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数学如何联系实际,这已是一个老问题了。我自1945年从浙江大学毕业,在担任一年的中学教师之后,又回到浙大陈建功先生的班上作助教,为他管理函数论课(实变和复变)的习题,照顾他的研究生的学习。对自己的工作,我感到很满意。  相似文献   

2.
 谢庭藩(图1)是浙江大学函数论学派的传人之一。他先后师从陈建功、华罗庚、徐瑞云等先生学习与研究数学,特别是在陈建功与华罗庚两位大师的指导下,继承浙江大学数学学派的"学习理念",学术思想不断创新,在三角级数、函数逼近论、运筹与优化、分形及其应用等方向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今日科技》2010,(5):25-27
竺可桢、钱学森、茅以升、严济慈、苏步青……在浙江科技馆西边的一个展览区,中国科技史上泰斗级的350余张名录镶满了十几面墙。这350余名科学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元素“浙江”——他们是浙江籍的,在浙江工作、学习过的院士;其中80%是浙江本土人。来到省一级重点中学——杭州高级中学,校史陈列馆的院士墙上展示了47位院士的风采:马叙伦、陈达、陈望道、陈建功、潘天寿、徐匡迪……  相似文献   

4.
介绍陈建功教授的主要数学教育思想及其成就,结合相关文献对陈建功教授的数学教育思想、原则和数学教学研究方法进行剖析,阐述他对我国数学教育的贡献,其中包括数学教育的基本原则、对当时我国数学教育现状的建议,以及借鉴外国教育经验,扬长避短;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数学讨论班"教学模式;等等.以期对我国当前数学教育、教学模式、教育未来的发展给出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浙江省副省长毛光烈在省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来浙访问的香港大学校长徐立之一行,与来宾就如何促进科技体制改革,推进香港大学浙江科学技术研究院的建设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毛光烈对徐立之在任香港大学校长期间,促成港大与浙江的科技合作作出的积极贡献表示感谢。他说,在浙江与港大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在临安青山湖科技城设立的"香港大学浙江科学技  相似文献   

6.
2002年10月16日,履新浙江的习近平同志出席了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启动仪式。次年春天,他在专题调研科技工作时表示,这是他到浙江参加的第一个活动。也是在这次调研时,他强调指出,浙江"在全国率先创办了网上技术市场,利用互联网促进全国科技资源与浙江省科技需求的结合,有力地推动了全省企业与全国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这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这一在全国首开先河、用网络促进经济与科技结合的新生事物由衷赞赏和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7.
苏步青教授1902年生于浙江平阳,是杰出的数学家、教育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31年毕业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研究生院,获得理学博士学位,成为继陈建功后在日本获得这个学位的第二位外国人。1931年从日本留学回国,受聘于浙江大学数学系。他先后为国家培养了一批象谷超豪、胡和生这样的栋梁之材。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苏步青调至复旦大学,先后任复旦大学校长、名誉校长。历任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副主席。苏步清教授早期在仿射微分几何学和射影微分几何学研究方面取得出色成果。他建立了独特的方法,用几何构图来表现曲线和曲面的不变量和协变图形,在仿射曲面论中的锥面、射影曲线的一般的协变理论、射影曲面论中的伴随曲面、主切曲线属于一个线性丛的曲面(S曲面)、射影极小曲面和闭拉普拉斯序列等方面的研究,得到了国际上的高度评价。20世纪40至50年代开始研究一般空间微分几何学,特别是一般面积度量的二次变分的计算和K-展空间。60年代又研究高维空间共轭网理论,获得系统而深入的成果。70年代以来,又注意把微分几何运用于工程中的几何外型设计,在中国开创了新的研究方向———计算几何。2003年3月17日因病逝世。师,本刊刊出《我敬仰的苏老》一文,原载《文章道德仰高风》一  相似文献   

8.
P.Nalli和G.Andreoli曾发表了关于黎曼.斯帝阶斯积分的存在条件,陈建功和严绍在一篇论文中指出该条件的充分性的原证有误,并给出了一个严格的证明,但证明较繁杂。本文对该条件的充分性给出了一个简短的证明。  相似文献   

9.
汤寿潜(1857—1917),原名震,字蛰仙,清代山阴县天乐乡(今萧山临浦)人。他是近代早期维新思想家、20世纪初收回利权运动的浙江领袖、立宪运动中“张汤”并称的领袖人物、杭州光复后任第一任浙江都督、南京临时政府交通总长。汤寿潜是近代史、民国史中引人瞩目的人物。但由于有关汤的史料比较缺乏,加上左的影响,除了几顶不光彩的帽子外,对他的专门研究很少。本文想就他在浙江都督任内(1911.11.5—1912.1.15)的几个问题,如他出任的原因、任内的作为、为何很快辞职等,作一些探讨,以求教大家。  相似文献   

