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乃军 《科技潮》2005,(1):41-41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是由北京市财政经费支持、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实施的科技人才培养计划,于1993年7月领布实施。该计划旨在选拔一批高素质青年科技人才,通过资助其独立开展科研工作.事与国际合作和竞争.使其成为能够担负科技研究重任的带头人。  相似文献   

2.
科技新星     
刘俊 《科技潮》2010,(4):43-43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是由北京市财政经费支持、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实施的科技人才培养计划,于1993年7月颁布实施。该计划旨在选拔一批高素质青年科技人才,通过资助其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使其成为能够担负科技研究重任的带头人。  相似文献   

3.
科技新星     
刘俊 《科技潮》2010,(9):33-33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是由北京市财政经费支持、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实施的科技人才培养计划,于1995年7月颁布实施。该计划旨在选拔一批高素质青年科技人才,通过资助其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使其成为能够担负科技研究重任的带头人。  相似文献   

4.
肖蓉 《科技潮》2008,(2):45-45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是由北京市财政经费支持、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实施的科技人才培养计划,于1993年7月颁布实施。该计划旨在选拔一批高素质青年科技人才,通过资助其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使其成为能够担负科技研究重任的带头人。  相似文献   

5.
科技新星     
刘俊 《科技潮》2010,(11):35-35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是由北京市财政经费支持、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实施的科技人才培养计划,于1995年7月颁布实施。该计划旨在选拔一批高素质青年科技人才,通过资助其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使其成为能够担负科技研究重任的带头人。  相似文献   

6.
科技新星     
刘俊 《科技潮》2010,(8):49-49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是由北京市财政经费支持、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实施的科技人才培养计划,于1993年7月颁布实施。该计划旨在选拔一批高素质青年科技人才,通过资助其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使其成为能够担负科技研究重压的带头人。  相似文献   

7.
刘俊 《科技潮》2009,(7):41-41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是由北京市财政经费支持、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实施的科技人才培养计划,于1993年7月颁布实施。该计划旨在选拔一批高素质青年科技人才,通过资助其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使其成为能够担负科技研究重任的带头人。  相似文献   

8.
郭剑峰 《科技潮》2010,(1):43-43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是由北京市财政经费支持、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实施的科技人才培养计划。于1993年7月颁布实施。该计划旨在选拔一批高素质青年科技人才,通过资助其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使其成为能够担负科技研究重任的带头人。  相似文献   

9.
《科技潮》2005,(4)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是由北京市财政经费支持、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实施的科技人才培养计划,于1993年7月颁布实施。该计划旨在选拔一批高素质青年科技人才,通过资助其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使其成为能够担负科技研究重任的带头人。科技新星计划  相似文献   

10.
《科技潮》2003,(10)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是由北京市财政经费支持、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实施的科技人才培养计划,于1993年7月颁布实施。该计划旨在选拔一批高素质青年科技人才,通过资助其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使其成为能够担负科技研究重任的带头人。科技新星计划  相似文献   

11.
张乃军 《科技潮》2004,(6):25-25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是由北京市财政经费支持、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实施的科技人才培养计划,于1993年7月颁布实施。该计划旨在选拔一批高素质青年科技人才,通过资助其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使其成为能够担负科技研究重任的带头人。科技新星计划  相似文献   

12.
郭剑峰 《科技潮》2009,(12):41-41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是由北京市财政经费支持、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实施的科技人才培养计划,于1993年7月颁布实施。该计划旨在选拔一批高素质青年科技人才,通过资助其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使其成为能够担负科技研究重任的带头人。  相似文献   

13.
《科技潮》1998,(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事业都有了很大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发展势头很猛,但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科技和教育领域均面临人才断层的严峻形势。因此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要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跨世纪科学技术带头人的计划。国家和北京市对培养跨世纪的科技骨干人才也作出了矗瞻远瞩的部署和规划。1993年由北京市科委制定并主持实施的"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正式启动。"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是从北京市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所确定的人才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计划的实施为北京市属高校青年科技骨干的培育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遇,也  相似文献   

14.
《科技潮》2007,(2)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是由北京市财政经费支持、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实施的科技人才培养计划,于1993年7月颁布实施。该计划旨在选拔一批高素质青年科技人才,通过资助其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使其成为能够担负科技研究重任的带头人。(责任编辑邓爱华)科技新星计划  相似文献   

15.
《科技潮》2006,(10):41-41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是由北京市财政经费支持、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实施的科技人才培养计划,于1993年7月颁布实施。该计划旨在选拔一批高素质青年科技人才,通过资助其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使其成为能够担负科技研究重任的带头人。  相似文献   

16.
《科技潮》2006,(11):39-39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是由北京市财政经费支持、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实施的科技人才培养计划,于1995年7月颁布实施。该计划旨在选拔一批高素质青年科技人才,通过资助其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使其成为能够担负科技研究重任的带头人。  相似文献   

17.
《今日科技》2011,(10):16-16
近日,2011年度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启动申报。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是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实施的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面向35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进行选拔,通过资助其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促其脱颖而出,成长为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性科技后备人才。  相似文献   

18.
科技新星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是由北京市财政经费支持、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实施的科技人才培养计划,于  相似文献   

19.
《科技潮》2006,(9)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是由北京市财政经费支持、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实施的科技人才培养计划,于1993年7月颁布实施。该计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自1993年实施以来,已遴选了28批共计2663名相关人才,是北京市实施时间最长的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文章通过对28年来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入选与评审基本情况的统计分析,概述了新星计划的发展历程、科技人才评价的发展脉络与重点要素,并为青年科技人才及科技机构提高申报人才计划成功率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