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流域既是天然集水单元,又是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单元和经济开发单元。小流域综合治理就是以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为中心,以提高生态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基本农田优化结构和高效利用及植被建设为重点,建立具有水土保持兼高效生态经济功能的半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从持续发展角度,阐述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在分析五洞桥小流域地理、社会经济条件和水土流失现状的基础上,建立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资源开发,生态环境治理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提出了实现这些目标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徐彗 《中国西部科技》2013,(9):81-81,86
2012年,沾益县抓住中央扩大内需和云南桥头堡项目机遇,以偏山小流域为单元,在全面规划基础上,合理安排农、林、牧各业用地,因地制宜实施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生物措施、能源建设,做到互相协调、互相促进、形成综合防护体系,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8km2,治理开发成效显著,加快了项目区新农村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小流域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费用与效益,为小流域水土保持项目国民经济可行性评价提供借鉴.方法 以丹凤县陈家沟小流域为例,分析实施水土保持措施的综合治理费用以及所带来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结果 在陈家沟小流域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得到的经济效益为3717.55万元,生态效益为13190.13万元,社会效益显著.结论 小流域治理的国民经济评价表明,项目综合效益巨大,切实可行.应将生态效益纳入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国民经济评价中.  相似文献   

5.
郑晓风 《甘肃科技》2009,25(21):76-78
闫家河小流域地处天水市近郊的水土流失区,是黄河水保生态工程藉河示范区的高效治理开发示范小流域之一,依托其特殊的地理与自然资源优势,以治理水土流失为重点,以生态平衡为基础,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调整土地利用结构、资源优化配置与机制创新为突破口,探索出一种城郊型小流域的成功治理模式,其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可为同类型区城郊型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提供一个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莫古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该流域自治理以来,综合考虑到土地利用、地貌部位、空间结构、措施类型以及治理与开发等问题,合理地安排农林牧各业用地,布设各项水土保持措施,使林草措施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多层次、多防线的水土保持防护体系.并对治理后产生的效益进行了初步分析,可为类似小流域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天合小流域治理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艳红  鲍宏喆 《科技信息》2010,(34):I0326-I0326
天合小流域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在几年的综合治理开发过程中,把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确定为建设目标,以机制创新、科技支撑为突破口,统筹社会各方力量,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调整产业结构,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穆恩深 《科技资讯》2007,(3):208-20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水利部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是水利部门特有的治理生态环境问题的方法,本文通过以临江河小流域的规划设计为例,浅析新农村建设中水土保持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着重阐述如何将水土保持的规划设计融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对新时期水土保持规划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新农村建设中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必须以小流域为单元,以生产发展为前提,以防治水土流失,改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实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的.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大力发展现代循环农业,彻底改变粗放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边爱三 《甘肃科技》2005,21(4):25-26,34
在黄土高原地区实施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生态治理工程是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减少黄河泥砂量的有效途径。是发展地方经济,农民实现小康,改善兰州投资环境的必经之路。通过对西果园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可以提高当地人们生态环境建设的水平,使农村经济与环境治理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投资主体、及与其他水土保持专项工程的关系、工程建设内容、监测内容、验收指标等5个方面出发,探讨了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与其他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的关系,旨在理顺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与其他水土保持专项建设工程的关系,明确工程建设内容、监测内容、验收指标等内容,提高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2.
根据我国水土流失规律阐述今后水土保持发展战略,主要包括合理开发利用国土资源,除害兴利,减免干旱、洪涝、风沙等灾害,改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开发;保护、治理、预防三兼顾,推动水土保持全面深入发展;加强水土流失治理。  相似文献   

13.
大通县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在科学研究、小流域治理和农田基本建设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山城景阳沟坝系建设示范工程,及时分析总结坝系建设的经验和问题,并进入了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工程和坝系工程为示范建设的新阶段,我县景阳沟流域坝系示范建设正在向多层次、多目标、多功能、高效益的综合开发体系发展,为青海省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积累了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4.
程娟 《汉中科技》2014,(5):57-58
本文通过对镇巴县高桥河小流域概况和水土流失现状的分析,采取以小流域为单元,依据综合治理措施、水保监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集中连片,构建“山顶、坡面、沟道”等不同部位的立体防护体系的治理方案,以确保该流域治理工程的稳步实施,为建立流域区内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系统提供科学可行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5.
文章就我国水土保持目前现状和今后工作方向作一些初步的研究。根据我国水土流失状况以及规律,阐述今后水土保持发展战略,主要包括合理开发利用国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开发。推动水土保持全面深入发展,加强水土流失治理。  相似文献   

16.
在互联网+时代下,为进一步研究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以梁子山小流域为例,运用资源循环高效利用系统,结合供给侧改革理论,引进公司来共同管理维护水土流失治理成果的新模式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传统治理模式始终局限在防治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上,缺乏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困局与需求的认真考察,规划设计的资源未得到高效循环利用,而新模式能紧密结合当地实情,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加快当地经济转型发展,使小流域综合治理取得更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介绍了阜新地区水土流失概况及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来阜新地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进展状况,总结了阜新地区坡耕地治理和沟壑治理的主要工程措施,介绍了当地小流域综合治理中植物措施布局的主要经验。  相似文献   

18.
徐书英 《科技信息》2011,(10):398-398
西峡县属南水北调水源区丹江口库区水土保持重点区域,水土流失严重,通过对区域内小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建设,成功探索出了一套有效的治理模式,为优化丹江口库区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环境提供宏观决策和参考依据,对促进当地生态环境改善、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广西木棉麓小流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广西红壤区水土流失的具体情况,选择南宁市良庆区那马镇木棉麓小流域作为典型代表,运用水土保持技术,生态景观规划原理和小流域治理经验,提出广西木棉麓小流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的初步规划。将示范园按功能划分为水土保持科研观测试验区、水土保持技术示范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区和水土保持休闲观光区4大功能区,并提出工程总体布局。  相似文献   

20.
南水北调水源区饶峰河小流域生态补偿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保护区内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补偿量及生态建设,为整个水源区的生态补偿量计算和水土保持治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野外实地调查的方法.结果 饶峰河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及生态建设共需补偿资金374万元,主要用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农民退耕还林补偿.结论 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可有效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增加当地农民保护水源的意识和积极性,同时也能有效减轻水土流失对河流水质的污染和破坏,减少河流泥沙含量,起到保护南水北调水源水量及水质安全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