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李清照的诗词格调径庭,对比鲜明。诗中驰骋议论,典雅凝练,其强劲的风骨、豪壮的格调,俨然一位叱咤风云的须眉男子,颇具丈夫气概,呈现出豪放俊逸的刚健美;而在词中,婉转抒情,呈现清新自然之气,宛若一位闺闱女子,颇具女性情怀,呈现出清丽芳婉的阴柔美。诗中的刚健豪迈与词里的阴柔温婉,都是作者人格的一个侧面。全面地显示出诗人兼词人的多向性格和人格魅力。这对于从整体上认识李清照其人、其作品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读李清照早年的词,会读到一种纯纯的少女情怀和闺中朦胧的情思;读李清照婚后的词,会读到一种甜甜的幸福以及别离丈夫后,思念丈夫的离愁别绪;读李清照晚年的词,会读到一种社会动荡、流离患难之苦、国破家亡之恨;纵观李清照的一生,她是中国文学史上才气不输男儿、成就最高的女词人,她的词不但是她生活的写照更是南宋王朝的缩影,从妩媚秀丽、格调清新到凄清哀婉、苍凉悲楚。她的凄美、她的愁苦、她的才情、她的高洁傲岸、她的坚毅刚健、婉约清新全部都从她的词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她的词中更多的是一种无法言语的"愁",本文主要从李清照的经历和词中分析她的性格。  相似文献   

3.
读李清照早年的词,会读到一种纯纯的少女情怀和闺中朦胧的情思;读李清照婚后的词,会读到一种甜甜的幸福以及别离丈夫后,思念丈夫的离愁别绪;读李清照晚年的词,会读到一种社会动荡、流离患难之苦、国破家亡之恨;纵观李清照的一生,她是中国文学史上才气不输男儿、成就最高的女词人,她的词不但是她生活的写照更是南宋王朝的缩影,从妩媚秀丽、格调清新到凄清哀婉、苍凉悲楚。她的凄美、她的愁苦、她的才情、她的高洁傲岸、她的坚毅刚健、婉约清新全部都从她的词中表现的淋漓尽致,而她的词中更多的是一种无法言语的"愁",本文主要从李清照的经历和词中分析她的性格。  相似文献   

4.
李清照的《论词》专门为词正名,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观点,这在词学史上意义重大。她将词与诗放在同一个平台上加以区别,认为词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具有区别于诗的自身特点,而不只是对诗的延承。李清照对词提出了五点要求即高雅、协律、铺叙、典重、故实,在保持词原有特性的基础上赋予其新的意义,并就词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她的看法。"别是一家"虽有一定局限性,但其在词学上的重要意义不可磨灭。  相似文献   

5.
姜(约1155—约1221年),号白石道人。在南宋中期的词林诗苑中,他是艺术上能独树一帜因而受到人们推重的一位重要作家。姜白石的作品,词胜于诗,在文学史上,词的评价比诗高,他是宋“婉约派”词自李清照之后的中兴词人。宋代词人、词论家张炎评价说:“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不唯  相似文献   

6.
李清照的词历来为世人传诵,而她的诗也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并与词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思想内容和风格上。而这种差异是由于诗庄词媚观念、宋代理学和李清照个人的主张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7.
李清照独特的生活经历和严格遵照“诗言志,词言情”,词“别是一家”,诗词两种不同体裁的不同艺术特征写作,使其诗与词具有不同的艺术风格。其诗气象宏敞,豪迈感人,其词则意味深浓,委婉曲折  相似文献   

8.
王慧 《长春大学学报》2005,15(1):71-74,90
李清照主要针对苏轼“以诗为词”的“亦‘自是一家’”的观点,为了维护词体的独立性,提出了“词‘别是一家’”说。本文从音律、题材内容和艺术审美三方面详细论析了李清照的这一词学观。  相似文献   

9.
略论李清照的政治讽刺诗周建国,寿淑燕李清照向以婉约词著名,清王士供更是誉其为婉约派的宗匠o。但就其诗的思想内容和风格情调看,大有豪迈气概,与其词的柔婉调然异趣.虽然李清照晚年所作的《声声馒》、《永邀乐》等词,通过抒写个人的不幸遭遇隐寓深沉的故国情思,...  相似文献   

10.
《奇闻怪事》2013,(7):46-47
能称得上古今第一才女,人们最有可能达成共识的,可能就是李清照了;然而能称得上古今第一女赌徒的,人们最想不到的竟然也是李清照。婉约清丽词慷慨悲壮诗在词的领域,人们大抵会首先想起苏东坡、辛弃疾。然后,就应该想到南唐后主李煜和李清照了。其余的人,如柳永、周邦彦、姜夔、吴文英之流,恐怕都要排在后面了。李清照的词,风格婉约清丽,自成一家。其作品传世不多,但佳作、佳句流传之广,却不逊于任何  相似文献   

