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新时期的女作家们,继承和发扬"五四"以来女性文学的光荣传统,全方位展开女性作为女人的言说,在女性自我探索的道路上留下了深深浅浅的足迹.从《方舟》到《银河》,张洁和张抗抗两位作家都从"女人和男人的关系""女人和女人的关系""女人和自我关系"等不同角度对女性自我进行了探索,凸现了女性灵魂深处的"男人情结".  相似文献   

2.
萨拉·沃特斯《荆棘之城》在人物设置、叙事者安排和背景构建等方面对威尔基·柯林斯《白衣女人》进行了改写,赋予曾被边缘化的女性以“声音”,表现她们之间的深厚情感和在逆境中自我拯救的勇气。这也展现了维多利亚时代的阴暗面,从现代人的立场重构了一段繁华与罪恶并存的历史。  相似文献   

3.
以往对《包法利夫人》的评论往往限于作品的社会批判,掩盖了男权话语对爱玛的“极度诱惑”和“本文骚扰”这一基本事实。从爱玛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父权制话语下的本文,那些浪漫主义小说对她的“诗意的征服”,还能够察觉到体现在女性身上的典型的“书本迷恋”和“语言拜物教”倾向。在浩浩瀚瀚的与父权文化并生的男性故事话语中,“成规与想像”使女性只留下变形变态的完全异已的影相(成相)。男权话语的本文诱使爱玛沉溺在自己的“爱情妄想”中,禁锢在她周围的一片黑暗中,被本文的铁臂带进自我羞辱中。由此使我们更深刻地意会到“使女人作为女-而不作为男人-去阅读”的必要和艰难。  相似文献   

4.
焦丁宁 《科技信息》2009,(11):64-64
由于几千年男权文化影响,妇女仍处在某种角色中才可以生存。她们自身的态度比男性更保守,并为自己身为女人而悲哀。正是由于这种与生俱来的心理上的脆弱本质使得女人在男人主宰的世界里处于从属的地位,本文拟采用女性主义理论解析《小妇人》中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5.
张洁在《无字》中的男性批判经历了从“神”到“鬼”的嬗变过程,她笔下的男人由开初的单纯、可爱、很有味道渐渐被异化变形成为复杂、冷酷、诿过自保和唯利是图。但是,张洁对于男性批判并没有拘囿于打击报复某一两个伤害女人的男人,其真实意图在于从历史革命大背景中寻找、挖掘男人性被政治、被男权文化异化的根源。  相似文献   

6.
以往对《包法利夫人》的评论往往着眼于作品的社会批判指向 ,掩盖了男权话语对爱玛的“极度诱惑”和“本文骚扰”这一基本事实。从爱玛不仅能够看到了父权文化体制下话语本文对她“诗意的征服”,还能够察觉到体现在女性身上的典型的“书本的迷恋”和“语言拜物教”倾向。男权话语的本文诱使爱玛沉溺自己的“爱情妄想”,禁锢在自我羞辱之中 ,由此我们更深刻地意会到“使女人作为女人——而不是作为男人——去阅读”的必要和艰难。男性故事话语的本文给读者设置了迷途错径 ,女性阅读理论所做的就是在此竖起雷区标志 ,帮助人们尤其女性通过危险地带  相似文献   

7.
劳伦斯的性伦理——男人与女人之间的“灵”与“肉”的完美统一,在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在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作者不惜花费大量的篇幅描写“性”,旨在揭露工业革命对男女两性关系的异化。劳伦斯渴求通过建立新的、和谐的、完美的男女关系以改造社会,从而实现人性的复归。  相似文献   

8.
劳伦斯的性伦理——男人与女人之间的“灵”与“肉”的完美统一,在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在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作者不惜花费大量的篇幅描写“性”,旨在揭露工业革命对男女两性关系的异化。劳伦斯渴求通过建立新的、和谐的、完美的男女关系以改造社会,从而实现人性的复归。  相似文献   

