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幻灭是英国著名作家哈代笔下的一个重要主题.从哈代的批判精神和宿命论思想两个方面来详尽分析"幻灭"主题的成因,可以发现这一主题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以及造成其主人公悲剧的缘由.  相似文献   

2.
崔豆豆  杨敏 《科技信息》2007,(15):301-3
哈代对于女性追求自由幸福的强烈愿望及所遭受的社会环境的压制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哈代的女性观虽然具有超越时代性,但依旧未能从本质上揭露造成女性悲剧的社会原因。本文将从女权主义文学批评为切入点,着重从婚姻宿命论角度以及人物自身性格方面剖析主人公悲剧命运的成因。  相似文献   

3.
黑格尔的悲剧观是一种有目的的宿命论。车尔尼雪夫斯基批判了黑格尔悲剧观的这种宿命论。车尔尼雪夫斯基和黑格尔的分歧在某种程度上和中西悲剧的差异一致。黑格尔对东方悲剧观的批判不是准确的。  相似文献   

4.
哈代的小说中充满了宿命论思想,这一点在他的名著《苔丝》中描述苔丝的命运时尤为突出。本文试图通过弗洛伊德的作家与白日梦的理论——即小说中主人公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是作家自己“精神生活的冲突”在小说中的具体表现。从而说明,由于哈代对于自己所处的社会经济的巨大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人们的生活的巨大变化的不理解,又找不到科学的理论来解释这种社会巨变给社会和人们的各个方面带来变化,从而把这些现象归结于宿命的安排,并在小说中通过女主人公苔丝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5.
运用社会语言学中有关语码转换的相关理论对哈代的《卡斯特桥市长》中的会话进行分析,认为哈代以其渊博的社会阅历和高超的语言能力,巧妙地在标准语和方言之中娴熟地进行语码转换,在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个生动复杂形象的同时,也批判了维多利亚时代伪善的社会道德和语言标准。语码转换不仅反映了哈代对传统语言和文化的眷恋,也反映了他的社会和艺术理想。  相似文献   

6.
孙田芳  刘丽珊 《科技信息》2011,(34):215-216
《无名的裘德》是托马斯.哈代所写的最具争议性的最后一篇长篇小说。《无名的裘德》在出版后因批判社会传统遭到批评界的强烈非议。哈代因此放弃了小说的创作,进而转向写诗。哈代在小说中对女性的关注和描写受到女性主义批评者的长期争议。本文试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无名的裘德》中的女主人公淑的对父权制的反抗和妥协。  相似文献   

7.
托马斯·哈代是19世纪英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德伯家的苔丝》是他的重要悲剧小说。哈代通过精湛的艺术构思,并娴熟地运用象征、巧合等丰富多彩的创作技巧描绘出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现实图景,生动刻画出苔丝这一不朽女性艺术形象,从而深刻地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宗教、道德等对女性的桎梏与残害。  相似文献   

