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从技术体制上划分,量子雷达分为有源量子雷达和无源量子雷达.根据探测波是实波还是几率波,有源量子雷达可分为实波量子雷达和几率波量子雷达.量子雷达还可分为线性量子雷达和非线性量子雷达.非线性量子雷达根据探测波采用纠缠光子和干涉几率波的不同而分为两种;还可进一步分为测回波和不测回波两种.利用几率波在空间的几率关联特性,通过对本地几率波的测量而获得空间的目标信息.为此我们将量子光栅与超导单光子探测器相结合,提出一种新型的、更高效的单光子检测器件,用于实现这种新型、不测回波信号的有源量子雷达.这一技术使量子雷达性能产生了巨大提升.  相似文献   

2.
地质雷达作为一种新的探测方法,具有定位准确、剖面直观、实时图像显示等优点在城市地下管线探测过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结合地质雷达技术的实际应用,阐述了地质雷达技术的工作原理和方法,为城市供水管网的探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升地面防空武器系统对干扰目标的探测跟踪能力,结合装备武器系统主/被动雷达的技术特点,以及其良好的优势互补性,研究设计了一种主/被动雷达协同探测跟踪模式,并基于交互式多模型算法和不敏滤波算法在处理强机动目标和非线性问题上的优势,以及系统实时性要求的考虑,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自适应交互式多模型不敏滤波算法.通过Monte Carlo仿真,与主/被动雷达单独跟踪效果相比较,其性能得到了较大改善,也进一步验证了主/被动雷达协同探测跟踪模式及改进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丁美萍 《科技资讯》2013,(35):232-232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卫星探测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应用在了地面气象观测上,可以说地面观测的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技术发展的同时,还需要注意观测人员的素质问题。观测人员的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观测结果的严谨性,是地面观测过程中的决定因素。然而,近年来,有些观测人员素质欠佳,因此,多方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5.
区域生长法在多普勒天气雷达速度场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多普勒天气雷达技术的诞生及其迅速发展,多普勒天气雷达速度场资料在强对流天气系统分析、数值模式资料同化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由于采样的限制,尽管在硬件上已经采用了双Plus Repeat Frequency技术,但多普勒天气雷达能探测的速度范围依然有限,常常在大风区会出现多普勒速度模糊现象.这给资料分析、风场反演和资料同化带了很多的困难,因此解决资料中出现的速度模糊问题已经越来越重要,通过风场分片光滑的性质,提出了区域生长法在多普勒天气雷达速度场分析中解决速度模糊现象的技术.最后以目前全国布网的CINRAD SA型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资料为主,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结果证明该方法能较好的退出多普勒速度场中的速度模糊现象.  相似文献   

6.
探地雷达作为一种快速高效、高精度的无损检测技术,在桥梁基础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文通过对厦蓉高速公路探地雷达探测工作实例,介绍探地雷达技术在岩溶地区探测破碎带、溶洞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地质雷达探测抛填厚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雷达探测技术是一种对地下物理结构进行快速、准确地无损检测,以及对工程质量评定而发展起来的新方法和新技术。笔者根据对围垦抛填厚度测试研究,分析了地质雷达探测的可行性、检测方法及探测图像的解释。并通过围垦抛填应用实例,说明了地质雷达检测技术具有无损、快速、简易、精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太赫兹单光子雷达信号检测门限为单光子尺度,具有极低的噪声水平和极高的探测灵敏度,有望显著提升现有太赫兹雷达系统的作用距离.本文首先介绍了太赫兹单光子雷达探测技术提出的背景,系统阐述了其原理、特点以及现状,然后提出了直接探测与外差探测两种典型的系统实现方式,并给出了一种雷达系统设计思路,最后分析了当前太赫兹单光子雷达探测技术面临的关键问题,讨论了其在雷达增程、远程防空预警、反隐身等领域的潜在应用.研究成果有望为突破太赫兹雷达在探测能力与作用距离等方面的技术瓶颈提供一条可行的技术途径,并进一步推动太赫兹探测机理、方法、体制和器件的创新发展,最终为太赫兹技术在军事和民用领域的发展应用提供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9.
 飞机尾流是空气动力飞行器飞行时产生的特有流体力学特征,具有强烈、稳定、持续时间长、空间尺度大等特点,因此可被雷达、激光雷达、声纳等传感器有效探测。飞机尾流的湍流特性使其具有独特的电磁散射特性,尾流的雷达探测技术具有重要的军用和民用价值。本文从尾流的电磁计算与模拟、尾流的测量实验、尾流探测的理论体系3个方面,梳理了尾流探测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该项技术在民航飞行、反隐身探测、雷达抗干扰、航母起降、目标跟踪5个方面具有的应用潜力。尾流探测雷达的研制和原理性验证试验的开展,可进一步推动中国在机场航空、雷达反隐身等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超宽带探地雷达的探测性能问题.在介质品质因子为常数的假设条件下,定义了超宽带信号的平均损耗,对超宽带探地雷达的探测深度和分辨率进行了定量研究,分别指出了其与百分带宽的关系,分析比较了具有相同带宽、不同百分带宽信号的探测深度.研究结果表明,超宽带探地雷达在探测深度及分辨率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其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11.
陈敏 《科技信息》2011,(12):345-345,347
探地雷达作为一种快速高效、高精度的无损检测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文通过对某工程探地雷达探测工作实例,介绍探地雷达技术在岩溶地区探测溶蚀带、溶洞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郝攀 《科技信息》2012,(3):487-487,417
路用探地雷达具有无损、快速、连续、高精度、高分辨、实时成像探测等特点,它在精确检测面层厚度的基础上,可以成功地探测道路结构层病害,在路基工程量检测及隧道施工检测中也有广泛应用。为道路交通部门提供了一种高效先进的无损检测手段。同时,地质雷达技术也存在自身的误差及问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与改进。  相似文献   

