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利用陈金全教授的本征函数法计算了空间群链Pm3m(∪)Pm3(∪)P23的耦合系数,即母分系数.C-G(克莱布施-高登)系数是群不可约表示基组成高阶不可约表示基底的变换系数,而母分系数是由两个群链不可约表示基底组成大群不可约表示基的变换系数.最后的计算结果表明,用陈金全教授的本征函数法所求得的母分系数确实满足幺正、归一性,同时也证明了本征函数法对于求母分系数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2.
一种修改的双权函数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两个负指数型函数之差所构成的函数类取作权函数。在确定权函数的参数时,主要考虑了两个因素:(a)权函数与样本容量的关系,以反映样本信息量大小在选择权函数中的作用;(b)对样本系列中排位在中上部的点据给予较大的权重。对P-Ⅲ型总体分布,本文提出的权函数能使σ和Cs的估计由原方法的二阶加权中心矩降低为一阶加权中心矩估计。统计试验结果表明,修改后的双权函数法无偏性方面优于矩法,有效性与矩法相当;与PWM法的部分结果对比表明,两者统计性能接近。  相似文献   

3.
利用陈氏本征函数法计算了空间群链Fm3m包含Fm3包含F23的母分系数.C-G(克莱布施-高登)系数是群不可约表示基组成高阶不可约表示基底的变换系数,而母分系数是由两个子群链不可约表示基底组成大群不可约表示基的变换系数.最后的计算结果表明,用陈金全教授的本征函数法所求得的母分系数确实满足正交归一性,从而证明了本征函数法对于求母分系数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利用几何光学射线法的接收公式(即间接射线法)计算大电尺寸天线罩的功率传输系数、瞄准误差以及瞄准误差斜率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步骤,并与物理光学法和几何光学射线法的发射公式(即直接射线法)进行了比较,从而说明利用间接射线法计算天线罩的功率传输系数、瞄准误差和瞄准误差斜率既能满足工程上的精度要求,又减少了工作量。  相似文献   

5.
张晓光  韩楠楠 《甘肃科技》2011,27(7):130-132
系统地论述了国内外桥梁横向分布系数计算方法,并建立了适用于计算横向分布系数的有限元模型。采用理论方法和有限元模型计算出不同桥梁跨度、主梁间距下主梁横向分布系数,得到结论:美国AASHTO规范(1996)适用于宽桥;刚性横梁法适用于窄桥;美国AASHTO规范(1998)、刚接梁法能考虑主梁跨度、间距、刚度的影响,适用范围广。  相似文献   

6.
在研究Mo(Ⅴ)、Co(Ⅱ)、Bi(Ⅲ)和Fe(Ⅲ)与硫氰酸根形成各级配离子摩尔吸光系数的基础上,得到一个配合物中各级配离子摩尔吸光系数的关系式logΔεn=logε1+δλ(n-1).用来估算配合物中各级配离子摩尔吸光系数,与其实验值符合的百分相对误差小于2%.  相似文献   

7.
利用陈氏本征函数法计算了空间群链Fm3mFm3F23的母分系数.C-G(克莱布施-高登)系数是群不可约表示基组成高阶不可约表示基底的变换系数,而母分系数是由两个子群链不可约表示基底组成大群不可约表示基的变换系数.最后的计算结果表明,用陈金全教授的本征函数法所求得的母分系数确实满足正交归一性,从而证明了本征函数法对于求母分系数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8.
利用陈氏本征函数法计算了空间群链Fm3m(∪)Fm3(∪)F23的母分系数.C-G(克莱布施-高登)系数是群不可约表示基组成高阶不可约表示基底的变换系数,而母分系数是由两个子群链不可约表示基底组成大群不可约表示基的变换系数.最后的计算结果表明,用陈金全教授的本征函数法所求得的母分系数确实满足正交归一性,从而证明了本征函数法对于求母分系数同样适用 .  相似文献   

9.
利用陈金全教授的本征函数法计算了空间群链Pm3m(?) Pm3(?)P23的耦合系数,即母分系数.C—G(克莱布施-高登)系数是群不可约表示基组成高阶不可约表示基底的变换系数,而母分系数是由两个群链不可约表示基底组成大群不可约表示基的变换系数.最后的计算结果表明,用陈金全教授的本征函数法所求得的母分系数确实满足幺正、归一性,同时也证明了本征函数法对于求母分系数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10.
空间群Fm3m     
利用陈氏本征函数法计算了空间群链Fm3m(∪)Fm3(∪)F23的母分系数.C-G(克莱布施-高登)系数是群不可约表示基组成高阶不可约表示基底的变换系数,而母分系数是由两个子群链不可约表示基底组成大群不可约表示基的变换系数.最后的计算结果表明,用陈金全教授的本征函数法所求得的母分系数确实满足正交归一性,从而证明了本征函数法对于求母分系数同样适用 .  相似文献   

