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口译笔记是有效口译活动的关键,它是为了弥补译员短期记忆能力的不足,帮助译员利用笔记来加深对源语信息要点和逻辑结构的提取。口译笔记技能和任何其它技能一样,要遵循技能习得的一般规律。我们可以把口译笔记技能看作是程序性知识,它是经过大量的陈述性知识的积累和练习,最终变为一种熟练的技能。在口译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口译笔记的认知特点和作用,注重对学生进行口译笔记的策略训练。  相似文献   

2.
邝江红 《科技信息》2014,(13):45-46
口译教学重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记忆、听力和笔记等口译技能。本文以吉尔的"连续传译的口译模式"为框架,探讨了口译技能的训练方法,尝试从理解和信息处理两方面选择突破口,提高口译训练的成效。  相似文献   

3.
谭荔 《科技信息》2013,(10):357-358
口译笔记符号是集各种简易符号于一体的符号系统,是作为辅助记忆的一种重要手段,对刺激与再现原文重要信息具有提示作用。口译符号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篇章理解中的运用能使学生更加集中注意力关注听力文本中的具体关键信息,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大量听力实践中掌握运用口译笔记符号这种技巧,从而充分展示口译笔记符号在提高学生听力理解与英语综合素质上的长处。  相似文献   

4.
张玉红 《科技信息》2009,(2):137-137
口译现场的紧张气氛和发言人长时间的表述会给口译人员的大脑记忆带来困难,会引起信息的遗漏和逻辑关系的紊乱。人的记忆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在做口译时,我们需要借助于笔记将综合分析过的信息储存在大脑中。本文阐述了记口译笔记的重要性及记笔记的方法、技巧。相信这些技巧会大大减轻译员的精神压力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口译笔记的重要性,概括了口译笔记的特点并给出了实例,同时提出在虚拟现实技术辅助下的训练方法,分析口译虚拟训练系统应具备的功能,并设计了一套在口译笔记的辅助下,评估口语口译质量的试验方案。  相似文献   

6.
王金雪 《科技信息》2011,(10):I0165-I0165
口译是一种即时性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要求译员不仅能在有限时间内处理大量信息,而且能有效地保持信息。口译信息的处理是言语知识和非言语知识共同作用的结果,涉及感官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种记忆系统参与,其中短时记忆是信息处理的关键。记忆是口译活动的核心环节,也是制约和困扰口译活动的主要"瓶颈"。为了摆脱口译记忆的困境,本文提出四种方法即:理解性记忆;抓逻辑、重思想;笔记辅助记忆;复述训练法。  相似文献   

7.
李婉璐 《科技信息》2013,(6):189-189
在交替传译过程中,笔记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连接了译员的听力、记忆与表达各个环节。但是很多口译学习者困惑于如何练习口译笔记。本文就笔记的目的、注意问题、记什么、怎么记等问题一一做了解释,希望对学习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口译是一种通过口头表达形式,将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交流行为。口译的过程是将信息来源语形式转换为目标语形式,可分为接收、理解、记忆、转译、表达五个阶段。其中涉及的主要技巧包括听力、理解和记笔记。所有这些口译技巧都可以通过大量的训练和实践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9.
于悦 《科技信息》2012,(22):172-173
符号系统在口译笔记中占据重要地位,并给予有力支持,正如口译笔记对正式口译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本文从符号系统出发,阐述了符号系统在口译笔记中的重要性,对符号本身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并验证了其特性在口译笔记中的应用及效果。  相似文献   

10.
作为口译训练中重要环节的口译笔记,不仅要借助一些相关的符号或缩写,更要注重语篇理解的基础训练.为提高口译笔记质量,寻求促进口译培训的有效方法,从词汇衔接方式出发,分别以重复、泛指词、相似性、可分类性和搭配五大分类方式进行分析,并给出了样稿进行说明,指出词汇衔接方式对译员在语篇理解及口译笔记方面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作为口译训练中重要环节的口译笔记,不仅要借助一些相关的符号或缩写,更要注重语篇理解的基础训练。为提高口译笔记质量,寻求促进口译培训的有效方法,从词汇衔接方式出发,分别以重复、泛指词、相似性、可分类性和搭配五大分类方式进行分析,并给出了样稿进行说明,指出词汇衔接方式对译员在语篇理解及口译笔记方面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邢星 《咸宁学院学报》2011,31(9):70-71,96
作为一种中介的言语交际活动的口译具有即时性和现场性的特点,口译记忆对口译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是口译学习和口译研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口译记忆是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一种结合,是译员将刚刚接收到的信息暂时储存在短时记忆中,同时激活长时记忆中的相关部分,使其参与译员的在线记忆运作的工作记忆。本文旨在通过对口译记忆过程的分析,结合口译特点,提出提高口译记忆的策略及操练方法,以帮助口译学习者进行有效练习。  相似文献   

13.
口译笔记教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从口译实践还是吉尔模式来看,笔记都是口译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它影响着学生在今后的口译活动中是否能准确无误的记下发言者的内容,从而顺利完成口译.文章还介绍了笔记教学的安排阶段,内容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外交流日益频繁,而其中的纽带就是翻译。如何在翻译中,尤其是在交替口译中,做得更加准确全面呢?笔记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辅助工具。该文分析了在交替口译中如何运用笔记的技巧。  相似文献   

15.
李梦妍 《科技信息》2013,(2):216-217
近年来,上海口译岗位资格证书考试和中国翻译资格考试相继出现,全国的一些城市出现了口译培训机构,开展了对交传能力的培训。笔记是译员记忆机制的辅助工具,可以增加记忆量和延伸记忆。作为翻译专业的研究生,深感笔记能力的重要性并参加了北京甲申同文口译培训权威机构的笔记培训并收集了第一手研究数据,结合学生学习笔记的困难,提出了有关交传笔记能力培训系统的有效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逻辑分析是口译员在脱离源语词语外壳过程中启动的一项基本能力,也是完成不同专业领域的口译任务的基础。口译中的逻辑分析体现在话语的衔接与连贯。笔记作为探视口译理解过程的工具,主要通过连接和符号指向联接前后语的语义逻辑关系,因此,笔记是译员进行逻辑分析后的产物,逻辑分析是口译思维理解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7.
记忆不仅在口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笔译中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记忆是笔译译员使用译入语进行笔译表达的基础。在笔译过程中,笔译译员与口译译员一样是将记忆中的内容用译入语表述出来。为了突出口译中记忆的特殊性,研究者们将口译记忆定义为口译工作记忆;同样,为了突出笔译中记忆的重要性,笔译中的记忆则可以定义为笔译工作记忆。  相似文献   

18.
图式理论是关于背景知识在语言理解中的作用的学说.本文将图式理论引入口译过程,着重探讨了激活的图式在听解、记忆、表达三个阶段的作用,并指出口译教学中应注意使图式意识明确化,扩大学生知识面,注重强化、拓展和激活相关图式来提高口译训练效果和口译质量.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已有口译研究的分析和归纳发现口译记忆模式的研究是当前口译研究的核心问题.本研究通过对口译摘要模式的比较研究设想,从而铺设了本研究的实验步骤、方法和数据的处理,最终确定口译过程中最佳的信息提取和记忆模式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20.
口译记忆是译员以源语为操作对象,在主动加工的基础上对其信息进行识别、保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心理认知机制起着重要的作用。记忆可以分为三个类型,其工作机制与功能各不相同。在口译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根据口译记忆的特殊性以及不同类型记忆的认知特点,采用相应的训练策略和方法,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使他们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尽快掌握口译的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