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对“新民公学堂”建立之初的背景、特点、时间、地点、规模、生源、性质等方面的探究,追溯辽沈地区兴新学的历史,揭示沈阳大学新民师范学院教育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2.
从时代背景入手,分析了新民公学堂产生的原因,认为维新派倡导创办新学思想的影响,清政府废科举、办新学,奉天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和一批有识之士的积极努力是新民公学创办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晚清、民国时期,广西玉林五属的开明士绅为谋一域教育发展、救社会于危难,举民间力量,积极开展改良私塾和兴办新学活动。新桂系执政时期对乡村教育采取“政、教、军”三位一体制度,欲使私塾与新学之教育合二为一。此举有效地推动了乡村教育的转型,但也使乡村教育走向军政化。  相似文献   

4.
人文主义"新学术"与英国近代的绅士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复兴时期,代表人主义之“新学术”在英国的迅速传播,是其在整个欧洲传播的一个部分和结果。它得利于都铎王朝统治的人主义教育背景、教育的日渐世俗化和印刷技术的普及。它使英国社会出现新的教育理念,直接促成绅士教育目标的确立,导致英国教育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变化,标志了英国近代教育的开端。而绅士教育的理想和公学等教育机构对绅士教育内容的实践,又表明了绅士教育是一种以培养统治和社会上层人士为目的精英教育,它反映了人主义的主张,大大促进了人主义“新学术”的传播。  相似文献   

5.
按照历史年代的先后顺序,介绍了新民师范学院党建发展的历程。  相似文献   

6.
追溯了新民公学堂建立的历史背景,介绍了其爱国主义思想形成的过程,指出新民公学堂创立本身就具有爱国主义的文化基因。随着历史的演进,爱国主义思想越显浓烈。爱国情怀不仅深深地印在教师思想之中,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新民公学堂虽数易其名,但爱国主义思想一直在传承。  相似文献   

7.
郭嵩焘日记中有不少关于牛津大学的相关记述,描述了晚清海外文人在风气略开以后,新学未盛之前,与牛津相遇的种种细节,留下了他借鉴西方大学模式改革中国传统教育的思考,弥足珍贵。这些史料对研究西方大学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十分重要,也为今日中国大学的发展与改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私塾改良是清末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新式学堂发展的乏力是清政府进行私塾改良的重要原因。东北地方当局通过设立私塾管理机构、改良塾师、改良教授内容和注重新学与旧学的衔接等手段对私塾进行了改良。东北私塾改良并未达到将私塾转换为小学的预期目标,在形式上并未实现教育模式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但清政府通过私塾改良将国家权力渗透入传统教育领域,将传统教育模式纳入了由政府主导的教育体系中。  相似文献   

9.
胡适对二十世纪中国写作理论所做出的贡献与“五四”新化运动以及他的政治活动有密切的关系。他的定作理论在新学运动中产生的,是和他倡导白话运动密切相关的。胡适就新学的创造问题提出了一些古学不曾见到的新的写作观念和方法,这诸多命题以其在新历史局面上的整合,突出表现了胡适对二十世纪中国写作理论的开创性贡献。  相似文献   

10.
科技简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领导视察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9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龙新民一行来到清华大学出版社视察工作。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希、副校长谢维和、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荣泳霖等陪同视察。龙新民一行视察了清华大学出版社的计算机与信息分社、理工分社等部门,与编辑们亲切交谈。随后,龙新民一行听取了关于清华大学出版社概况及主要发展方向的工作汇报。龙新民在讲话中指出,清华大学出版社依靠清华大学丰厚的科技资源及人才优势,努力为教学科研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为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和繁荣我国出版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龙新民希望,…  相似文献   

11.
新民学会是五四时期湖南最具影响力的新型社团组织,是湖南党团组织及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群体形成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它的诞生及演变对湖南乃至整个中国的近现代社会都有着莫大的影响。但迄今为止,学界关于新民学会的诸多问题仍存在模糊之处。对新民学会成立的具体时间、会员人数、性质特点及其与湖南共青团的组织关联性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将这一课题的研究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2.
湖南在民国初年是南北军阀军事对峙的中心地带,战祸连绵,民不聊生,有着革命传统的湖南知识分子亟思拯救。五四运动后,湖南新文化运动经数年酝酿一朝爆发。作为湖南新文化运动向纵深发展的标志,著名新文化社团新民学会与健学会的活动堪称全国的表率,它们的理论张扬与社会实践均深刻地反映了新文化运动改造社会改造思想的革命性质。它们如同火种,也是古老的湖南走向新时代的开端。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培养高素质人才,开发人才资源,提高劳动者素质,关键在于教育。因此成人高等教育必须根据社会、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以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赢得新经济时代的竞争优势。文章从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更新的思路及实施途径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今天的教育就是今天的经济”是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在新形势下的新发展和新表现。当前,既要以“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经济”的思想优先发展教育,以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要以“今天的教育就是今天的经济”的思想抓好教育,特别是农村的教育,以促进当前农村教育和经济问题的解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陶行知是我国最早研究、实践并献身农民教育的人民教育家,他终生献身教育的动力——爱祖国、爱人民、爱教育、爱科学、爱儿童的“爱满天下”的高尚情感和由此产生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相似文献   

15.
邱耀  王华阳 《科技信息》2012,(29):15-16
论述了古祠堂的文化及功能,并进一步研究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背景的下祠堂文化功能,探讨了祠堂的社会教化意义,指出祠堂文化演进及其功能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相通,有提高人之精神、兴发人之志气、开辟人之智慧之源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运用社会性别视角阐述社会性别平等发展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分析当前农村社会中存在的性别不平等现象,指出“女耕男工”、文化教育、民主参与等方面的性别差异现状对建设新农村产生的不利影响,提出了关照农村社会性别的特殊需求,将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纳入教育优先发展的体系,制定、实施适当的倾斜政策,加强先进社会性别文化建设等推进农村妇女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在于迎接现代人面临的挑战,但在中国,这种挑战比西方还多了一个内容,那就是人格的转型。在中国,人格教育的重要性在于人格的转型是社会结构转型的核心,是素质教育的切入口。它的紧迫性在于中国国民人格现实的缺陷以及社会的转型时期传统人格的失败与理想人格的失落。社会政治结构的转型,市场经济制度的运行则为人格教育提供了极有利的条件。在教育的层面上实现人格的转型就要把人格教育贯穿人生的始终,要加强教育者的人格教育,要建构德育新理念,要调整管理方略。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importance of innovation in t h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and the need for the engineering education to conver ge with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In pursuit of the ultimate manufacturing proces s. Change is inevitable which constantly creates new demands on both engineers a nd the educational system. These demand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economic, cultu ral, and social evolution, which finally influence the end technology. In parall el, the change in industrial heating is imminent du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