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项目竞技实力与奖牌的数量和类型息息相关;通过历届奥运田径男子200米项目的奖牌分布了解到,美欧两大洲是该项目的主要夺牌地区,随着历史发展,有过均衡化趋势.运用灰色发展决策对区域奖牌数量进行估计,发现美洲在该项目具有持续统治力,主要体现在美国和牙买加,欧洲则可能退出公众视野;使用灰靶决策对奖牌的分布类型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日后牙买加将"克制"美国成为新的洲内霸主,乃至世界霸主.灰色决策与GM(1,1)模型之间存在建模步骤、条件和结果上的差异,比较发现,灰色决策对于解决区域竞技实力分布问题,更加行之有效.这对国内田径男子200米项目的发展和灰色决策模型的应用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比较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第30届奥运会田径项目进入决赛的344名运动员的竞技年龄从结构特征、性别特征、项目特征等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第30届奥运会田径项目前8名运动员的年龄可划为4个年龄段,20~24岁和25~30岁是运动员争夺金、银、铜牌的主要年龄段.本年龄段运动员心理、生理、身体素质以及参赛经验可达到最优组合;进入前8名的运动员和奖牌获得者,在人数上存在区别,24岁以前,男子运动员多于女子,25岁以后,女子明显多于男子.男子运动员整体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女子运动员在25~30岁之间个人竞技能力处于最高峰.田径项目自身和项群特征的不同,使运动员年龄结构呈现出不同分区.分别为快速力量项群耐力类项群全能类项群速度性项群;投掷项目超长距离项目跳跃项目全能项目短跨项目中长跑项目.同时,男子、女子运动员在项群归属上也体现出年龄段的不同,其中男子方面:投掷类项目短跨项目跳跃项目超长距离项目全能项目中长跑项目;女子方面:超长距离项目跳跃项目投掷类项群全能项目中长跑项目短跨项目.竞技年龄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即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初步形成阶段(20岁以下)、巩固阶段(20~24岁)、最佳并保持阶段(25~30岁)以及最佳年龄消退阶段(31岁以上).由于项目特征的不同,对运动员个人能力要求也不同,但每个年龄段都具有夺奖牌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第23-30届奥运会男子田径田赛项目奖牌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奥运会田径田赛类项目的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金牌的分布分散,获的奖牌国家数量逐渐增多,在跳跃类项目上,在所有四个比赛项目总计12枚奖牌,获得奖牌国家的更迭率较大;在投掷类项目上,欧洲占有绝对的优势,获得了超过70%以上的奖牌,但从国家层面研究,美国占有绝对的优势,总计获得了15枚奥运会的奖牌.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统计分析法、问卷调查和调查访问等方法,通过对江苏省第十届、十一届届全运会田径比赛中取得的名次和奖牌数量的统计与分析,对江苏省田径运动竞技实力的整体布局和在全国竞技体育中的地位进行重新认识与审视,针对男子、女子在田径各个项目的成绩,以及整体实力的变化情况分析,得出田径项目发展特点、竞技水平存在的差距和影响因素,以期为江苏田径项目在第十二届全运会上潜力项目得到突破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以伦敦世锦赛为基点,利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归纳比较法及逻辑分析法,对2017年伦敦田径世锦赛分别以金、 银、铜牌分布特征、洲际分布特征、项群分布特征为切入点进行具体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各大洲优势项目比较集中,其中美洲 的速度性项目呈现出强大的统治力;欧洲在快速力量性项目上,特别是投掷项目独霸一方的势头;非洲的地理优势以及身体的 先天优势使其在耐力性项目上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在速度性项目与快速力量性项目也有一定的突破,亚洲在长距离、竞走以及 跳跃方面都具有了争金夺牌的能力取得一定的进步,在本届世锦赛速度性项目也有了一定的突破,世界田径格局短的时间内 不会发生太大变化。  相似文献   

6.
以江苏省在近三届全运会上体能主导类项群运动成绩为研究单位,分析了江苏省竞技实力的发展与奖牌变化特征,探讨了江苏省所处的竞技战略地位和竞技项目群体发展趋势。研究表明:江苏省体能主导类项群竞技实力整体呈上升趋势,并形成了以速度性项群为主导,快速力量性项群为中坚力量和耐力项群居中的发展格局;奖牌数量呈递增趋势,在第十届全运会上个别项目出现了"假优势"现象;整体竞技实力在六省市中处于中下位置,项目发展存在较大的竞争压力;项目群体呈现偏态发展趋势。由此,在保障速度性项目竞技实力发展,稳固快速力量性项目和提高耐力性项目发展的竞技基础上,合理调控竞技群体发展结构是保证其整体竞技实力健康发展的前提。同时,还要借鉴其他省市经验、教训及相关理念等促进其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巴雷托分析等研究方法,对2010年和2014年冬奥会诸强国竞技实力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014年冬奥会俄罗斯、挪威等国获得金牌数有所增加,他们的体能主导类和技能主导类优势项目涵盖范围比较广泛;欧洲诸强国获得213枚奖牌,占奖牌总数的72%,欧洲诸强国依然是冬奥会的霸主;冬奥会短道速滑冠军平均年龄最小,雪车冠军平均年龄最大,冰壶、冰球、花样滑冰等7个运动项目冠军的平均年龄呈现年轻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我国历届奥运奖牌获得项目的比率特征分析,筛选出我国的奥运奖牌优势项目,从而适时地确定出我国在奥运金牌战略中应优先发展的适合我国民族特点的奥运奖牌优势性项目.  相似文献   

