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合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一种优秀的文化力。科学发展观包含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个重要方面。和合文化所蕴含的朴素的整体系统观、人与自然和合观、以人为本思想与科学发展观具有内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河洛文化是中国古文化的源头,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台湾文化是河洛文化哺育下形成的具有继承性和创新性的子文化。台湾的血缘归宗于河洛;台湾的文化语言、心理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都有河洛文化的印记。弘扬河洛文化的“和合”精神,遏制文化台独,推进两岸交流,河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和合”精神;台湾当局杜撰的文化台独理论与河洛文化“和合精神”相悖。  相似文献   

3.
八仙的兴起.是中国神仙文化的产物,是传统“和合文化”精神的体现,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演变的结果。八仙信仰中的宗教内蕴、“和合”思想对元明清时期的文化领域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政治思想的产生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他的系统改革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改革变通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的“一国两制”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合”精神的弘扬,他的民主法治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为政在人”的人治观念的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5.
祁迪 《科技咨询导报》2010,(5):246-246,249
中国传统和合文化源远流长、历久弥新,蕴含着不可穷竭的智慧源泉,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建设和谐社会应该吸取和合文化的积极成分,发挥和合文化的整合功能,形塑出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分析传统农业文化与农业企业文化建设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和合"文化指导现代农业企业发展的设想.并以天福茗茶为例,深入剖析了"和合"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并进一步阐述了现代农业企业如何构建具有"和合"特质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7.
"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最富生命力的文化内核和因子。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同样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合文化"所要求的个体身心和谐、人际和谐、群体与社会和谐等各种思想,对于当前消解社会矛盾、人与自然的冲突、构建和谐企业文化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和合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的多边外交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和合文化传统中的“和为贵”、“兼相爱”、“和而不同”、“协和万邦”等思想中透析中国多边外交思想,分析出中国多边外交思想的共生性、平等性、多样性、自主性,并以构建和谐世界作为奋斗目标,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的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潍坊学院学报》2017,(1):89-92
"和合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内核,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是中华文明传承几千年而不衰、一脉相承而不断的根本依据。在古代,"和合包容"思想的表现形式主要是静态的、内敛的、被动的,对异质文明的入侵也没有进行你死我活的打击和排斥。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在中国通过"一带一路"战略走向世界、并逐渐迈向世界舞台中央的过程中,我们既要抵御西方文化的冲击、对外传播中国文化、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又要化解某些国家对中国可能的"文化侵略"的担忧,就离不开对"和合包容"精神的发展和创造性运用。  相似文献   

10.
指出中华民族体育文化在应对西方体育文化的冲击时要树立和合意识,遵循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的和合原理,在融突中求生存,在创新中求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五溪文化源远流长。依托独特的地理、经济、政治和文化,五溪人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五溪文化。历经时代的洗礼,五溪文化已从一种封闭、落后、争斗、人治型的文化转向了开放、先进、和合、法治型的文化。  相似文献   

12.
民族精神与和谐社会的文化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精神的培育作为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而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和谐社会保持文化认同的一股重要精神力量。民族精神是古代、近代、当代文化的辩证统一,体现在“和合”、“五常”、“自强”等传统文化和精神的现代化之中。  相似文献   

13.
河洛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也是中国最重要的一种地域文化。其层次从外到内依次为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心态文化层;河洛文化的内涵中有两个带有标志性的文化现象,一是河图洛书,二是二程洛学。这样的文化背景催生了河洛文化精神:中国意识与大一统思想;中和、和合思想;爱国为民、无私奉献精神;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精神等。  相似文献   

14.
现代新道家的建立及其文化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现时代的新特征与古代有重大的差异,这促使我们承接历史上的道家往下营构现代新道家。新道家当与现代新儒家和现代道教和谐相处、共同发展。新道家的形上学仍然以道为基本范畴,由其性质引申出涉及人与自然、社会、自身三层次的自由观,并以中道和合的原则来处理自身与他人、自然界的关系,解决存在意义的危机问题,并藉此担当起文化诊治的重任。  相似文献   

15.
乡镇文化是基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没有先进文化作为支撑,基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必然要受到影响,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乡镇文化建设同样也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本文对乡镇文化事业建设为什么要加强科学发展观、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观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谭建三  胡淑珍 《科技信息》2011,(33):163-163,190
建立优秀的医院文化要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通过分析当代医院文化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即对"什么是医院文化、怎样建设优秀的医院文化"有了大致的了解,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核心,才能建立优秀的医院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坚持科学发展观为导向对建设优秀的医院文化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常德地方文化深受本土傩文化、城头山文化以及善卷文化的影响,其文化基因具有和合性、开放性、创新性的特征。在当代传承常德地方文化基因,应该以和谐的理念、开放的视野和创新的动力来推动常德地方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是一种客观的历史进程和趋势,是多样性的统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要坚持多样性的统一,在全球化进程中准确定位;和合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主要是以民为本的人文传统,中庸协和及天人合一,这些正是科学发展观的传统文化渊源;而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统筹兼顾、综合平衡、动态发展的全新理念,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扬弃与创新。可见,科学发展观既体现了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  相似文献   

20.
借助文化翻译观的研究理论,探讨诸语境制约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也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文化翻译观强调翻译活动受到译语的文化语境的影响和制约。制约翻译活动的译语文化语境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译语文化传统、意识形态、民族心理、文化交流程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