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谐产生美,和谐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最大特征。和谐就是事物的最佳组合,最佳状态。和谐的同事关系是保证学校教学的必要前提;和谐是人们的美好追求,也是学科教学的不懈追求。和谐教育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要求。时代呼唤优秀的人才!21世纪将是一个和谐的社会,学校氛围,尤其是和谐的师生关系,更对培养新时代的新人才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和谐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核心,所谓和谐也就是美。构造体育课堂的和谐环境,也是要求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营造的一种愉快、积极、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  相似文献   

3.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育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全部艺术。教学是一种艺术已经被普遍接受。在注重学生个体发展,关注学生自主性生命体验的新课程理念下,艺术性的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大教学论》阐述了为实现将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类的艺术,其实现方式是班级授课制,遵循的是自然原则下多种教学技术,无论是实现方式还是原则方法,目的一是为知道自己、管束自己、最终皈依上帝——令生都是为永生做准备,二是教育出改良社会的人才,拯救当时处于水深火热中的捷克。但《大教学论》所论述的教学艺术的核心是泛智教育——Comeinms一生所追求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究其泛智教育理念的根源,无非是人的教育,是一切人如何通过教育形成人。  相似文献   

5.
和谐这个概念有许多含义,如美、优雅、简单、整齐、对称、有序、规律等等。它的定义可简述如下:“……指事物和现象的各种因素中协调一致。和谐的本质是杂多的统一、对立的统一、多样的统一,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的普遍规律。”一般来说,“和谐”是一个美学上常用的范畴,“美即和谐”是美学领域一个重要的学派。但从科学史上看,“和谐”对自然科学发展却有微妙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观念之一便是和谐,和谐不仅是事物存在的最好状态,更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点。大学校园中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让教师和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下进行教学和学习,这对于教师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质量水平的提高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因此,构建大学校园中的和谐师生关系是有着其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该文将明确和谐师生关系的含义和类型,分析当前大学校园中师生关系的特点,并探究构建大学校园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和谐是一切美好事物的特征,是人们的追求,也是教育的追求。和谐课堂坚持以人为本,使教育的各项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合作,形成完美的教学生态。物理教学是由教师、学生、教材、方法等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而这一整体又总是处于一定的具体的教学环境之中。将这四个要素和一些完美教学艺术相互配合,达到一个和谐统一的物理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8.
范娜 《科技信息》2009,(18):227-227
教育应该做到"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如果做好后进生的工作,是教育成功必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做好后进生的教育工作,从爱心、表扬、鼓励,信心等几个方面,总结了实践教学中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高等学校在和谐校园建设中最核心的是人际关系的和谐,其中师生关系的和谐是高校和谐的基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成功进行一切教育活动的前提条件,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融洽与否不但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而且还会对学生的心理和个性的发展带来影响,对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王宝山 《科技信息》2010,(7):249-249
“和谐”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最大特征,和谐是人们的追求,也是教育的追求。新课程呼唤和谐课堂,那么什么是和谐课堂呢?怎样构建和谐的政治课堂?本文将从师与生的和谐等五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努力构建和谐的政治课堂,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1.
和谐是一切美好事物的特征,是人们的追求,也是教育的追求.和谐课堂坚持以人为本,使教育的各项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合作,形成完美的教学生态.物理教学是由教师、学生、教材、方法等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而这一整体又总是处于一定的具体的教学环境之中.将这四个要素和一些完美教学艺术相互配合,达到一个和谐统一的物理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阐述如何营造愉快教育氛围地理课堂,本人从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兴趣,激发学习的动力着手;把地理知识抽象事物形象化,营造愉快氛围;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体会成功,体验愉快;利用活动和提高老师自身的形象等等措施融入地理课堂,把地理课堂营造成一个和谐融洽,积极愉快的教学氛围。  相似文献   

13.
朱冬微 《科技信息》2011,(1):266-266
古代思想家孟子曾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心理学家认为,和谐是真善美的统一,是人和事物存在的最佳表现形态。和谐能产生美,产生最佳效益。此。新课程改革全力倡导和追求这个价值取向:关注学生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使课堂充满文化魅力和生命活力。和谐的教学过程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助于教师创造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14.
李晓静 《科技信息》2008,(11):32-32
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环境中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这一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崇尚师生和谐共处、相互尊重与共同发展的和谐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教育和教学成功的核心问题。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过程中,教师应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蒋长顺  周军 《科技信息》2012,(16):321-321
新课标背景下,中学数学教育也在不断更新。启发式教学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精髓,是一切优秀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和有效方式。因此,本文针对数学教师应如何开展好启发式教学做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16.
社会和科学实践雄辩地证明科学思维是事物成功的根本保证,反之一切事物的失败与思维方式方法的偏差密切相关。本文选择自然科学界成功地应用科学思維的实例,来证实掌握和应用科学思维方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激励性教育是一种心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方面.该文本着“一切从爱出发”的原则,在教学中积极探索激励性教育,通过对启发性教学、营造和谐氛围、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贴心评价、团队协作等方面探讨如何做好学生的激励工作,强调激励性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从2006年秋季开始,安徽省全面进入新课改。本次课改由于国家高度重视,加上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深切呼唤而势头很猛。改革必须有科学理论作指导,否则就不会成功。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中的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内容与形式,都是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体。所谓内容,是指构成事物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实效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文章分析了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新时期面临的新境遇和呈现的新特点,从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系统、巩固教师的权威性、丰富实践教学等三个角度探索新时期提高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昨天我观看了原北京市光明小学王文丽教师的《锡林郭勒草原》课堂实录后,作为同行的我感触颇深,其中她把许多“新课改”的教育理念都贯穿进去,但总体上最值得让我深思的是在这堂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下面我就这一问题结合课堂实录说说自己一点感受。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开启智慧的最佳捷径,是一切事物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新课改的主体精神,在教学中要做到这一点,也并非易事,尤其是对陌生的教育对象,但我觉得王老师的这一点做的非常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