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马丹  黄换乃 《科技信息》2011,(20):407-408
宣传公示语作为我国外宣资料公示语的一类,其英译文的好坏直接影响我国在国际上的形象。本文试图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对我国宣传公示语汉英翻译进行分析,探讨宣传公示语汉译英翻译原则。  相似文献   

2.
基于生态翻译学理论,从翻译生态环境和三维适应论角度对当前公示语英译过程中所做的适应和选择进行考察和解读。从生态翻译学视角探讨在全球化语境下,如何兼顾语言生态平衡,在语言形式、文化内涵、交际意图的传递和阐释等方面遵循多维适应性转换原则,实现源语读者和译语读者的语用等效,提高公示语翻译质量,达到最佳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曹健 《科技信息》2012,(20):217-218
生态翻译学认为,译者应根据不同的生态翻译环境选择翻译方法,从而实现最大程度的多维度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本文尝试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研究英语影视剧字幕翻译过程中跨语际、跨文化的转换活动,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等层面对字幕翻译的文本进行研究,以期能拓展字幕翻译的研究领域,并为字幕翻译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继翻译是语言学层面和文化层面研究之后,翻译将迎来一个新的视角——生态翻译学视角。本文拟通过生态翻译学的"三维"原则阐释上海世博会志愿者口号英译的准确性和时代性,并总结出多维度适应原则对公示语翻译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张文文 《科技信息》2012,(6):202-203
商标是代表商品的符号,一个好的商标有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挖掘市场潜力,促进贸易的发展。因此在国际贸易中商标的翻译至关重要。国内翻译界对商标的翻译已有不少研究,其中不乏洞见,但从翻译生态环境视角对其的相关研究尚鲜见。鉴于此本文拟从一个与以往不同的视角——生态翻译学视角,探讨商标词翻译的生态环境,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雏以及美学层面对商标的翻译进行探析,分析翻译中应注意的问题,从而实现对商标的最佳翻译。  相似文献   

6.
由于文化负载词在译语中缺乏对应语,因此如何成功地翻译电影字幕中的文化负载词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生态翻译学理论为文化负载词的字幕翻译提供了全新的视域。以"三维"翻译原则为指导和判断标准,结合电影字幕翻译实例,探讨生态翻译学对电影字幕中文化负载词翻译的启示,以期获得最佳译文,从而更好地促进中英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7.
盛雪滢 《科技信息》2009,(10):119-120
公示语向来被称作"城市的脸面",是给所有到中国来的外国人士留下第一印象的中国名片。目前在许多城市,公示语逐渐采用双语来表示。然而我国的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相对起步较晚,公示语翻译的错误比比皆是,这大大影响了公示语作用的发挥,削弱了城市形象。作为对传统"等值"观的一个重大突破,功能翻译理论为翻译理论和实践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根据功能理论,在大量实例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公示语翻译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建立,对于拉动我省地方产业经济增长,加强徽州文化的保护和开发,促进地区旅游与国际接轨,打造国际影响力意义深远,这对我省旅游景区的公示语翻译有了更高的要求。论述以生态翻译学为视角,基于其中的三维适应选择论,结合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多维整合原则,对我省皖南部分景区的公示语译文进行解读分析,为安徽省构建国际化旅游示范区的优良的语言环境提供一定的建议和帮助。  相似文献   

9.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跨国性交流也愈显频繁和重要。作为与人们生产、生活、生命和生态息息相关的文字及图形信息,双语公示语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作为一个国家和城市形象的窗口,公示语的正确翻译就显得非常必要。而事实上,当前中国公示语的翻译市场并不完善,各种各样的错误在每个城市都随处可见。本文拟以宜昌市市内公示语的翻译为例来分析公示语翻译中的常见错误,并给出相关翻译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够促进宜昌市公示语翻译市场的规范化发展和宜昌市的城市文化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公示语在日常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具有指示性、提示性、限制性、强制性四种突出的应用示意功能。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双语公示语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中国的各大城市里。但是,公示语翻译的错误比比皆是,这大大影响了公示语作用的发挥。本文运用功能翻译理论作为指导,从语言、语用和文化失误三个方面对镇江市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实例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根据生态翻译学的理论,在不同的生态翻译环境中,应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实现最大程度的多维度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译者不妨采用生态翻译学中提出的"三维"原则来指导公示语翻译,在转换过程中考虑具体的生态环境,采取有效的翻译手段和策略,提高整合适应度,达到翻译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2.
生态翻译学构建了完整的"原文-译者-译文"的体系,从译者的主体性出发,由译者的多维度适应与选择来产生译文。在这个视角下来探索中医术语翻译,以译者的主体性为基点,我们从译者的素质、译者的翻译策略、译者的翻译产品这三个角度来分析生态翻译学对中医术语翻译的积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对广州旅游景点双语公示语的调查,总结广州著名旅游景点公示语翻译存在的错误,分析公示语翻译中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对如何开展有效的公示语翻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多,城市公共场所需要更多正确规范的双语公示语。本文拟通过公示语翻译的实例,对公示语英译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将公示语进行分类,即通用公示语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公示语,来分别探讨这两类公示语的英译策略及其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汉语文化负载词包含了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信息,其英译将有助于外国友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的加深.在各种会议中,中国领导人总是会频繁使用汉语文化负载词来解释和宣传中国国情及政策,这给口译人员增加了不小的难度.本文试图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指导,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维"转换的角度,探索文化负载词的英译.  相似文献   

16.
王婵 《咸宁学院学报》2014,(1):97-98,100
本文从生态翻译学的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来阐释赛译《水浒》的翻译思想,从而说明,赛珍珠直译的思想,以及进步的女性主义思想凸显了中国文化为核心的汉英翻译生态。  相似文献   

17.
商务合同是开展国际商务活动的关键环节,翻译质量的高低与国际商务合作能否顺利达成息息相关,因此,运用理性科学翻译理论来指导商务合同的翻译成为必然。生态翻译学构建了一个全新的翻译理论体系,是一种生态范式的翻译研究,旨在以一种独创的视角指导翻译实践活动。该文从宏观生态维度出发,结合微观文本操作的生态学视角,发挥译者主观能动性,在商务合同翻译过程中通过生态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从语言维、文化维及交际维层面实现语用等效,从而达到译者、作者和读者等各种因素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8.
"生态翻译学"是一种新兴的翻译研究理念,它着眼于翻译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均衡性,以全新视角对翻译现象进行诠释。本文在阐释"生态翻译学"内涵的基础上,将理工类院校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纳入"生态翻译环境"这个更为广阔的视角进行剖析,进而从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选择、学生能力的评估等方面详述了"生态翻译观"对理工类院校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以期更好地指导翻译教学的进行。  相似文献   

19.
生态翻译学是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的翻译研究的新视角。从生态翻译视角解读林译小说,可以发现其译作具有生态和谐、选择适应、译有所为、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等生态特征,由此证实了生态学与翻译学相结合的跨学科研究在实践中的可行性及其指导力。  相似文献   

20.
生态翻译学是从生态学的视角运用生态理性对翻译进行综观的、跨学科的研究,强调翻译的适应与选择以及翻译的生态平衡。本文在生态翻译学的综合框架下,引入模因概念,讨论影视配音翻译的生态平衡;结合央视八套配音版电视剧《绝望的主妇》,指出其显化、净化、弱化的翻译特点,分析模因在维护翻译生态平衡中的作用以及生态失衡的原因;最后对影视配音翻译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