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从“活的文学”(胡适)到“文学革命”(陈独秀),再到“人的文学”(周作人),“五四”学者从语言、社会与人个层面,对文学的现代性作了最初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作为文学史的关键词,五四文学革命基于文学史的革命逻辑,五四白话文则试图展现一幅摆脱革命逻辑约束的五四文学新景观。五四白话文是五四时期多种文学参与力量相互关联、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形成的整个过程中充斥着偶然与必然,有序与无序,革命与改良的纠缠。研究五四白话文的目的在于为五四文学寻求文学性的文学史定位,尝试构建复杂的文学史观,探寻以科学观念指导下的宽容心态切入文学史研究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论之“文”与西方现代诗学之“文学”是两个异质的谱系,前者一直都是在杂文学观念的视域中,而后者则有鲜明的学科分类意识,基本上属于纯文学观念的视域。然而,从晚清至“五四”,以梁启超为代表的功利主义政教型文学观和以王国维为代表的超功利审美型文学观的建立,促成了中国传统文论中的“文”向西方现代诗学的“文学”谱系转型。  相似文献   

4.
科学主义是在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中逐渐形成的特定的价值审择标准,而这一标准在“五四”新文学选择建构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并且在文学革命中发挥出了思想范式的作用,进而影响到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谱系生成。理性审思科学主义文学观,它是将文学放在思想启蒙的价值尺度上进行衡量,然而,削足适履式的将科学法则运用于文学领域,将文学的审美价值按照...  相似文献   

5.
伟大的“五四”运动开始了女性从社会的整体意识上对自身价值的认识,这种意识观念充分地体现在“五四”时期女作家的创作之中,并成为了新人耳目的文学现象。本文试图从女性意识这一角度来探讨其独特的艺术感觉和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6.
新文学史上,“文学革命”一词最早出自胡适之口。①因此,由胡适的文学观出发来考察新文学观念的转变与建构,更能说明问题。1915年夏,胡适与任鸿隽、梅光迪等一班留学生在美国康乃尔大学度假时,胡适将自己关于“文言为半死的文字”的看法拿出来与大家探讨并引发激烈的争辩。临别前胡适在《送梅觐庄往哈佛大学》一诗中写出“神州文学久枯馁”、“新潮之来不可止”、“文学革命其时矣”及“以此报国未云菲”等诗句。⑤诗乃言志,从这些诗中可看出他对旧有之文学的认识与评价(事实与价值判断)和对新的文学的期待与预设(重新建构),而这…  相似文献   

7.
1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授从“五四”文学革命运动起至当下的文学运动、思潮、社团、流派和文学创作发展的基本情况,主要成就及经验教训与发展规律;对现当代文学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作家、作品进行评析,并介绍相关的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中国文学在现代化过程中的艰难求索历程,现当代知识分子的人格构成,并能从文学史的角度学习和理解课程内容,从微观到宏观,从宏观到微观地看待整个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生发展和出现的各种复杂现象,从而提高学生阅读、评析各类文学作品的感受力、鉴赏力,培养起一种宏大的文学与史学观念。  相似文献   

8.
蹇先艾是“五四”后期登上文坛的老作家,也是第一个把边远贵州介绍给全国人民的很有特色的乡土作家。当“五四”文学革命由理论倡导进到文学建设的时候,蹇先艾还只是一个不满十六岁的中学生,就满怀热情地投入“五四”新文学运动的洪流。蹇先艾的文学生涯,是在新文学的哺育下开始的,又是追随着新文学的步伐前进的。在新文学(包括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他浇注了自己的汗水,贡献了自己的劳绩。蹇先艾在学生时代开始文学活动,以后长期从事教书生涯,是在学习和工作中从事写作  相似文献   

9.
陈铨在抗战时期创作的长篇小说《狂飙》,以两对青年男女的恋爱纠葛为主线,穿插风云变幻的时代背景,表现了沐浴五四风雨的青年一代在国家民族危急关头从个人主义向民族主义转化的过程.陈铨将自己的民族文学观的核心理念——“民族意识”深植到文本中,从人物设置到情节的推衍皆为此中心服务,可以说《狂飙》就是陈铨民族文学的范本.这种过强的功利主义,使文本不可避免地成为作者观念的传声筒.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70年来走过一条曲折的道路,经过了开创、发展、迂回、转机、出现新局面的历史进程。 一、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开创 1、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开端 伴随“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而来的,是对文学革命和初期新文学创作的评论,这同时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发轫与开端。 1922年3月,胡适在《五十年来之中国文学》最末一节,“略述文学革命的历史和新文化的大概”,对中国现代文学的产生和形成,进行了历史的考察和评论。胡适认为,白话文学早就埋下种子,从汉魏六朝起,经历五个时期“无意的演进”,这是“很慢”的。“1916年以来的文学革命运动,方才是有意的主张白话文学”,现代的新文学,就是白话  相似文献   

