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煤粉输送流动特性的实验室研究设计了一套模拟试验装置,并对该装置部分一流化罐的研制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实验结果证明此装置能够保证煤粉均匀稳定的流化.  相似文献   

2.
采用自制实验装置研究了煤粉残炭二氧化碳的反应性,研究结果表明:煤粉残炭二氧化碳反应性随原煤挥发份增加而增加,随残炭制备温度增加而增加,随煤粉粒度增加而下降;焦炭的二氧化碳反应性低于煤粉残炭二氧化碳的反应性。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煤粉残炭相对活性因子指标及其预测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3.
煤粉密相气力输送是气流床煤粉气化工艺中的关键单元技术。通过实验室装置(管径20,50mm)和半工业化装置(管径42mm)的煤粉密相气力输送竖直上升管压降测试,建立了可用于煤粉密相高压气力输送竖直上升管道的压降预测模型,总体偏差在±20%以内,可满足工业装置设计和优化操作的需求。固相静压降占总压降比例达35%~70%,体现了高浓度输送特性;且在管径一定的条件下,与固相弗洛德数近似成线性关系。在固相弗洛德数和管径一定的条件下,可通过竖直上升管压降估算出相应的固相质量流率,从而为工业装置上煤粉质量流率在线测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用自制实验装置研究了煤粉残炭二氧化碳的反应性,研究结果表明煤粉残炭二氧化碳反应性随原煤挥发份增加而增加,随残炭制备温度增加而增加,随煤粉粒度增加而下降;焦炭的二氧化碳反应性低于煤粉残炭二氧化碳的反应性.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煤粉残炭相对活性因子指标及其预测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5.
利用自行研制的煤粉输送性能测定装置,研究了煤粉在流化喷吹罐内的流化行为。结果表明:煤粉在流化喷吹罐内的流化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煤粉实现流化的实际临界流化速度大于理论临界流化速度,根据煤粉的运动状态,煤粉的流化过程可以分为固定床、流化床和气流床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6.
利用自行研制的煤粉输送性能测定装置,研究了煤粉在流化喷吹罐内的流化行为.结果表明:煤粉在流化喷吹罐内的流化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煤粉实现流化的实际临界流化速度大于理论临界流化速度,根据煤粉的运动状态,煤粉的流化过程可以分为固定床、流化床和气流床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7.
新型高炉喷煤模拟燃烧实验装置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种适合模拟高炉喷煤燃烧的实验装置,满足热风既高温又高速的煤粉喷吹条件,可以模拟氧气高炉条件下的煤粉喷吹.喷吹瞬间流场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喷吹气体速度达到最大值时,直吹管气体平均速度为162.35 m.s-1.利用该装置研究了氧气高炉条件下煤粉的燃烧规律.结果表明:煤粉的燃烧率随O/C原子比的增加而增加;在低O/C原子比条件下,煤粉的燃烧率较低,但其增幅比较明显;无烟煤的燃烧率低于烟煤.  相似文献   

8.
针对煤粉仓粉位的测量,分析了超声波料位计和雷达料位计的原理,并介绍了这些料位计试验和使用的情况,进而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煤粉仓粉位测量装置。  相似文献   

9.
针对煤粉仓粉位的测量,分析了超声波料位计和雷达料位计的原理,并介绍了这些料位计试验和使用的情况,进而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煤粉仓粉位测量装置。  相似文献   

10.
李伟忠 《广东科技》2009,(18):179-180
火电厂运行中,锅炉燃烧系统送粉管内的煤粉浓度即一次风煤粉浓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煤粉浓度的高低直接影响风管内送粉的均匀性、炉内工况的稳定性和锅炉燃烧效率.因此,研究一次风煤粉浓度测量技术,寻求适合电厂运行在线监控特点的煤粉浓度测量方法,安装风煤粉浓度监测系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运行中的风煤粉浓度监测系统原理进行阐述及技术分析,根据装置运行及维护使用情况,设备故障进行分析,提出故障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了改善高炉炉况、降低未燃煤粉对高炉的负面影响,利用“Euler-Euler”法对高炉内未燃煤粉的堆积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考察了倒V型、V型和W型软熔带高炉内的未燃煤粉分布,以及软熔带形状对未燃煤粉分布的影响,并比较了三种软熔带高炉堆积未燃煤粉量的多寡和高炉各区域未燃煤粉堆积量.计算结果表明:未燃煤粉主要堆积在高炉软熔带下方;死料柱、风口回旋区下方、软熔区域、软熔带顶部和根部是未燃煤粉容易堆积的区域.W型软熔带是最佳的高炉操作模式,具体表现在:未燃煤粉在高炉内分布相对均匀; 在一定压差条件下可容纳较多煤粉.  相似文献   

12.
针对工业煤粉锅炉的推广应用,根据煤粉工业锅炉技术的发展和运行经验,从掺烧生物质燃料、煤粉安全、烟尘污染等方面论述了推广应用工业煤粉锅炉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两段卧式燃烧炉模拟攀钢高炉风口燃烧条件,进行了煤粉燃烧过程的研究,考察了煤粉的配比、富氧率、热风温、喷煤量以及煤的粒度等因素对煤粉燃烧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对350 MW电站四角切圆煤粉锅炉燃烧过程和煤粉燃烧器气固两相流的数值计算表明,常规浓淡煤粉燃烧器的双通道速度差为6~9 m·s-1,因此,提出了等速型浓淡煤粉燃烧器的概念.等速型浓淡煤粉燃烧器比常规直流煤粉燃烧器可减少21.8%的NOx排放,比常规浓淡煤粉燃烧器也可降低11.3%的NOx排放.  相似文献   

15.
作者测定了湘钢高炉喷吹用烟煤与无烟煤粉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能,进行了烟煤与无烟煤混合喷吹的试验研究;根据研究结果,讨论了烟煤混入量对高炉喷吹操作和喷吹效果的影响;并根据目前湘钢高炉喷煤现状,探讨了烟煤与无烟煤混合喷吹的工艺方案,提出了实现安全混合喷吹的合理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同煤集团中央机厂20t高效煤粉锅炉系统,阐述了该高效煤粉锅炉效益,提出了需要进一步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超细煤粉燃烧NOx析出特性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超细煤粉在一维热态煤粉炉内燃烧时煤粉粒径、炉膛温度、过量空气系数及煤种等因素对NOx释放特性的影响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超细煤粉NOx的排放浓度低于常规粒径煤粉;NOx的排放浓度,随过量空气系数的增加而明显增加;煤种不同,NOx排放规律不同,煤粉超细化后,龙口褐煤的排放量明显减少,晋城无烟煤则变化不大;NOx的排放浓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低挥发分煤粉着火与火焰稳定性,分析了气相燃烧与煤粉燃烧的着火贫限,提出了低挥发分煤粉着火的一次风粉气分离原则.实验证明,根据这一原则设计的开缝纯体燃烧器对低挥发分煤粉的着火与火焰稳定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
周洪全 《科技资讯》2011,(26):124-124
气化微油点火燃烧器的点火方式为利用微量燃油燃烧形成的高温火核先引燃一部分煤粉,然后利用煤粉燃烧自身发同的热量再去点燃更多的煤粉,如此能量逐级放大,达到微油冷炉启动锅炉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