化能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HZSM-5催化剂上硝酸酯对烷基苯的选择性硝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HZSM-5催化剂上硝酸酯硝化烷基苯的区域选择性,以满足绿色硝化反应环境和经济双重要求。实验发现反应具有高对位选择性。在硅铝比为62.2的HZSM-5催化剂上,以硝酸正丙酯硝化甲苯、乙苯、正丙苯和叔丁基苯时,产物邻对比例能分别达到0.38、0.33、0.30和0.12,较甲苯硝硫混酸硝化的1.63显著降低。在所选择的几种硝酸烷基酯中,甲苯对位选择性硝化能力按硝酸正丙酯、硝酸异辛酯、硝酸异丙酯  相似文献   

13.
酸性皂土催化剂上硝酸对烷基苯的区域选择性硝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芳烃硝化反应研究的目的是建立更具有选择性的硝化方法,以满足环境质量发展要求,在酸性皂土固体酸催化下,应用硝酸硝化甲苯、等烷基苯时,能够提高烷基苯的地位选择性硝化能力,邻对硝化产物异构体比例分别为0.60、0.39、0.42和0.11较经典硝化方法结果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4.
Rotating drum biofilters (RDBs) could effectively remove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from waste gas streams. A mathematical model was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mass transport and mass balance equations in an RDB,the two-film theory,and the Monod kinetics. This model took account of mass transfer and biodegradation of VOC in the gas-water-biofilm three-phase system in the biofilter,and could simulate variations of VOC removal efficiency with a changing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porosity of the media due to the increasing of biofilm thickness in the biofilter. Toluene was used as a model VOC. This model was further simplified by introducing a coefficient of the gas velocity and ne-glecting the water phase due to the complexity of operating conditions. The equations for the biofilm phase,gas phase,and biofilm accumulation in this model were solved using collocation method,ana-lytic method,and the Runge-Kutta method separately. A computer program was written down as MATLAB to solve this model. Results of numerical solutions showed that toluene removal efficiency in the RDB increased and reached the maximum values of 97% on day 4 after the startup,and then de-creased and remained at 90% after 5 more days of operation. Toluene concentration was high at the outermost layer where more than 70% toluene was removed,and was low at the innermost layer where less than 10% toluene was removed. The dynamic removal efficiencies from this model correlated reasonably well with experimental results for toluene removal in a multi-layered RDB.  相似文献   

15.
以甲苯为原料,通过硝化、还原、酰化、甲基化合成了莱敏拉唑中间体2-甲基-N-甲基-N-(2-甲基苯基)-丙酰胺。  相似文献   

16.
β沸石对NO_2选择性硝化甲苯的催化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二氧化氮为硝化剂,在氧气存在的液相反应中,比较了不同类型的分子筛及杂多酸等固体酸对甲苯选择硝化的催化性能。Hβ沸石的硝化催化活性和对位选择硝化的选择性均高于其它催化剂。用Fe3+,Mg2+,Zn2+和B3+等进行离子交换、用盐酸和NaAlO2进行脱铝及补铝等处理对Hβ沸石的催化性能影响不显著。随着离子交换使用的NaAc溶液浓度增加,Hβ沸石催化硝化甲苯的性能逐渐降低。Hβ沸石的最佳焙烧温度为550℃。增加催化剂用量和延长反应时间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对p-MNT的选择性。提高反应温度有利于提高反应速率及对硝基甲苯的选择性,但过高温度导致副产物增多,降低收率。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导以甲苯为起始原料经硝化、还原、氧化、缩合及环化、酰化等十步合成标题化合物。该化合物在磷酸缓冲溶液中其酰胺键可被水解,水解前后:溶液的克分子消光系数相差98.6倍,因而可用作某些酰化酶测定试剂。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测定。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不同的热载体C,Al2O3以及上述载体添加催化活性组份Ni时在微波加热与普通电炉加热的条件下对焦油模型化合物甲苯进行裂解实验研究,考察了不同加热方式、催化活性组份与不同热载体对甲苯裂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微波加热与普通加热相比,对甲苯的裂解无明显影响,但对积C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当甲苯的进料浓度为4.86~5.80 g/Nm3,空时为0.124~0.125 s,对不同床料微波加热时裂解率为26.24%~55%,而对于普通加热时,在650℃下,与微波相同的床料下普通加热的裂解率为66.02%~100%;催化活性中心体Ni对其载体有明显催化选择性;甲苯在裂解的同时,有少部分甲苯向芳香族程度增加方向进行了转化。  相似文献   

19.
单质硫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的测定与关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结晶析出法测定了单质硫在甲苯、环己烷和正辛烷溶剂中的溶解度。单质硫在3种溶剂中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以在甲苯溶剂中效应最明显。分别用理想溶解度模型、Apelblat模型及经验式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关联,结果令人满意。比较而言,Apelblat方程关联的效果最好,平均相对误差小于5%,最大相对误差均小于10%。实验得到的溶解度数据和关联结果对单质硫的分离、提纯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