13.
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已成为对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测的重要手段之一,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已普遍使用这一技术。我国从1998年开始建设新一代天气雷达网,已将这项工程列入国债资金支持项目。介绍了多普勒天气雷达的技术发展情况,目前我国的建设和应用情况,提出在发展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及未来雷达技术在天气监测中的若干发展和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4.
非线性编辑是传统视频技术与计算机结合的产物,是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应用的新型电视编辑制作技术.非线性编辑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视频节目制作方式,目前非线性编辑已经广泛应用于电教视频节目编辑的实践中,从制作流程到具体编辑方法都给操作带来了全新的理念.从非线性编辑制作原理入手,阐述电教视频节目的非线性编辑制作流程和在电教视频节目制作过程中使用非线性编辑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复杂地下空区综合探测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空区已成为矿山生产和工程建设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分析了采空区带来的安全隐患和主要危害,总结了当前采空区探测中使用的主要方法和手段。针对复杂关联群采多空区情况,在现场摄影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探地雷达和瑞雷波法为主的综合探测技术。两种不同的先进物探技术,相辅相成,提高了采空区探测的准确度和精度。该方法在甘肃省厂坝铅锌矿地下群采空区探测中得到具体应用,基本查明了采空区的分布情况、大小情况和贯通关系,并对原有采空区平面布置图进行了修正。探测结果,为该矿由露天开采转入地下生产,提供了安全保障条件。  相似文献   

16.
探地雷达作为文物建筑检测与修复中一种新型探测技术,具有无损性、便捷性和有效性的优点。通过探地雷达在无量桥底座密实度探测中的应用,得出了无量桥的隐患分布点为:东桥台侧墙、上方经幢及桥拱券,其中安全隐患的根源是渗水和水土流失。探测结果证实了探地雷达在检测不可移动文物方面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不可移动文物的日常保护管理和维护提供了科学的量化数据,也为研究、分析和评估不可移动文物的整体安全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杜岳山  张朝明 《科技资讯》2012,(12):236-236
在我国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中,雷达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而且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从雷达技术在气象监测、交通应用和城市管道探测应用方面详细介绍了雷达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针对分布式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各发射站和接收站的优化布站问题,提出了一种分布式MIMO雷达布站的优化模型.首先给出了分布式MIMO雷达的信号模型;然后分析了收发天线位置对分布式MIMO雷达的空间分集能力和信道电压散射系数方差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用空间分集度和空间分散度指标对分布式MIMO雷达的空间分集能力和天线分散程度进行量化评估;接着提出了在空间分散度一定的条件下,使空间分集度最大的布站原则并给出了相应的目标函数;最后仿真分析了信号频率、探测距离、探测方位、信道数目等因素对分布式MIMO雷达布站的影响.研究结果对分布式MIMO雷达的系统配置和实际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利用扩频通信良好的抗干扰性和低功率谱密度下工作的特点,本把扩频技术引入高频海洋探测雷达来探测海洋一阶回波,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对回波质量无不良影响,同时可降低雷达发射功率,增加雷达探测距离。  相似文献   

20.
移动互联网行业是近几年在网络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一种新型产业,对于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通信模式。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应用范围的逐渐扩大,移动互联网应用安全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安全事故给使用者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影响了移动互联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该文从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基本特点入手,分析移动互联网应用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且进一步探讨如何加强移动互联网应用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