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教育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素质,师德最重要。当前,在推进素质教育,倡导更新教育理念的同时,怎样树立新时期的师德形象,提高师德修养已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教师应正确全面理解新时期师德内涵为基础,结合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应做到为人师表,以身示范;教好书育好人并注重自我教育与持续发展来阐述教师应顺应时代发展提高师德修养。  相似文献   

2.
文章围绕着高校教师师德丰富的美学内涵的主题,阐述了教师所具有的崇高职业精神和高尚的人格魅力的和谐统一。明确指出了高校教师加强师德修养是追求人生崇高之美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关继国 《当代地方科技》2012,(17):149-149,177
在教育教学改革处于鼎盛的发展时期,重新温故师德的含义,认真反思教师的职业,明确教师的职责和义务,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从教师的责任、教师的职业、教师的事业心、教师的爱心、教师的法律意识等五个方面阐述了新时期的师德,旨在能给从事教师职业的教育工作者以启示,从而达到共同维护教师这个崇高而又神圣的职业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师德”是指教师从事教育职业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师德与教师的思想觉悟、价值观念、人生追求、品德修养和工作态度等息息相关。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自身必须具备更高的道德境界,以高尚情操、丰富学识和人格力量影响教育学生。  相似文献   

5.
邹敏  刘海燕 《科技信息》2009,(9):240-240
教师道德品质不仅是教师自身的行为规范,而且还是作用于学生的教育手段,是一般社会道德在特定的职业范围中的体现,是突出教师职业领域内特殊的职业道德要求,是评价教师行为的具体标准。论文从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内涵出发,阐述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是教育事业的根本内容,分析了加强师德建设的主要内容以及教师社会价值的体现。得出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是提高全社会整体素质的前提条件.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冯良 《科技资讯》2007,(31):251
所谓会计职业道德,是指会计人员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如何加强会计职业道德修养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在全市开展的"反商业贿赂"时期,在教育系统开展的"强师德,正行风"活动时期,在认真学习"八荣八耻"时期,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如今在全市正在开展的"讲正气、树新风"主题教育活动中,重提这个话题,已注入新的内涵,我认为会计应从五个方面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和锻炼.  相似文献   

7.
该文以小学教学中教师师德对学生成长的影响为题展开论述,首先对小学教师师德与学生成长关系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通过引用调查资料来明确小学教师师德对学生成长的影响,之后从学生学习态度、学生思维发展、学生品德发展等方面对小学教师师德对学生成长的具体影响进行了分析,然后根据教师师德对学生的影响,从人文环境建设、学校师德教育制度完善、教师加强自身修养等方面对小学教师师德修养途径进行了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8.
师德在我心     
李燕 《科技信息》2011,(11):I0286-I0286,I0294
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要求。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本。因此作为教师应该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加强师德修养,这既是教师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期望。  相似文献   

9.
齐秀苹 《科技信息》2007,(8):173-173,85
教师职业道德管理,是学校针对教师职业道德状况进行教育、提高和约束的总过程,加强师德建设,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实施素质教育所必需的,加强师德建设,是以不断加强教师自身师德修养,提高思想品德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为目的,提高全体教师的职业素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加强师德建设,要充分发挥师德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建立健全并认真执行学校管理中的有关制度,做到奖惩分明,方式方法灵活,注重实际效果。加强师德建设,关键要提高教师师德修养的自觉性,以提高业务素质和实际工作水平为落脚点,同时,师德建设具有长期性、经常性和日常性,还要适宜于时代和新形势之要求,做到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0.
靳省如 《科技信息》2011,(10):189-189
职业学校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的组成部分,其师德问题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而其师德水平也直接影响到职业教育的发展,文章从师德内涵、教师应有的师德、师德的现状以及师德建设等诸方面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王晓燕  王婷 《广东科技》2011,20(22):32-33
教师职业是"良心活"。为人师的这一职业特征要求教师具有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即职业良心,本文通过阐述教师职业良心的内涵和主要内容,对教师职业良心缺失的具体表现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出教师职业良心养成的途径:提高师德认知,感化职业情感;发挥教师的道德主体性、启迪自觉性;健全教师利益保障机制和纪律约束机制;在教育实践中养成职业良心。  相似文献   

12.
吴伶 《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10(6):147-148,160
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使命。新时期的教育发展必须"加强师德建设",文中阐述了新时期师德的基本内涵发展;通过分析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现状,指出解决高校师德失范现象涌现、师德教育效果不理想、师德评价机制不完善、师德建设保障机制乏力问题的关键在于制度和机制创新;着重探讨如何建构师德教育机制、师德评价体系、师德建设保障机制等师德建设的理论;阐释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3.
马晓丽 《科技信息》2009,(16):30-30
本文阐述了师德在当今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结合实际工作探讨了如何提高教师的自身师德修养。  相似文献   

14.
诚信是师德修养的理想境界;教师要以诚信为主题,不断强化职业情感,健全高尚人格,丰富学识和才能,保持健康心态,提升师德水平。  相似文献   

15.
诚信是师德修养的理想境界;教师要以诚信为主题,不断强化职业情感,健全高尚人格,丰富学识和才能,保持健康心态,提升师德水平.  相似文献   

16.
<正>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振兴民族、发展教育的关键。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的核心和灵魂,因此师德建设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兴衰成败,决定人才培养的质量。随着十八大的胜利召开,在新形势下,加强内涵建设,很重要的方面是加强青年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教师职业道德是社会多种职业  相似文献   

17.
诚信是师德修养的理想境界;教师要以诚信为主题,不断强化职业情感,健全高尚人格,丰富学识和才能,保持健康心态,提升师德水平.  相似文献   

18.
该文在师德含义的基础上,以新时代为背景,不断深入探讨,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师范生师德教育的核心指导思想;教师职业道德是师范生师德教育的核心、个人道德素养是师范生师德教育的基础、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师范生师德教育的体现四位一体的新时代师范生师德教育内容新的内涵。并提出完善师德课程体系建设为师德教育提供保障、教师的言传身教浸润师德精神、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师德的养成、教育实践践行师德行为等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9.
指出以学生为本的师德育人观念构成的三个要素是:对以学生为本的伦理精神的忠诚;对大学生的伦理关怀;坚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人性善理念。对此,要在师德育人观念上实现三大转变:在大学生与教育行政关系认识上,注重向大学生的人格和权利基本认定和学校社会责任转变;在言教与身教的关系认识上,注重向以身教为中心的育人转变;在师德理念上,注重向教师职业道德自律的转变;在责任意识上,注重向强化学校责任和教师责任转变。接着指出了牢固树立正确的师德观念的四个基本原则,即育人优先原则、尊重权利原则、教师自律原则和权力监督原则。最后提出了强化师德育人观念的基本途径:首先抓好教师职业道德和纪律的教育;要充分发挥好各级党校、教育行政学院、高校和各种教师培训学校或中心的重要作用;健全教育责任制与责任追究制度,提高师德失范的行政与道德成本。  相似文献   

20.
随着学校教育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德育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教师不仅是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道德基因的转承者.因此,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的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味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这是每一位教师的自我修养,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师风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