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备课老师要考虑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同时要做到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备课还要了解教材、了解知识点,明确教学任务、目标,并合理应用教学手段与方法。而针对信息技术类课程的知识更新速度较快,教师能够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未必能同步最新的技术,素材的收集和整理也是一件麻烦事,基于网络的备课正好可以解决这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集体备课这一形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得到了比较好的实践,也得到了广大教师的青睐,成为许多学校开展教学科研的一种重要形式。而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更有利于教师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教师之间的全方位合作得到充分实现。从二个方面(集体备课的实效性分析和完善集体备课促进措施的思考)对大学英语集体备课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3.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在中考语文复习阶段的教学中,可以说教师是“设计师”,其复习思路、复习方法,复习策略直接影响着复习效率。同时,复习阶段显然不同于新授课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的备课不能照搬照抄新授课阶段的备课,需要教师更多的理性思维和务实手段。因此,我认为,我们有必要语文"四位一体"教学法的复习备课进行探讨。我想就此谈点粗浅的看法,希望同行们多多指教。  相似文献   

4.
美术教育的教学内容决定了美术教学的备课形式,因为“形式是内容的存在方式,是内容的结构和组织”绘画备课,文案备课,形象备课,资料备课和科研备等五种形式,都是美术教学的有效备课形式。  相似文献   

5.
马振宇 《科技信息》2012,(30):354-354
凡上课的教师,课前总要备课,然而,备课不仅仅是写教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精心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备课又可以分为狭义备课和广义备课,通常所说的备课即指狭义的课前准备。广义备课是指教师所从事的一切直接或间接地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各种活动,主要包括对教育理念的理解、课程标准的掌握、教学素材的积累,学生思想、学习、心理状况的了解,教学后的反思等。  相似文献   

6.
孟祥毅 《科技信息》2008,(15):287-287
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前备课,如何才能备好课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笔者在本文中从备课的意义,备课的方法和步骤,备课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陈萍 《科技资讯》2014,(35):169-169
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可以称之为有效备课。怎样有效地备课呢?吃透教材是有效备课的前提;确定目标是有效备课的保证;重视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是有效备课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现在,许多学校都强化了集体备课,并把它作为提高教学效益的有效措施之一。然而,在集体备课之后,不少教师就根据集体备课的教学设计去上课,完全忽视了班级学生、教师自身等多方面的差异因素,从而导致课堂教学的效果并不太理想。不可否认,集体备课有利于分享集体智慧,有利予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但是,集体备课并不能完全代替个人备课。从实际效果来看,集体备课之后还需要进行“适度调整”,即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修改和反思,这样才能做到既分享集体智慧,又体现个人特色。  相似文献   

9.
王淑芹 《科技资讯》2009,(20):194-194
备课,授课是教学过程的两个重要环节,而备课又是授课的前提,要想授好课,必须首先备好课,否则提高教学质量就是一句空话。备课的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个人备课、集体备课。切实加强集体备课的管理,把集体备课落到实处,是提高中等卫校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集体备课是提高备课质量的重要备课形式。它可集思广益,将个人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共同提高教学质量。集体备课是当前高等教育中提高教师群体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广、实施及新时期对教师专业成长的要求,集体备课备受推崇。然而,集体备课自推广和实施以来,其有效性不断受到质疑。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集体备课经历了认识─实施─质疑─困惑的过程。目前,我们虽然没有放弃集体备课,但教师对集体备课的积极性和认可度大大降低,集体备课陷入尴尬境地,集体备课活动形式大于实质。鉴于这种情况,笔者认为我们有必要对集体备课活动进行再思考,需要对集体备课再认识,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策略和措施,不断改进和完善集体备课制度,稳步推进集体备课,使集体备课最终从形式走向实质。  相似文献   

12.
备课是一种"极其平常而又极不平凡"的教育实践活动。关于高校教师备课的研究,学界主要遵循高校教师备课到底备什么—如何备课—备课的效果如何评价这一研究"路线图"展开的。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评价当前的研究状况,指出研究不足,展望研究未来,能够推动高校教师备课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优化教学过程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而备课是搞好教学的基础。本文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对教师备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在所有的教学环节中,备课最为重要,教师只能是备课工作做好了,才能保证教学有效有序的进行。课堂教学是一个知识传授的过程,教师在这个平台上传道授业解惑。在对遗留下来的问题或者未完成的教学工作则可以通过课后工作来加以补充。除此以外,教师还要对课堂内外所要涉及到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和解决,并努力丰富自身的知识层面。  相似文献   

15.
对高校新教师应进行备课指导,要求他们层层了解课程的背景材料,懂得备课的几种形式和基本规范,注意收集教学反馈情况,逐步提高教学艺术水平。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各行各业趋于无纸化办公,教学也不例外.远程教育便是无纸化教学的一个例子.只要具备了必要的条件,生物学教学也能够实现无纸化教学,即利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进行电脑备课、电脑授课、网络作业和批改、网络课后学习辅导等等.  相似文献   

17.
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系统是一个多媒体的习题课备课和教学系统,可以利用它编辑多媒体教案,进行教案管理和在网络教育实时教学、具有开放性强、交互性好、易学易用等特点,是解决杂复用性、提高习课教学质量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进行备课已经逐渐走入学校的教学实践中,并且这种备课模式也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对互联网计算机集体备课在中职院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期计算机集体备课能够在中职院校中取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备课漫笔     
备、教、改、辅、考、评是教学的六个环节。备课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最关健的环节,因此将备课置于六个环节之首。教师要将备课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优化教学过程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 ,而备课是搞好教学的基础。本文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 ,对教师备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