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对双层铁磁薄膜构成的系统,考虑界面铁磁性和反铁磁性耦合x寸自旋波色散关系、波形演化及共振的影响.结果表明:层间耦合对自旋波的共振影响较大,即层间铁磁性耦合比反铁磁性耦合更易发生共振.  相似文献   

2.
计算了中子自旋波穿越均匀磁场层过程的精确解,讨论了有限厚磁层、极薄磁层、回波共振和混合态入射等情形,提供了贯穿系数、极化矢量等的精确表达式,从而为高精度的中子干涉仪测量提供了一个基础.  相似文献   

3.
研究在自旋轨道耦合和周期振动场的作用下,电子隧穿双量子阱结构的透射系数和自旋极化率.通过数值计算发现:隧穿后电子的自旋简并消除,得到与自旋相关的共振峰.电子隧穿宽势阱时出现对称的Breit-Wigner共振峰,而隧穿窄势阱时出现不对称的Fano共振峰.研究也发现通过调节入射能量和中间势垒的宽度,可以改变共振峰的振幅和位置.利用这个原理可以设计可调的自旋过滤器,实现对自旋的调控.  相似文献   

4.
自旋在线偏振磁场中的演化是无法精确求解,本文用转动 波近似求得线偏振磁场中自旋演化的波函数,并求得演化一周化所产生的Berry位相。  相似文献   

5.
实现量子控制和量子计算首先需要测定相关量子系统的哈密顿量参数信息.然而很多情况下,量子系统是不完全可测的.这里使用核磁共振量子模拟器模拟了一个三自旋的XY链模型的含时演化,通过对其中一个核自旋共振信号的读出与数据处理,成功地精确测出了该XY链的各项耦合参数信息.  相似文献   

6.
高自旋粒子在旋转磁场中的演化及Berry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自旋为1/2的粒子在旋转磁场中的演化及Berry相问题,可用直接求解薛定谔方程的方法进行计算,但是用这种方法讨论高自旋粒子的演化问题时会出现数学计算上的困难.而自旋粒子各能级之间都有一定的间隔,根据这个特点,文中用“尝试”波函数的方法求解了绝热近似下自旋粒子在旋转磁场中演化的薛定谔方程,得到系统的演化波函数和系统在完成一个演化周期后的Berry相.此方法在求解高自旋问题时不会出现高阶的微分方程,简化了计算.  相似文献   

7.
基于具有表面磁各向异性的海森堡模型,运用格林函数方法研究了铁磁薄膜的磁化率张量和自旋波共振,证明了在一方向上失去平移不变性的铁磁薄膜具有非局域磁化率张量,采用非局域磁化率的表述方法推导出铁磁薄膜的表面各向异性与可被均匀微波磁场激发的自旋波模式的关系,给出了共振峰的位置和吸收强度的表达式,根据本文给出的理论公式,可用自旋波共振的实验方法测量铁磁体的表面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量子力学方法研究了两层对称铁磁性薄膜的自旋波共振激发,计算了自旋波共振激发谱,特别讨论了表面各向异性对共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没有自旋波间相互作用的情况下,表面钉扎直接影响着自旋波的共振激发。  相似文献   

9.
利用密度矩阵方法,我们研究了单势垒量子阱中自旋抽运电流,发现当量子阱中的电子发生自旋电子共振时.自旋抽运电流出现极大值。  相似文献   

10.
利用平均场理论和单空间模近似,研究了总自旋F=1的旋量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的平均自旋在外磁场的演化行为.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平均自旋演化行为与对称相互作用无关;当处于不同量子态的粒子数不随时间变化时,体系自旋的行为由外磁场、反对称相互作用决定.  相似文献   

11.
求解了任意自旋中性粒子在旋转磁场下的Bloch方程,通过与用旋转坐标系方法得到自旋为1/2粒子的解进行比较,得到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利用旋转坐标系方法求得自旋 1粒子在旋转磁场下的精确解 ,用所求出的精确解计算出自旋极化矢量、三能级的Rabi振荡、非绝热动力学相和几何相等重要物理量的解析形式及数值解 .所得结果对讨论量子光学和量子计算的某些问题有一定意义 .  相似文献   

13.
通过自行设计搭建的滚筒实验平台,以玻璃珠为颗粒材料,探究了不同尺寸颗粒的混合/分离过程,并测量不同操作参数下的滚筒功率消耗.实验结果表明:高填充比时颗粒分离现象更明显,呈现典型的小颗粒被大颗粒包围的现象.在低填充比时,对于尺寸接近的颗粒不同转速下的颗粒分离现象不明显.颗粒粒径差距越大,颗粒分离现象越明显.随着滚筒转速和填充比的逐渐增大,功率消耗逐渐增大,而相比之下功率消耗对粒径比的敏感性比较低.  相似文献   

14.
在研究法向冲击速度对圆板碰撞恢复系数影响的基础上,应用高速摄像系统对伴有旋转速度圆板的冲击行为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不同法向冲击速度下旋转角速度对碰撞恢复系数的影响.通过确定变形量系数与旋转角速度的相关性,应用数值解析方法得出了不同法向冲击速度及旋转角速度下的碰撞恢复系数,得到了旋转角速度与碰撞恢复系数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牛顿法并藉计算机求解质点沿机械抛掷机构内的旋转叶片运动的方程。与现有的一些计算方法相比,这种方法具有简捷易懂,可达到所要求的任何精确度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旋转圆盘表面液体与壁面之间存在切向相对滑移,液体的转速并不等于圆盘转速.利用高速摄影拍摄圆盘边缘液体形态,用软件Image J测量了液体的滑移率及液体头液滴与液柱的直径比.分析发现,垂直旋转圆盘不同区域的液体滑移率不同,随转速增加,各区域滑移率趋向相同,为10%~13%.圆盘表面的波动、边缘液体的形态会影响液体滑移率的...  相似文献   

17.
二态体系中的量子循环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推导一个二态体系中的几何相对,强调了一般非绝热近似的循环条件,对于自旋1/2粒子在转动磁场中的特例则讨论了严格解。  相似文献   

18.
证明了转盘时空中所有以z轴为对称轴的圆柱面,以及通过z轴的平面均为二维同时面.因而,在转动系中对位于圆柱面上的圆周周长进行测量是有意义的.在转动系中计算出了转盘周长,以及与转盘圆周"重合"但静止在惯性系中的圆周长,所得的结果与惯性系中所测相同,从而解决了周长佯谬问题.  相似文献   

19.
利用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装置,在固定阀门开度下,通过改变离心泵的转速,测出不同阀门开度下系统管路的特性曲线;在固定转速下,通过改变系统管路阀门开度,测出不同转速下离心泵的特性曲线。绘制出所有特性曲线,找出泵的工作点。拟合出所有特性曲线的方程,统计分析出转速对泵工作点的流量、扬程和轴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转速变化量为20 %时,流量与转速[qv1/qv2=k1(n1/n2)]的比例系数k1=0.96~1.52;扬程与转速[H1/H2=k2(n1/n2)2]的关系式中k2=0.81~1.56;轴功率与转速(N1/N2=k3(n1/n2)3)的关系式中k3=0.66~1.37。根据离心泵的比例定律,理论上k1k2k3≈1,但实验证明,离心泵的比例定律系数在实际工作中变化范围较大,应予修正。讨论了实验条件下离心泵的适配管路,为离心泵在实际应用中节约能源和高效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利用旋转椭球体堆积模型模拟针状磁粉颗粒的堆积状态,计算了磁粉的堆积系数和堆积密度,讨论了堆积方式、轴此、方位因子、取向因子、粒度均匀性对堆积系数的影响。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