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高校重视和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本文对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进行了深入的论述,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马慧  李姮  韩德铎 《科技信息》2010,(15):135-135,355
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初步探讨了几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和终极目标;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好团的建设;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协调发展,必须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3.
孙佳 《科技信息》2008,(22):135-135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方针。在实践中应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4.
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党的十七大对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当前在校的“80后”大学生思想主流积极向上,但思想的多样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学习、就业等压力明显增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着眼于“80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5.
郑长兴 《科技咨询导报》2010,(24):235-235,237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新时期一切工作应当贯彻的新理念。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要确立学生在思想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创建新颖的师生、校生关系,使大学生成长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理论,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正确认识和把握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规律,创新机制和载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就是围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在实际工作中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如何真正以学生为本开展高校辅导员工作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既是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的现实需要,也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客观需要。然而目前,在择业就业过程中大学生思想观念存在着诸多问题,同时,高校在就业指导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严重缺失,因此.必须加强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本文首先探讨当前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加强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必须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的需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其人格的完善和全面发展.这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0.
时代的发展变化,要求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关注大学生思想观念、行为的变化,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体系,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覃元理  张志万 《科技信息》2009,(28):I0342-I0342,I0345
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中国科学发展的思想体系,也是推进我国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应着眼目前我国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充实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协调好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要素,建立健全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进而不断推动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对于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而言,其思想政治教育属于重中之重环节,而且在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属于重要内容。针对高校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研究,有利于对贫困大学生的教育理论进行丰富,对思想政治教育范围进行拓宽,对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进一步完善,而且就“以人为本”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贫困大学生完善人格的塑造来说,其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都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当前大学生思想变化呈现复杂性、多元性的时代特征,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执行者,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视野下,重新审视其思想动态变化,及时掌握发展规律,创造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既是学科理论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生自身成长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孙岳鹏 《奇闻怪事》2011,(6):21-22,13
高校辅导员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肩负着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辅导员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确定自己的工作定位,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5.
汤海丽 《科技信息》2010,(34):I0042-I0043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一直受到党和国家、教育部门的重视,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中共中央紧紧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高扬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明确地把以人为本提升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内容。在党的十七大报告里,胡锦涛进一步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1]笔者认为,新时期强调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融入人文关怀,体现人文关怀是社会和人全面发展的要求,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构建大学生情感教育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当代大学生是一个情感丰富、求知欲强但同时情绪化倾向、逆反心理明显的特殊群体。根据"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基本要求,正确认识构建"以人为本"情感教育模式的必要性和科学内涵,能为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提供新思路、新途径;能使高校在构建"以人为本"情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本着一切从大学生根本利益出发的工作原则,通过实施一系列相关措施,促进大学生认知与行为的统一,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吸引力与感染力,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面对追求个性的当代大学生,必须用以人为本的理念统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定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创新,打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重视实践,以此来开创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工作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为了适应当前就业形势和大学生就业的需要,高校在就业工作中必须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就业形势政策教育、诚信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创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对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王丽 《中国西部科技》2011,10(21):81-81,51
坚持以人为本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从了解、理解、尊重、引导和服务于学生等方面入手,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成才。我们要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与时俱进地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努力建设人性化的高素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强调主体参与,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改革高校管理方式,建立健全人性化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