11.
可靠性分析威布尔三参数估计方法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可靠性分析中疲劳寿命Weibull分布的参数估计方法进行研究。在研究相关系数优化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参数估计方法——割线优化法。在MATLAB的基础上改进了概率权重矩法,使此参数估计方法精度提高并使之更方便于工程计算。给出了计算Weibull三参数的MATLAB语言程序,并对这三种参数估计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运用这些方法进行工程实例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割线优化法有较高的精度。通过实例计算确定了各方法工程应用上的差异及其适用范围,对工程人员选用合适参数估计方法起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高校学生评价中惯用的加权平均方法进行了反思,结合实际情况,运用变异系数加权法,突出了个各评价指标的相对变化幅度,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新的加权方法,它兼顾了每个指标原本的重要性也缩小了每一次实际情况的不同产生的差异情况两个方面,结合算例我们也能看出改进后的加权平均对学生更公平合理一些。  相似文献   

13.
以无权的高簇系数的Holme和Kim(HK)模型为基础,联系实际网络所应该具备的权重,引进了一种动态的赋权机制,提出了一种更大范围可路径长度和调簇系数的加权无标度网络模型.分析和仿真表明:大范围可调路径长度和簇系数的加权无标度网络模型不仅继承了HK模型的高聚类效应和无标度特性,且它的调节手段更丰富,调节范围更大,实现了...  相似文献   

14.
试图对体育教练执教水平建立一个综合的数学评价模型,选择成就、能力和名望这三个关键因素作为模型的评价指标.用权衡胜率建立教练成就评价模型;建立函数来评价教练能力与相关因素(如教龄、比赛场数等)之间的关系;采用变异系数法建立教练名望评价模型.最终,运用TOPSIS分析法计算出对体育教练执教水平总的评价结果.在模型测试阶段,采用数据拟合和假设检验分别对运动项目的普适性和性别的普适性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15.
该文根据台标的视觉特征,提出基于时空不变区域检测的方法来进行台标分割,并对台标特征提出用基于HSV颜色空间的加权Hu不变矩进行描述,最后采用基于知识库的方法进行台标识别。实验表明:该算法识别正确率较高,效果基本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薛钰川  任新成 《河南科学》2014,(10):1966-1971
采用一维高斯型粗糙面模拟实际的沙壤土面,运用矩量法研究了其在锥形波入射下的电磁散射,借助数值计算讨论了制约电磁散射系数σ的一些因素(高度起伏均方根、相关长度、土壤湿度、入射波频率),并总结出其随各因素变化的具体规律.  相似文献   

17.
研究带删失数据的回归模型.基于合成数据,运用加权Bootstrap方法获得回归系数样本分布的近似估计,并对一般权序列,证明了这种分布近似的有效性及回归系数的加权Bootstrap估计的相合性.据此构造回归系数的加权Bootstrap置信域.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就覆盖率而言,加权Bootstrap置信域优于传统的渐近正态置信域.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大段合采油井储层层间非均质性严重的问题,开展了层间干扰研究,确定层间干扰的主控因素。结合现 场试油实践,以层间干扰系数作为定量评价层间干扰程度的指标,对部分井的产能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发现流压、生 产压差、含水率等因素均可对层间干扰程度造成影响。收集油田数据资料,计算了渗透率级差、厚度级差、层数、地层 压力系数级差、生产压差级差、平均黏度、孔隙度级差、流压级差等因素。采用复相关系数法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初筛 选,根据基于熵权的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了筛选后因素与层间干扰系数间的关联度,确定出层间干扰的主控因素,分 别为渗透率级差、层数、静压系数级差、合测含水率、生产压差级差和流压级差。  相似文献   

19.
由于初始应力状态的非对称性,土体的边界面形状不应该像剑桥模型那样是关于平均球应力轴对称的.根据土体受力后将发生剪切和压缩2部分组合变形的现象分别给出由摩擦引起和由体积压缩引起的塑性功,引入塑性功权系数C,以塑性能量平衡方程为基础,导出了初始应力状态非对称条件下的边界面方程.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得到土体受压时塑性功中摩擦为主和拉伸时体积塑性功为主的规律.并提出确定权系数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20.
河工模型尾水位控制策略的选取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利  马劲松  李黎  张驰 《河南科学》2003,21(6):742-745
调节单元(控制器)的控制策略设计对自控系统控制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神经元的模糊自适应PID控制技术(控制策略)模拟生物神经元的某些结构和功能,依据实际系统输入、输出数据、现场操作人员的运行经验和传统的PID控制方法,选取不同的权值,由计算机能识别且能实现控制算法来完成。这项技术已在河工模型尾水位自控系统中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