11.
潘阆是宋初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但今人对其研究不多。其《逍遥词附记》提出了突破前人路径、以词代诗的文体观,促使词由“酒席文学”向“言志文学”过渡,并将诗学理论用于词的创作与品评,有利于词体地位的提高。其词作打破了唐五代以来以抒情为主、以“闺阁”、“画堂”为描述对象的传统,长于纪实和叙事,代之山水风光,进而由“阴柔美”向“阳刚美”过渡,其词风“句法清古,语带烟霞”,为豪放词之初萌。  相似文献   

12.
李清照一生爱花惜花,不但写了不少咏花词,而且在笔下的其他词作中也往往营造出花意象。由于李清照一生的经历颇为坎坷,故其笔下的花意象也呈现出前后不同的特点。分析李清照不同时期作品中花意象的情感内涵,不但可以认清李清照的女性意识和自我形象,还可以了解其人生境遇和心态变化。可以说,如果我们想了解李清照坎坷一生中的心路历程,那么其笔下的花意象就是不可或缺的第一手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13.
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发展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星。她的词以其清丽旖旎的绰约芳姿令人瞩目。正所谓:“堕情者醉其芬馨,飞想者赏其神骏。”(沈曾植《菌阁琐谈》)。然而不少论者在赏玩之余,都不免惊异感叹其为一妇人却能卓然自立、独擅词坛。殊不知,正是李清照真实地反映了作者作为女性的自我,自然流露自我的生命意识,从而使其词呈现出迥异于一般男性文人的独特风采。  相似文献   

14.
李清照从六岁(一○八九)至二十五岁(一一○八)的二十年间,大部分时间在开封居住。这奠定了其一生在诗、词、文及金石考证上的基础,也是走向灿烂人生成为一代词家的开始。李清照的作品与开封相关的大致有两类:在开封创作的和涉及开封的。这些作品均有其不同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王可喜 《咸宁学院学报》2003,23(5):86-87,91
在推尊词体,提高词的文学地位的努力中,苏轼在“词为诗裔”的观念指导下,“以诗为词”,开拓词的题材范围,增强词的表现力,从而提高词的地位,而李清照则强调词“别是一家”,将词的音乐性和文学性相结合,让词成为与诗比肩的一种文学样式,同样提高了词的地位。途径不同,然而殊途同归,达到了提高词的地位的共同目的。  相似文献   

16.
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和“以诗为词”的词学观念,“以诗为词”构成了苏词的本质特征。这一特征真正成熟是其密州词。密州词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一、名篇佳作迭出;二、基于密州词作,他提出了词“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和“以诗为词”的词学观念。密州时期其“以诗为词”的创作已经非常自觉、成熟,成为黄州词论的先期实践,为此后苏轼词呈现出“自是一家”的面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密州词是他改革词体迈出的至关重要的一步,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女性词史上,徐灿与李清照相提并论,是开拓词风的关键人物,是清朝女性中将丰厚的意蕴与词的特有体式美结合起来的第一人,也是李清照之后三百余年间成功地改造女性词作偏于轻软浅切词风的词人。她在词作《拙政园诗馀》中,成功地塑造了伤春悲秋的思妇、杨花飘零的羁旅者、归隐山林的隐者等词人形象,借此来表现自己深曲隐秘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8.
李清照是位善于发现美、创造美的词人 ,综观她的词 ,我们不难发现 ,“美”是她词创作的灵魂。本文将从个性美、愁情美、情操美三个方面来论述李清照词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社会环境、政治背景 ,李清照个人遭遇、才情 ,和对她的诗、词、文论作品的具体分析以及各种评论对李清照的看法等等角度 ,充分展示了李清照既有女性柔婉的闺阁幽情 ,又有丈夫的倜傥豪迈之气以及慷慨激昂的家国情思的多重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20.
被誉为清新"藕神"的李清照是我国最著名的女性词人。她脱颖而出于宋代,流传至千秋万世。李清照一生颠荡流离、贫富辗转,尝尽了人世冷暖。自然地,她的情感、遭遇、命运都会深情渗入诗词字句之间。她的词风根据经历的不同呈现出阶段性的些微差异,在整体上则呈现出飘零感伤的色调,被世人称之为"易安体"。李清照的"易安体"词突破了狭窄的闺阁庭院的描写范围和娇嗔哀怨的词曲主题,且在风格上转秾丽为清新,转香粉为青黛。无论采词、内容、词境,还是形式、手法等方面上都颇有新意,为婉约词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