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0"高职与普通本科联合培养项目是一种新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更注重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CDIO工程教育模式致力于高校教育与工程实践之间关系的重构,在"4+0"联合培养项目中实施CDIO工程教育对应用型本科技术人才的培养更有积极意义。以研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切入点,校企共同制定基于CDIO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相互关联、互为贯通的CDIO工程教育课程体系,提升专业教师CDIO工程教育能力,实现高职本科人才系统化培养过程管理,切实提升高职本科学生CDIO工程构思、设计、运行及实施能力。  相似文献   

2.
基于CDIO的工业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培养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将CDIO教育模式引入工业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中,以项目为主线,以对学生多重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实验教学始终,制定基于需求的实验教学培养目标、建立基于CDIO的实验课程体系、设计基于CDIO的实验内容、实施基于CDIO的实验项目,并对教师CDIO能力的培养和学生CDIO能力的评价进行论述.通过实验教学使工业工程专业的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工程技术,成为能在工业工程相关领域从事规划、设计、评价、创新的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CDIO(conceiving-designing-implementing-operating)的理念与模式对于探索应用型服装工程人才培养新模式具有指导意义,因此通过分析CDIO的教学大纲、实施标准及教育教学实践,总结CDIO教育理念、培养模式及其应用规律。以此为基础,结合浙江科技学院服装工程专业教学实践,构建应用型服装工程人才培养新模式,提出了结合CDIO知识与能力指标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引入CDIO实施标准的培养方案与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4.
新能源产业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型产业,高素质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是推动产业快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将CDIO工程教育理念应用到新能源专业人才培养中,构建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解决当前新能源产业人才培养中增强实践性和创新性的问题,这对加紧培养一批创新性强、能够适应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莉莉  陈群 《科技资讯》2015,13(2):191-192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目前我国高校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专业人才的最新方法。该文简要分析了洛阳师范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发展和现状,根据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力系统方向)中引入CDIO工程教育理念,以项目驱动为导向,进行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改革,通过改革将各门课程的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为工科教学改革的教学模式提供参考,以切实满足电力相关行业对该领域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6.
综合实训是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鉴于传统实训模式存在的种种弊端,结合综合实训课程的定位和培养目标,引入CDIO工程教育模式,对软件工程专业综合实训课程进行改革,探索新的实训模式。实践表明,新的实训模式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有利于高水平应用型、工程型软件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从就业视角看应用型本科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存在诸多矛盾和悖论。其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课程设置之间存在较大偏差,人才培养过程实施不力,人才培养考核评价宽松;其产生原因在于教师发展的历史性脉络、学校应用性转型发展、科举制度文化和高考扩招等诸多因素。应用型本科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径有三:专业打通与校媒合作培养是专业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做实"地方性"和"应用型"办学特色是专业人才培养实施方略,构建学生中心的课程与教学评价模式是专业人才培养实效追求。  相似文献   

8.
为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精神,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推动本科院校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本文以兰州财经大学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为例,从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及实现思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定位与思路出发,紧紧围绕"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核心目标,努力探索"双导师"、"双引擎"的"双引擎-双轮驱动"机制,践行"双证"人才,"多核能力"的培养要求,提出双轮驱动、双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通过此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总结,为其他本科院校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应用型高校毕业实践环节CDIO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CDIO工程教育模式及其能力培养大纲,针对我国应用型高校毕业论文(实习)教学环节中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培养学生CDIO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对生物制药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有着非常实际的指导意义。应用型大学生物制药专业应从专业发展模式、教学管理体系、"双师型"教学团队等方面加强符合产学研合作教育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探讨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双轨四段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了提出的背景及其理论基础、构建原则、具体实施方案和方法,并运用文献中大学生实践能力测评量表,围绕实践能力模型的3个维度定量分析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双轨四段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效果.结果表明:"双轨四段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适合应用型高校的实际情况,不仅能显著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对提升高校教学科研水平和学生就业质量都有明显的效果,该模式适用于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应用型高校.  相似文献   

12.
在应用型本科教育过程中,实践环节是落实"卓越计划"的关键。该文在分析了国内高校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借鉴CDIO培养模式,改进并确立了定位准确、特色清晰的专业培养目标及实践教学体系,整合优化了传统的分散的课程内容,构建了"重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结果表明,构建基于CDIO、模块化、多层次的现代化实践教学体系,对于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质量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我国的对外贸易正在经历又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外贸出口行业,迫切需要大量既精通英语,又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经济发展对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需求越来越大,人才培养模式则凸显重要。本文从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入手,针对传统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模式陈旧等不足,提出应走"精专业 通外语 重实践"的三位一体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借鉴CDIO教育理念确定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CDIO的能力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和考试机制、面向产业需求建立课程体系动态调整机制.实践证明,这一系列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CDIO成为近年来指导高等院校教学改革实施的指导思想,为满足区域经济特点和行业企业需求的国际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设计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基于CDIO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和培养思路的建立,将成为培养国际商务专业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6.
陆晓燕  汤宁 《科技资讯》2013,(29):217-217
第二课堂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在培养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型人才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文本就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主要探讨第二课堂对培养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及其培养模式,力求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7.
地方本科高校已进去转型发展时期,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已成为我国众多地方本科院校所普遍追求的办学目标。该文以地方高校湖北民族学院为例,对近几年该校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和实践进行总结,探讨在转型发展背景下如何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培养"应用型人才",实现"应用型专业"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当前新建本科院校和独立学院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过程中,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关键,针对这类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结合广西部分地方高校协同创新培养应用型经济与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实践,提出经管类专业协同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五个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校内教学协同创新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校地协同创新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校企协同创新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校校协同创新模式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协同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针对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缺乏应用能力、创新精神和职业素养这一现状,提出要吸取CDIO"做中学"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方法,树立CDIO"教学做"三位一体的新理念,从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完整的课程体系和严谨的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设计出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计算机类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点带面,惠及全校所有的工科专业,并希望在其他理工科院校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20.
李茜  康志华 《科技信息》2010,(23):176-176,398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业高速发展,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大批精通工程管理的应用型人才,这就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