8.
英国作家哈代创作的《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是英国批判现实注意作品中悲剧人物的典型代表,本文从社会环境和个人性格因素两个方面深层分析了哈代创作《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命运出现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哈代是英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经典作家和多产作家之一,他的小说作品以英国南部农村社会为背景,展现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思想.简要回顾哈代的生平成就,概括总结哈代小说创作的主要阶段及其特征,深入挖掘和分析其小说作品中蕴含的主题思想:乡土情结、生态思想、进化论思想、现实批判主义思想和作品对农村、农民和农业问题的映射.对于正确和深入理解哈代小说创作的背景、创作历程和作品主题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0.
“威塞克斯”系列小说是哈代最有成就的作品。文章从历史与文化、作家经历和小说的地理背景等方面,分析哈代“威塞克斯”系列小说的写作背景,以进一步深入对哈代作品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徐雪英 《科技信息》2008,(8):151-151
现代文坛上的著名作家许地山,因其特殊的人生经历使他偏爱于“人生皆苦”的佛学思想,试图以佛家思想来解释当时纷繁复杂的人生社会。其作品大都包含着浓重的宿命论思想,并发展形成了他自己的一套人生哲学,即“蜘蛛哲学”。但许地山是一个在不断进步的作家,“蜘蛛哲学”源于宿命论。又高于宿命论。甚至还能突破“宿命”的蛛网扬其所长,向社会提倡落花生精神。这种鲜明的创作个性使他赢得了众多的读者.也使他在文学史占据了不可抹煞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哈代的小说所反映的时代生活,创作风格来分析其中所蕴涵的哈代的内心世界与英国工业化社会的矛盾和思想冲突——工业化的大趋势为英国的农业社会和自然环境所带来的巨大变迁和破坏与哈代的理想社会及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的巨大矛盾冲突,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客观社会原因,找出对我们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作者哈代通过对苔丝悲惨命运的描写,将她完美的道德品质和资产阶级的虚伪、堕落作了对比,并对当时英国农民所受的痛苦深表同情,对于社会的不公平提出抗议和反对,但由于看不到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性,因而流露出对“命运”的无奈。哈代的人生观、道德观从小说故事的发展表露出来  相似文献   

14.
托马斯·哈代是英国著名的跨世纪文学巨子,他的作品承上启下,既继承了英国批判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也为英国小说中现代主义文学开拓了道路.<德伯家的苔丝>被公认为其杰出代表作之一,自问世即引起评论界广泛关注.文章试图从分析该作品中的宿命论和悲观主义色彩来理解和诠释此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15.
吴娇 《南昌高专学报》2012,27(2):27-29,44
《无名的裘得》作为托马斯·哈代最后一部小说与《德伯家的苔丝》一起被认为是哈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其研究的成果丰富且研究方法多样。该作品研究的成果主要体现在:现代主义因素的研究、批判现实主义的特征的分析、主人公人物形象研究和人物比较研究、悲剧主题和悲剧意义的研究以及与其它作品的对比研究。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梳理了国内对《无名的裘德》的研究状况,并指出研究现状中出现的不足,以期对该部作品的更深一步有意义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哈代和德莱塞在各自的作品中成功地塑造了众多女性形象。其中有一类女子,她们善良、纯洁、坚忍、宽容,勇于牺牲,是两位作家心目中的完美女性。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和德莱塞的《珍妮姑娘》中的珍妮就是这样完美女性的杰出代表。本文将从她们的生活环境、社会背景、性格特征、命运悲剧及根源入手进行分析比较,透视两位作家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17.
《还乡》是托马斯.哈代一部重要的悲剧小说,由此哈代的小说从乡村喜剧转变为现实悲剧。小说中大部分人物经历的悲剧命运,与他们对大自然和社会的反抗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8.
哈代,这位跨时代的文学巨匠,其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深深地影响着英国乃至世界文坛,本文集合了女主人公苔丝在命运、社会以及道德方面的悲剧,并通过深入分析这些悲剧,阐明哈代对虚伪无情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控诉,同时也反映了哈代的现实主义与悲剧意识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相似文献   

19.
唐俊芳 《科技信息》2010,(26):I0365-I0365
哈代小说中引用了大量民谣,是哈代小说中一个重要而独特的艺术特征。一方面哈代的生长环境使其与民谣结下不解之缘;另一方面哈代的独具匠心使得民谣在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背景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烘托气氛,深化作品的思想内涵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小说《嘉莉妹妹》中的女主角嘉莉妹妹一直被评论家认为是美国工业时期注重物质追求、缺乏独立自主意识的女性代表,但这些研究均是以传统的社会道德价值观为标准进行的。本文则分别从达尔文的"适者生存"原则以及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和作者德莱塞在这部小说中所流露出的宿命论等角度,来重新对女主角嘉莉作出评价,从而得出结论:在当时社会大背景下,嘉莉别无选择,形成了她独有的性格特征,同时嘉莉改写了传统观念中的女性特质,对工业化社会中两性关系进行了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