10.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省办铁路的先导——张静江与杭江铁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初期,1927年3月和1928年10月,国民党元老之一张静江曾两次主政浙江。他以发展浙江经济为出发点,在近三年的任期内,对浙江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建设,杭江铁路的兴建,即为成绩较为显著者。杭江铁路是浙江经济现代化的产物。它不但促进了浙江各项事业的发展,而且也是国民政府时期省营铁路的先导。张静江是民国时期对浙江建设事业作出显著贡献的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11.
正7月3日,浙江省科技厅厅长高鹰忠在杭州会见了到访的图灵奖获得者、"公钥加密之父"惠特菲尔德·迪菲教授团队一行。高鹰忠向迪菲教授介绍了浙江经济科技发展的特点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他表示,浙江是创业创新高度活跃的省份,近年来通过深入实施创新强省和人才强省战略,把创新作为推进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引进一批高水平人才服务于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浙江是中国电子商务最  相似文献   

12.
正1.他是从乡村走出来的博士,为了读书,做过许多种苦工;他是我国细胞生物学和实验生物学的创始人和奠基者之一,对我国生物学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叫朱洗。2.1900年10月14日,朱洗出生在浙江临海的店前村。祖父经营中药铺,爱养鸟等小动物,是引导他走进生物世界的启蒙者。到了学龄,朱洗进入私塾,读书很勤奋。  相似文献   

13.
流霞茶山浦     
伯父在回到老家的第二年十月,就离开了我们。病重之际,他还念叨着等身体康复了再回到打工过十年的舟山群岛看看,看看他参与建设过的那块热土。伯父是1998年的时候到浙江舟山打工的,后来一直在一家工程公司工作,并一直做到了分包项目经理的岗位,他先后参与过舟山新城时代小区、绿岛小区、荷塘月色小区、桂花城小区、邦泰城等小区和部分行政办公楼的工程施工。每次家里给他打电话,他总是说,在工  相似文献   

14.
浙江黄岩籍的方秦汉从1950年参与设计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开始,到主持设计南京长江大桥等,半个世纪中,他出色完成了我国十几座特大桥的设计,为发展我国的交通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浙江先贤蒋尊簋(1878-1927),是具有一定影响的资产阶级军事理论家,与海宁蒋百里并称“浙江二蒋”。1912年1月,浙江首任都督场寿潜出任南京临时政府交通总长,他被公举为浙江都督。蒋氏出任浙江都督后,致力于浙江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一)奉行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建立一个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治理想,在《革命方略》中,孙中山据此原则对未来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作了规划,并规定革命成功后的省级政权称“军政府”,其首领谓“都督”,在完成军法治理任…  相似文献   

16.
陈恕行教授1957年进入复旦大学数学系学习,1962年师从谷超豪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其间曾随谷超豪从事教学和科研.在复旦数学系五十多年,陈恕行不仅为复旦数学系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对复旦数学系的发展也比较熟悉.通过此次访谈,不仅加深了对复旦数学系的进一步了解,更重要的是,对我们理解谷超豪学术成长过程中的研究转向及其原因,谷超豪如何继承发扬苏步青、陈建功开创的学术学派等提供了较为实在的资料.  相似文献   

17.
在首届世界互联网·乌镇峰会的"透过浙江看中国——信息经济分论坛"上,浙江省省长李强称自己敬佩世界上每一位创造互联网奇迹的精英,敬佩腾讯的马化腾先生和百度的李彦宏先生,当然作为浙江省省长的他更为浙江能够诞生阿里巴巴这样伟大的企业而自豪。同时,李强也判断说互联网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经济,将为浙江下一轮的发展腾飞插上新的翅膀。在论坛的主题演讲中,他阐述了三个关于互联网、关于浙江信息经济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8.
时政·资讯     
《世界博览》2012,(16):28-29
中国:诺亚方舟,浙江造 浙江义乌的杨宗福费时两年多,耗资150万元。制造出了自己的“诺亚方舟”。6日他亲身进入直径4米、重6吨的球形“诺亚方舟”试验,从近乎垂直的50米山坡滚落池塘,“方舟”外部受损,杨宗福被划破了下巴,但他认为试验很成功。  相似文献   

19.
《科技潮》2000,(8)
千禧之年的第一个春天,我们一行三人来到粟裕将军曾血水与共的浙西南地区,站在丽水火车站的月台上,等着他来接站。他朱望平,是浙江丽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一位普通干部,他的名字早已记得很牢,但他的形象有些模糊。第一次和朱望平相遇时,那是在京城几位同行相聚。席间,他举杯相邀.热情洋溢。他不时地见缝插针地  相似文献   

20.
《华东科技》2005,(1):136-136
浙江颐高数码科技集团自1998年成功创建杭州高新电脑城以来,先后在国内创办了20多家大中型电脑专业市场,连锁市场营业面积达17万平方米,市场从业人员达13000余人。勤于学习、不断总结与探索的颐高集团总裁王晨本是一名银行的干部,一成不变的生活让他毅然放弃了当时在许多人看来羡慕不已的“铁饭碗”,南下深圳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创业,淘到了“第一桶金”后,他回浙江联合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创建了浙江颐高数码科技集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