11.
“五四”文学革命以席卷一切的气势揭起了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学的旗帜,以人的发现、人的觉醒、人的解放为核心的新文化意识在中国大地上搅起了轩然大波。象雨后春笋般出现的“五四”文学创作,无论是写实主义,还是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各种流派,都极大程度显示出个性解放、追求人格独立的基调。然而随着“五四”运动的落潮,激昂过一阵的一大批激进的知识分子,在沙滩上搁浅了,颓唐、哀叹、悲观、虚空成了一时代病。人的生命的价值到底何在,则成了许多作家进一步探索的一重大社会问题。冰心给何彬(《超人》)开出的是“爱的…  相似文献   

12.
以文学的形式和内容的角度来分析胡适在白话文运动中的理论主张。作为文学形式先锋的胡适,从哲学层面上思考了形式和内容关系,并以此来规定文学革命的程序的方向。他不仅重视形式——语言的变革,也强调内容的变革,讲究形式与内容的辩证统一。他强调形式的重要性,只是出于程序上的需要,即形式在先,内容在后,而这一点恰恰符合了“五四”时期特殊的社会环境,胡适对整个文学革命的突出贡献在于——语言的革命。  相似文献   

13.
对从晚清到“五四”一段白话与文言冲突、调适、转换的过程,不能仅作抽象之评价,对于“白话”不能作概念化理解,更需具体细致地加以剖析,方能感知新文学革命的丰富内涵。仅自晚清一段白话与小说地位上升之关系看来,文白转换绝非简单的语言现象,而与文体秩序的调整、“文学”观念的萌动、作家价值取向的转变纠葛缠绕、紧密相联。“五四”时期中国文学的全面变革正孕育此中。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学理论批评的话语是“道学”系统:而西方诗学话语则是“人学”系统,五四文学本体论的建构就是在反“道学”话语系统与引进“人学”话语系统中完成的.五四文学本体论中的各种重要观点,都直观地反映了中西文学批评话语的差异性.而五四文学本体论的西化倾向,既反映了西方文学与文学批评的“人学”话语的现代性优势,也反映出了五四反传统对文学本体论建构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5.
"五四"文学革命时期,新文学作家全盘否定古诗词,视古诗词为"死文学",主张建立一种新文学--"活文学".他们倡导白话新诗,对古诗词进行了坚决的否定.但是,在"五四"后期尤其是"五四"落潮之后,"五四"新文学作家却一改"五四"时期的偏激态度,重新开始创作古诗词,在一定程度上重新肯定了古诗词.古诗词与新文学形成鲜明对比,这样新文学作家创作古诗词就成为一个比较特殊的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16.
文言的衰微为白话提供了必要的活动空间,在文言文的废墟上“五四”白话文运动顺理成章地建构了“五四”白话文诗学。“五四”白话文学在语言范式革命的推动下确认了自我的本质特征,从文学语言、文体形式与文学观念三个维度初步完善了关于自我与世界的言说方式,“五四”新文学也因此成为一种根基深厚的存在。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文论之"文"与西方现代诗学之"文学"是两个异质的谱系,前者一直都是在杂文学观念的视域中,而后者则有鲜明的学科分类意识,基本上属于纯文学观念的视域.然而,从晚清至"五四",以梁启超为代表的功利主义政教型文学观和以王国维为代表的超功利审美型文学观的建立,促成了中国传统文论中的"文"向西方现代诗学的"文学"谱系转型.  相似文献   

18.
:“革命文学”兴起的最为深刻的根源 ,在于大革命失败后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和政治压力。激进主义的政治思潮和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 ,成为推动文坛由“五四时代”的“混同”走向“五卅时代”的“清晰”的内在动力。两个不同的文学口号 :“为人生而艺术”与“为革命而文学” ,构成“文学革命”与“革命文学”的原则区别与鲜明对照。马克思主义原理和苏联“拉普”、日本“纳普”理论交织杂糅 ,是造成创造社、太阳社革命文学理论驳杂纷乱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以“五四”女性文学的崛起为其标志,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不同于男性作家的创作特色:独立的女性意识;浓厚的自传色彩;强烈的主观抒情;阴柔的艺术风格,这种文学风貌对当代女性文学产生了重大、广泛的影响。本文对“五四”女作家群小说创作进行综合考察,整体地分析“五四”女性文学独特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个性主义在“五四”文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作为一种社会思潮,个性主义曾影响了整整一代青年,唤醒了一代青年对自我价值和自我欲求的肯定和追求。但由于许多原因,个性主义在三十年代却逐渐走向衰落。文章拟对“五四”文学中的个性主义加以较为全面的分析,从而使人们能够比较清楚地了解那一段历史,继承“五四”,超越“五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