9.
对第31届里约奥运会田径比赛成绩进行量化分析,认为本届奥运会整体竞技水平稳步提升,世界田坛实力版图变化较为明显,奖牌呈现集中分布局势,"倒金字塔"形态结构较为显著;表现在北美洲与欧洲依旧占据着世界田坛的半壁江山,北美洲坐稳榜首,欧洲实力持续下滑,非洲自跃升至三甲之列之后,实力持续强劲,继续向欧洲施压,正试图改变欧美抗衡的格局,亚洲竞技实力有所提升、南美洲实力略有起色、大洋洲竞技实力变化不大.此届奥运会中国田径取得突破性成功,证明中国田径整体竞技实力明显增强,传统优势项目依旧保持强势的发展态势,相对较弱的短、跳、跨项目进步明显,项目结构更趋合理,发展布局更趋均衡,并呈现男女同步发展、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建议:中国田径应统筹兼顾,保持发展规模,优化田径项目结构,促进男女协调发展;重视专职领队作用、加强训练管理,向管理要成绩;延续"走出去"与"请进来",坚定不移走国际化发展道路;积极认真贯彻"东京登峰计划";提升田径运动在社会中的热度,开发多样化田径运动推广模式.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伦敦奥运会田径比赛成绩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伦敦奥运会田径项目金牌榜的前3名分别是美国、俄罗斯和牙买加,金、银、铜牌的分布越来越广,朝多极化发展;各大洲的竞技实力并不平衡,欧洲整体实力呈下滑趋势,北美洲田径实力呈上升趋势,非洲军团以自身的中长跑优势项目在国际田坛占据一席之地,亚洲、南美洲、大洋洲有所提高但依然处于弱势。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调研法、问卷调查法和综合评价法以雅典奥运会成绩为例,对世界主要体育大国竞技体育的综合实力采用三种不同综合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对世界主要体育大国竞技体育总体实力的评价指标包括金牌数、奖牌数、前8名小项总数、田径与游泳的前8名数、三大球的前8名数、金牌和奖牌所在大项数;三种评价方法对中国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的评价结果是一致的,中国位居第三.文章从定量的角度对中国竞技体育的总体实力作出较科学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采用动态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归纳推理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我国田径现状和发展趋势,确立了中国田径在2008年奥运会的三级奋斗目标:夺金牌或夺奖牌的项目、进入前4-8名的项目和争取取得参赛机会的项目,为我国田径能在2008年奥运会上取得佳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应用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的观点以及数学函数公式的计算,论证了田径终点的裁判员如不注意科学的选择工作位置,将因视觉的偏差造成判断上的失误,研究结果表明:在田径终点裁判及计时工作中,为了对比赛结果能作出准确的判断,裁判员应采取正确的工作位置,使自己主眼的视线与终点线后沿延长线重叠。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对中美俄三国从北京奥运会到伦敦奥运会所获奖牌进行对比分析,重点探讨三国女运动员获奖比例及所获奖牌的项目特征.结果表明:美国以田径、游泳、球类为主,中国主要集中在乒、羽、跳水等技能性项目,俄罗斯重点依靠艺体、花游、跳高等轻巧性项目.中美俄从北京到伦敦都呈现"阴盛阳衰"之趋势,金牌增幅最大的是美国,奖牌增幅最大的是俄罗斯.造成三国"阴盛阳衰"的原因主要有"女性社会角色变迁;女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及快速崛起;男子项目竞争机制激烈,格局被瓜分明显;女子项目多极化竞争格局还未形成等."  相似文献   

15.
对2011年第14届世界游泳锦标赛的成绩进行分析,并与第13届世锦赛和北京奥运会游泳项目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因禁止运动员穿高科技泳衣进行比赛,上海世锦赛成为破纪录较少的世界游泳大赛,且获得奖牌的国家比上届少;美国依然是世界泳坛的霸主;中国男子项目首次获得奥运项目的冠军并打破世界纪录,亚洲三强中国女子项目称雄,女子混合泳...  相似文献   

16.
分析伦敦奥运会田径比赛数据,从中找出当今世界田坛新格局、新变化,找出我国田径队同世界田径强队之间的差距及原因,为中国田径队今后在世界大赛中取得优异运动成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我国女子田径的发展是以世界女子田径这一大系统发展为前提的,因而把握世界女子田径发展特征有利于更准确的为我国女子田径发展指明方向。以26~29届奥运会各国女子田径所获奖牌数以及最新奥运记录为研究对象,以百分位数法、RSR法为研究工具,分析奥运会女子田径地域板块演变规律;国家分化特征以及项目成绩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奥运会女子田径地域板块分化特征主要表现为总体竞技实力上欧洲〉北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其中各洲际有各自的优势项目群。同时部分洲际竞技实力将趋于平衡,有原先单级化发展逐渐向多级化发展;(2)奥运会女子田径国家分化特征主要是以竞技集团形式表现出来。各集团的竞技实力之间都表现出渗透现象,其发展都处于波动状态;(3)奥运会女子田径项目分化特征主要是通过项目成绩发展不平衡体现出来,其中径赛项目竞技实力水平发展高于田赛项目,然而出现这样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竞则进,不竞则退。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我国近十几年所举办的商业性田径赛事进行研究,分析得出我国田径赛事在走商业化道路上存在着很多问题,借鉴世界田径强国的先进办赛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我国田径赛事商业化发展的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