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东正教是基督教里的一个派别,元朝时期始传入中国。后随着蒙元帝国的灭亡而消失。直至清康熙年间东正教再次传入中国,北京出现了东正教的传教士。清雍正五年(1727年),中俄两国签订《恰克图条约》后,东正教在北京的传播得到清政府的准许,北京相继出现了东正教传教士团,随着东正教的传播,增进了俄罗斯对中国的了解,促进了中俄两国文化的交流。沙皇政府为了实现其侵略中国,扩张领土的野心,早在1721年就加强皇权对教权的控制,俄罗斯东正教驻北京的传教士团直接参与了沙皇政府侵略中国的行动,主要精力用于搜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情报,充当了沙皇俄国侵略中国的急先锋。俄国十月革命后,东正教在反苏反共问题上达成共识。由于东正教北京传教士团过多地参与政治,始终没能在中国、在北京广泛地传播,至今东正教已经在北京绝迹。  相似文献   

2.
苏联部和会议主席布尔加宁和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委员赫鲁晓夫,在11月18日到达印度作友好访问。苏联国家领袖在印度受到了空前的热情款待。人所共知,苏联和印度早就建立了融洽和友好的关系。在这两个国家之间,从来没有发生过敌对和争执。俄国人民在十月革命中取得了胜利、推翻了沙皇制度之后,苏、印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因为社会主义的苏联,从它立国的第一天起,就对各殖  相似文献   

3.
揭露俄国女皇叶卡特琳娜二世(1762—1796在位)君临俄国的一生、帝俄宫廷内幕、俄国沙皇的侵略行径的历史传记小说《风流女皇——叶卡特琳娜二世》在本刊连载部分章节  相似文献   

4.
历史系于五月二十四日下午,邀请远道来我院参加校庆活动的新疆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路文彩同志,作了题为《新老沙皇对伊犁地区的劫掠》的学术报告。路文彩同志以大量的史料和事实论述了新老沙皇对我国新疆伊犁地区的侵略罪行,揭露了苏联社会帝国主义者继承老沙皇衣钵的侵略本质。报告对于活  相似文献   

5.
白俄罗斯     
面积 207,000平方公里人口 8,000,000人(1956年)首都明斯克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在苏联西部,境内是一片包括森林、耕地、沼泽和湖泊的平原。居民大部分是白俄罗斯人。它的名称据说是由于当地古时服装都是用漂白了的亚麻布做的缘故。从人口数量和经济力量来说,白俄罗斯是苏联的一个重要的加盟共和国。远在1773年,白俄罗斯东部就成为沙皇俄国的领地,1795年白俄罗斯西部也并入了沙皇俄国。在沙皇统治下的白俄罗斯人民一直生活在贫穷、失业、疾病  相似文献   

6.
萨尔蒂科夫-谢德林是俄国文学史上继果戈理之后又一位杰出的讽刺作家,苏联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家庐那察尔斯基称他为“笑的大师”。他的作品,对沙皇俄国统治阶级极尽讽剌、挖苦、嘲笑之能事,深刻地揭露了沙皇俄国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尤其是长篇小说《戈罗夫略夫一家》(1880),更以其风格冷峻“笑声”刺耳而别具一格。它与作家其他许多作品不同,与果戈理通过“含泪的微笑”达到讽刺,揭露目的的喜剧性作品《钦差大臣》、  相似文献   

7.
朝鲜战争作为二战后第一场大规模国际性局部战争,影响深远。对于苏联在朝鲜战争中的地位及作用,已渐渐地为大多数人所了解。苏联作为朝鲜战争的主要推动因素,其亚洲政策的出发点与历史上沙皇俄国的东方战略具有许多相同之处。  相似文献   

8.
今年,苏联人民在热烈筹备庆祝偉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周年的同时,广泛紀念了全苏工会中央理事会成立五十周年。全苏工会五十年来的經历是一条光輝的道路。在第一次俄国革命时期,俄国工人阶級第一次組織了全国性的总工会——全俄工会中央理事会。在党和工会的領导下,俄国工人进行了反对沙皇和資本主义的斗爭。在偉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工会积極組織工人参加武装起义,推翻了代表地主资本家的沙皇統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無产阶級掌握政权的国家。在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內战爭吋期,工会会員在党的領导下,和全国人民一起,为  相似文献   