9.
封建礼教的无奈奠品--论潘金莲与王熙凤悲剧人生三部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瓶梅》中的潘金莲与《红楼梦》中的王熙凤,都是作者精心塑造的封建社会“弱者群”中的“强者”,她们都企图依恃美貌、睿智,发挥机巧权变,在各自所处的生活环境中自我抗争、自我追求直至最后毁灭。她们的一生明显有着自我挣扎、自我奋斗的轨迹,但在封建礼教尚存的男权社会不能容忍她们有独立人格的女性自我。因此,她们终究逃不出作为女人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0.
湖南卫视《天下女人》节目是一档大型演播室谈话类节目,观众定型为25岁-45岁都市女性,主持人杨澜和明星嘉宾一起关注都市女性的精神生活,在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上给女性以积极的影响。 自2008年2月2日起,玫琳凯公司冠名的湖南卫视《天下女人》节目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据说在播出第二期就达到“全国同时段收视率第二名”。3月29日晚,玫琳凯亚太区总裁蔡庆国走进《天下女人》演播室,道出了一个闯进“女儿国”的男人的生存之道。  相似文献   

11.
王安忆、张梅是执于探询城市精神的两位作家。她们90年代以来创作的反映都市女性生存状态的小说,集中体现了其在这一领域的思考和努力。两人在创作主题、叙事方式和女性形象塑造等方面的相通相异之处,分别体现了她们对现代都市与女性生存这一命题怕不同诠释、对不同历史时期城市女性的物质及精神生存状态的精神关怀和价值评判。  相似文献   

12.
囿于特定生存环境和传统写作规范的影响,张爱玲经历了作为作家与作为女性身份的双重焦虑。张爱玲通过日常生活和女性生存的书写建构女性身份。她对日常生活的发现和重视,使日常生活重返写作场域;她从女性视角书写女性,让我们看到女性作家如何做到忠于其生活、历史文化现实及其自身的性别特质。  相似文献   

13.
张爱玲笔下的女性人生三段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玲用她的作品重新解构了男女爱情和伟大的母爱,证明这一切在金钱的面前都显得不堪一击.同时通过对女子人生三个重要阶段--少女、婚龄女子、已婚妇女的描述,显示了作家本人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14.
张爱玲一贯以生存本位的态度审视女性世界,她小说中那些自食其力、独立自尊的职业女性形象虽不及旧式女人鲜亮,但她们身上却体现了张爱玲对女性生存和女性自身解放的深层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5.
日中两国相近的历史文化孕育了相似的文学风格。岛崎藤村与张资平作为日中两国自然主义文学的优秀作家,二人之间既有交集与碰撞,也有模仿与学习。从他们的文学轨迹上可以看出在女性解放和女性恋爱观点上的不同,也体现了两位自然主义作家对于女性形象的不同创造。  相似文献   

16.
五四女作家和中国男性知识分子一样不否定上帝的男性身份,但在女性经验下,她们更易于用母亲形象或女性形象表征她们对上帝的体验。苏雪林、冰心的创作典型地体现了这一特点。她们一方面用上帝慈爱的"父亲形象"对抗中国家族宗主社会中威严不可侵犯的父权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凭借自己的女性经验彰显上帝的女性和母性形象,寻求觉醒的女性所信靠的力量。五四女作家笔下上帝形象的特征折射出文化交流与对话中中国知识女性的独特性反应。  相似文献   

17.
张抗抗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其小说有其独特的风格。她小说中的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是一种无性别区分的理性思考,渗透着作者的亲身感受和体验,并启发了众多读者对"人"的深层次思考,尤其是引起了女性读者对自我的理性认识,也对当代女性作家的创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长期被英国文学史所忽略的中世纪女作家朱丽安和玛格丽.肯普的作品随着中世纪研究及宗教学中对于女性的关注逐渐引起了一些国内外学者广泛的注意和争论。她们的代表作《上帝之爱的启示》和《肯普之书》描述了她们所感受到的异象景观,与耶稣基督对话成为她们介入社会、发出女性呼声的途径,她们以超验的手法寻回了自我的身份,并以此启发他人体验她们的纯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的中国是女性的新时代,女性的觉醒、奋斗与解放不仅与女性自身相关,更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解放。20世纪女性创作的革命战争小说,正是根源于女性独特体验对女性通过战争解放自我和参与整个民族解放进程的记载,和男性同类题材创作相比,呈现出独特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20.
张爱玲对于月亮意象阴晴圆缺的透视有三篇代表性的小说,小说展示了女性的边缘处境,揭示了女性根深蒂固的“女奴意识”。张爱玲之所以选取月亮意象作为女性悲剧命运的象征,客观原因是对传统文学中“女人是月亮”喻象的继承,主观原因是张爱玲自身的独特经历与感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