9.
面对苏联军事占领阿富汗的严酷事实,人们不禁要对玩火者大喝一声:“决不能让第二次大战的历史重演!”这“历史”指的是在绥靖主义的姑息下,希特勒之类的狂人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置人类于浩劫之中的惨痛历史。现今,苏联霸权主义已接过希特勒的衣钵,继承老沙皇的遗志,在世界上鼠窃狗盗、狼奔豕突了。这就是说,苏联霸权主义已经在希特勒纳粹主义危险的侵略道路上亦步亦趋了。不信?有事实为证。今天把新沙皇的种种表演和手法,与希特勒的所作所为作一对  相似文献   

10.
朝鲜战争作为二战后第一场大规模国际性局部战争,影响深远。对于苏联在朝鲜战争中的地位及作用,已渐渐地为大多数人所了解。苏联作为朝鲜战争的主要推动因素,其亚洲政策的出发点与历史上沙皇俄国的东方战略具有许多相同之处。  相似文献   

11.
1956年2月,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报告,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进行了彻底的揭露和批判.这次大会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促使了社会主义国家进入摆脱苏联模式,进行独立自主地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阶段.中国以苏联为鉴,在"八大"上提出了加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系列主张.  相似文献   

12.
荣获1970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索尔仁尼琴是苏维埃俄国“秘密文学”的卓越代表。他的创作是俄罗斯“秘密文学”光荣传统的一部分。他的创作经历是苏联时期地下作家苦难命运的一个缩影。他以自己的创作,不仅延续和发展了俄罗斯文学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而且表现了俄罗斯文学的自由精神与专制压迫的永恒对立。  相似文献   

13.
中苏易货借款是中国全面抗战开始后,苏联援助中国抗击日本侵略的主要方式。依靠这种传统的易货贸易方式,中国从苏联获得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加强了自己的作战实力。苏联也实现了把日本困在中国战场的战略目标,同时解决了战备物资缺乏的困难。中苏之间的易货借款是以抵御日本侵略扩张的共同战略利益为基础采取的策略方针,双方的目的都达到了。  相似文献   

14.
蒙古独立问题前后经历约半个世纪 ,其外部原因与沙俄、苏俄、苏联的扩张主义 ,二战结束前美国的大国主义及蒋介石政府的集团利益驱动是分不开的。它是大国政治交易的结果 ,是苏美强权政治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中国革命文艺从一开始就深受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影响,并且一直受其影响.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一个重要理论来源就是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艺理论.20世纪50年代,中国文艺理论几乎完全是苏联的模式.1958年之后,中国文艺理论试图摆脱对苏联的依赖关系,但真正摆脱这种关系是在80年代中期之后.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已经根深蒂固,它的影响将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6.
1945年8月-1946年4月,苏联在中国东北的政策是动态的.导致苏方不断改变政策的根源是苏蒋和苏美之间既斗争又妥协的关系.为了确保东北地区成为苏联的势力范围,斯大林不仅利用中共对付国民党,也利用国民党对付美国,目的是阻止美蒋共同控制东北.苏联的东北政策有其民族利己主义的因素,也有与中共共同的意识形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政治化思潮影响和制约着20世纪大多数年代文学的基本走向。由于苏联和中国相似的历史条件和现实任务,20世纪50年代中国文学倾向于"向苏联学习",文艺政策的制定和创作方法的选择深受苏联文艺的影响。对俄苏文学作品的译介更是如火如荼地进行。文章从政治文化的角度出发,全面考察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对外来文学的接受情况,揭示出20世纪50年代中国文学接受和文学创作鲜明的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18.
日本投降之后,东北问题成为苏联与国民政府最重要的外交议题之一。在双方的数次交涉中,撤军接收和经济合作成为双方关注的焦点。由于政治形势的变化,东北问题也越来越复杂,苏联在对华政策上逐渐发生了转变,东北问题也对日后中苏关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从亚太、西欧、东欧及前苏联、中东、非洲等世界产油重地选择具有代表性的7国作为研究对象,在构建石油工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国内外的统计数据资料,借助数理评价方法,对中、美等7国的石油工业国际竞争力作出评价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石油工业国际竞争力排在其他6国之后。中国需要在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石油公司资产结构调整、竞争机制构建和科技兴油战略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将经济遏制战略的首要目标指向前苏联,同时积极调整对中国的贸易管制政策,逐步实行对华技术转让政策。前苏联对美国全球战略的挑战,是美国对华实行技术转让政策的根本原因;前苏联对美国亚洲安全的威胁,是美国实行对华技术转让政策的重要原因;中国的对美倾斜外交,是美国实行对华技术转让政策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